分享

郑子太极拳根劲之研究

 苏友圈 2020-08-24

郑子太极拳第四代传人:谢云涛

  要:郑子太极拳乃杨氏嫡传,由郑曼青先生创始至今,习练者众,影响深远。纵观有关太极拳文献及著作,对太极拳之根劲的系统研究还是一个空白。笔者以郑子太极拳为例,对太极拳的相关文献和著作涉及“根”或“根劲”的内容进行了综述,在现有的有关论述中,明确提出练太极拳要有“根”,但如何才能有“根”,或者无下文,或者模糊带过。笔者根据太极拳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根劲”的概念,引用曼青公三宝之一的“接地之力”的妙论和恩师谢昭隆大师对此进一步细化和实践而提出的先有“接地”而后产生“接地之力”的论点,将“根”、“接地”、“接地之力”综合形成一个太极力学系统中的要素--“根劲”。进而,笔者引用并论述郑子太极拳历代传承之名家对“根劲”习练的至诚之言和真切体悟及练习之法,以供习练者参考。最后,提出一些习练郑子太极拳须注意的问题以供众同好探讨。

关键词:郑子太极拳  根劲  踩劲  发劲  接地  接地之力

一、写作背景

笔者在追随恩师谢昭隆大师练习郑子太极拳期间,经常听到恩师对弟子们的学拳现状发出感叹:“涌泉无根腰无主,力学垂死终无补”。初时笔者也不甚理解其中含义,后经恩师解释,方知太极拳与其它武术不同,太极拳凡有大成者,必是身体如根植大地,难以撼动。随着练习日久,笔者对郑子太极拳也了解日深,对所谓郑子太极拳之根劲也有所体悟。乙未年夏(2015年夏),笔者与陈灵城师兄及林伟平师兄跟随恩师到武夷山练拳,休闲时和程小勇师兄切磋拳艺,笔者、陈灵城师兄及林伟平师兄轮番与程小勇师兄切磋太极拳之根劲和顶劲,三人均败下阵来。须知小勇师兄比我等三人都年长,尤其比笔者年长一十七岁,且体格远不如笔者壮实,只是比笔者早入门两年,拳艺水平竟有如此大的差距,当时令笔者非常惊讶,意识到要练出太极拳之根劲实属不易。日后,在福州有机会和江曦师兄和李风雨师兄试劲,感觉师兄们之根劲深厚,推之犹如推墙,不管你如何用劲,无法推动半分。丙申年秋(2016年秋),笔者和翁海辉兄在鲤城跟随恩师学拳,有幸得恩师亲自指点并示范。大力推在恩师身上,要不如厚墙无可撼动;要不如泥牛入海,所用之力无所踪迹;要不感觉恩师身上如泥鳅般滑溜,无所着力。此行不仅令笔者大开眼界,亦为恩师太极拳之高深功夫所折服。彼时,笔者亦喜亦忧。喜之者,本门之功夫深不可测,乃当然之真功夫也,也为得遇名师深感庆幸;忧之者,自己的拳艺水平低,几年下来,居然练不出根劲。

后经恩师谢昭隆大师悉心指导,笔者勤练栽跟、磨­根及踩劲­并认真体会太极无手之要义,至今方有所体会。几次想提笔写关于太极拳之根劲的内容,又觉得自己体悟不深,言之无物,有误同好,无奈作罢。有感于恩师近一段时间辛苦教拳,每次再三强调练太极要有根,要多练单脚分虚实踩劲等,笔者身为拳社教练之一当无袖手旁观之理,整理一下自己练拳心得,与众同门分享,也是对恩师辛苦授拳工作的分担以及为了众同门的太极拳拳艺能够共同进步而略尽绵薄之力。

二、相关概念及拳理释义

(一)关于“根”的词典释义

1、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固定和吸收水分和养分,如根植、根茎、根瘤、根毛、须根、块根、扎根、叶落归根。

2、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如根底、根基、根墙。

   从以上词义可以知道,“根”一般在下部,依托大地或深入大地,“根”越深越牢,所能承载的力量或重量越大。

(二)太极拳根劲释义

练习太极拳拳架或基本功时要培根,涌泉着地,增强下盘功夫练习,从而使身体能够借助大地的承载力形成根劲。只有把根基练稳练牢,身体才会圆转自如,走化随心,气运周身,才能做到《拳论》所述:固本而培元 方法主要有站桩、栽跟、磨根、单练等。

(三)人体之力和劲的区别

1、“力”是指大脑支配下的肌肉收缩力。其形显示外,其力虽猛而僵硬且短促,力单直而无后继运转变化之能。

2、“劲”是指在意识支配下的气息吐纳和肌肉有机的舒张和收缩,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有序化配合产生的。其劲沉绵而宏大,圆韧而精巧转换之机。

3、“力”作用于外界时,往往是人体肢体局部用力,而且作用面积大,压强相对小。而“劲”作用于外界时,强调聚全身之力(整劲),于一点发出,故作用面积小,压强相对大,也就是攻击力大。“力”是先天具有的本能,传递较慢,变转滞钝,随意性较小。“劲”是后天锻炼出来的,是经过意识支配,经“有序化配合”而产生的。它传递迅速,变转灵活,随意性较大。

4、杨式老谱记载“力由于骨,劲由于筋[1]”,杨式太极前辈大师也有专门论述“力由骨陷于肩背,而不能发,劲由于筋而能发,且可达于四肢。力为有形,劲则无形;力方而劲圆,力涩而劲畅,力迟而劲速,力散而劲聚,力浮而劲沉,力钝而劲锐”。



[1]太极拳谱/()王宗岳等著;卷五,杨谱:清代杨氏传抄老谱,太极体用解,P132页。

(四)太极拳论之根及根劲之相关理论综述

1、郑曼青《体用歌》:“涌泉无根腰无主,力学垂死终无补”。

2、郑曼青《太极拳论述》:吞天之气、接地之力、寿人以柔。曰:…力在人体有大用,地贵有载力,倘能接其毫厘,则为用亦无穷矣。

3、郑曼青《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述口诀第十三附序及按语》曰拨不倒、不倒翁。周身轻灵,其根在脚。非具有松沉两种功夫,不易办到。按:不倒翁之重心,在乎下部一点,拳论所谓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如两脚同时用力,一拔便倒无疑,周身稍有板滞,一拨便倒无疑。要之全身之劲,百分之百,沉于一双足心,其余全身皆松净,得能轻于鸿毛,便拨不倒矣。

4、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

5、武禹襄《十三势说略》[1]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若将物掀起而先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而坏之速而无疑。

6、李亦畲《五字诀》: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

7、李亦畲《走架打手行功要言》:…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

8、恩师谢昭隆大师《郑子太极拳37式示范教材》中表述[2]:太极拳之所以有立身中正、虚实分明、松腰坐胯、上松下沉、内外三合、一动俱动…,绝非仅是外观的审美要求,而是太极拳发劲的必然要求,…唯有如此才能练出太极整劲。…若小腹称作中丹田,涌泉则可称为下丹田,两者都是太极拳发劲的起动机。…

以上拳理拳论中,都认可并强调太极拳要有根劲。武式太极的武禹襄和李亦畲更强调由根发劲,把发劲的肢体配合、路径、整体效果等形象地表述出来。吴式太极和孙式太极大体传承了武式太极的发劲理论,只是身形有所不同。

杨式太极早期的理论也提出“根”的重要性,杨氏老谱记载:“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掤捋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3]”本门郑曼青太师爷明确提出要“涌泉有根”,要掌握“接地之力”,认为只有涌泉有根才能接地牢固,才能依托地之反作用力而发出整劲。恩师谢昭隆大师秉承师爷干啸洲大师实用有效之实战精神,把郑子太极拳根劲的练法更加细化。恩师认为,太极拳根劲之“接地”和“接地之力”不能混为一谈。“接地”是把对方用在己方身上的力通过身体接引到地上,同时保持己身之稳固,人之能接地,犹如在一个人之四周立下四根木桩顶住身体,则安如盘石矣;而“接地之力”则是由涌泉之根通过踩劲经由身体传导而发在对方身上。恩师进一步指出:转腰胯起动点在丹田,进退步起动点为接地之实脚涌泉穴。



[1]有的文献用《武禹襄太极拳论》为标题

[2]本叙述内容摘自本门大陆一期大师兄刘世和先生所作文章《谢昭隆师父于杨式嫡传郑子太极拳的传承与创新》一文之“特别强调力学原理”之章节。

[3]太极拳谱/()王宗岳等著;卷五,杨谱:清代杨氏传抄老谱,对待用功法守中土,P123页。

笔者练习郑子太极拳已逾五年,在学拳时不喜简单模仿,总是希望先了解原理,弄明白其中道理或逻辑。有时阅读一些太极书籍,其叙述总令人感觉高深莫测,甚至于故弄玄虚、似是而非,观之一头雾水。而恩师的教学,总能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清晰直观的动作示范,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解释清楚,明师之实,名不虚传。

三、郑子太极拳之根劲的练法与实践

纵观太极拳理论,一般都将武式太极武禹襄《十三势说略》:“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之论断奉为圭臬。它阐述了太极拳一个完整、典型的用功、运劲、发力的过程,是太极拳中的力学系统工程。根在脚很关键,既要稳固,又要轻灵,落下稳,动时灵。恩师谢昭隆大师强调太极拳之根劲应分为两部分,一为接地之力,二为发劲[1]。此二者之关系密不可分。常言道:能守方能言攻。接地之力之理论乃本门太师爷曼青公之首创,也就是说练太极拳应做到“涌泉有根”,身体才能牢牢接地。相较于武论之说,有着明显的理论创新。现述之如下:



[1]笔者恩师谢昭隆大师又将之分为先踩劲而后发劲。

(一)区分接地之力和发劲

1、接地之力的原理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力有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比如,建筑物的牢固程度是如何将反力和内部应力以及承受外部荷载的外力达到平衡,它所涉及到的力学原理包括:①体现物体平衡条件的静力力学;②反映物体机械运动及其受力情况的动力力学;③从几何角度来对物体机械运动的相应特性进行研究的运动力学。建筑物之结构的牢固性和安全性是力学原理科学合理及巧妙结合的应用结果。

如果把人的身体比作建筑物,其在受力时要达到稳固的状态,则也应该从力学的原理角度来研究。即人体外形和内在的配合[1]也可以达到一种力学的稳固结构,将人体变成力的传导体,让作用在人体身上的力通过身体的特定结构将力传导到脚下,从脚部获得的反作用力也可以通过-身体-这个途径反作用于对方身上。当练到一定的根基后,只要通过-身体即可把对方用在身体上的力直接引到地上。同时,借助对方与己身接触的部位作为支点,身体踩而发之,必能推动对方。此时,接地之功夫和接地之力成矣。

2、发劲

①武论[2]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武式太极拳传人郝月如在他的《武式太极拳的走架打手》里写道:发劲要上下相随。劲起于脚根,注于腰间,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显然,这是发力形式。确切地讲,这句话是用来描述发劲的刹那间,时间很短,只有在发劲的瞬间才保持这种功态。打拳架的时候,脚承着腿,腿承着腰.腰承着肩,肩承着手指,脚、腿、腰、肩、手指一动俱动,一静俱静,动起来没有先后,是同时进行的。虽然运动是节节叠加,但是各部位运动的幅度却是各不相同,这使得各部位运动的速度也各不相同,腿、手的相对、绝对运动路径都最大,因而运动速度也最大。不同的幅度不同的速度,却要求同时开始和同时到达,这对脚、腿、腰、手就有个总须完整一气的要求。

②郑论[3]曰能发劲。劲与力不同,劲由于筋,力由于骨,故柔的活的有弹性的是劲,刚的死的无弹性的便是力。何为发劲?放箭似的。按:放箭,是靠弓弦上弹力,弓与弦之力量,即是柔的活的有弹性的。劲力不同,能发不能发,可以见矣。此犹不过论发劲之性质耳,于作用上犹未详尽。余又将澄师平日,时时讲解发劲要法,兹附录之。曰:要得机得势,曰,要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谓健候老大师,喜诵此二语。然得机得势,最难领略,余以拉锯式之作用中,确是有机有势存乎其间。因彼之欲进,我先知之,是为得机,彼既进既退,受制于我,是为得势。举此一端,可以知之。脚腿腰完整一气,一则,是力聚,可以致远;一则,身不散乱,方可命中。发劲之妙用,尽于此矣,学者勉之。



[1]根据本门练功身法:立身中正,平行或前后脚呈三角形站姿,单脚承重,虚脚屈膝,上松下沉等等。

[2]综合武氏太极传统理论而综述之。

[3]本门太师爷郑曼青先生所撰写的太极理论。

③恩师谢昭隆大师之教导[1]

A、要了解并体会接地与接地之力(区分接地与接地之力);

B、发劲前一定要先松柔走化,不可紧张,要问清虚实,要引人入窍,要找对方焦点;

C、步法要灵活跟随,要防突击及回马枪;

D、要养成转腰进,退之自然反应与习惯;

E、要拔对方之根,步子不可大,要运用接地之力,并能随心随意松落;

F、意要机先入骨,体要主动迎上,栽跟重心灵活变换,腰胯随势沉起轮转,双臂掤手沾黏提截松放;

G、身形一沉、接地之力、一触即发。

笔者只是简单记录了一些恩师所教授的太极根劲及发劲理论之要点。对于以上理论,恩师在授拳之时,每以亲身示范其运用,必让弟子们完全领悟后才会继续往下教。笔者因生活、工作原因,不能经常跟随恩师学习,难以深刻体会恩师所授之拳理拳义,学拳进度慢,深感惭愧

④同门师兄的体悟

A、刘尚斌师兄在《漫谈太极拳发劲的物理原理之三:劲与物理》一文[2]中写道:「发劲」处处均是物理原理的巧妙应用,如果用细部的动作来解析的话,其力量的来源先是由我们以脚蹬地而来,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即「作用和反作用力定律」),当脚向后施力给地面时,地面则同时施给脚一个相反方向(向前)的「反作用力」,也就是一个「静摩擦力」,使我们的「重心」因而往前移动,这个藉由脚接地所产生的作用力就是俗称的「接地力」。此时,我们若是在这个往前的作用力上面,再适时配合弓腿曲直所产生的「弹力」,两力迭加所造成的「合力」更有加倍的效果。一般我们也会配合转腰跨所形成的「力矩」,利用「角动量守恒定律」和刚性结构可传递力的特性,顺势以「按」手击出。

尚斌师兄系物理学博士,又是恩师嫡传之首期入门弟子,对于郑子太极拳的成就自是不同凡响。尚斌师兄所作《漫谈太极拳发劲的物理原理:劲与物理》系列文章,以专业、精深的物理学知识对本门太师爷郑曼青所著之《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七“劲与物理一章作了深入的分析,应用物理学原理,揭示了太极拳发劲的内在原理。令众同门读后深有收获。

B林信政师兄[3]练拳心得:发劲时必须单重心之足涌泉接地,拳架及身体的要求是三折踝、膝、跨,以身体略为前倾把重心压到前脚掌感受到涌泉之后立即回覆中正,重点在于感受接地,让对手感受到你身体加诸到对手身体的压力,重点在于腰腿求之,手是最后轻接对方以身相随丝丝入扣,丹田为发劲之中心,小腹无松腾无法确实接地,无松无沉无接地之力,发劲如敌不动,己也无法破他身势,则易陷于上半身之力以斗牛之蛮力以力攻力,浊力亦是力,但非我太极力,不舍上半身哪得下半身接地。

   林信政师兄曾学过南拳、跆拳道、柔道、八极拳及散手等,对武术多方涉猎,且都有一定的成就,但信政师兄自知自身之内劲并未得到实质增长,后因机缘与恩师谢昭隆大师相识并结缘,拜入师门学习郑子太极拳,虽是台湾第三期入门,但其太极拳拳艺已深得恩师之真传,系本门之翘楚。信政师兄学拳崇尚实用,学以致用,并能融会贯通,刚柔并济;根劲如苍松,发劲凌厉。其根劲与发劲体悟,对我们深有启发。

恩师于公元1999年开坛收徒,至今已二十年,前七期均在台湾收入室弟子,2008年始收大陆弟子。入门弟子数百人之众,其中有相当成就者,自然不在少数。台湾有较大成就者如林信政师兄、郑永松师兄、萧国庆师兄等,大陆有福州的刘世和师兄、江曦师兄、李风雨师兄、张家勇师兄、陈灵城师兄等,南平的程小勇师兄、欧忆诚师兄等,漳州的张文成师兄等,泉州的陈书平师兄等及武夷山的杨大鹏师兄等等,均是本门之俊杰,对于郑子太极拳之根劲皆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体悟,深得恩师之期许。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举,笔者深表遗憾。

(二)郑子太极拳之根劲的练法与实践

1、  郑曼青太师爷:接地之力…然习之之法,亦甚简易。一、随时得有空暇,便觉以泥丸宫顶天,吞天之气,沉于丹田。二、得有行动,或端坐,或暇立时,在注意所及时,便欲将足心贴地,进而则欲足陷入地。久之则欲以我之足力,与地心吸力相接,能至此,则我之足已有根矣。三、丹田,古人所谓行坐处卧,不离这个[4]

2、  郑曼青太师爷:曰拨不倒。不倒翁,周身轻灵,其根在脚,非具有松沉两种功夫,不易办到。按不倒翁之重心,在乎下部一点。拳论所谓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如两脚同时用力,一拨便倒无疑;周身稍有板滞,一拨便倒无疑。要之全身之劲,百分之百沉于一只足心;其余全身皆松净,得能轻于鸿毛,便拨不倒矣[5]

3、郑曼青太师爷:于书法和绘画创作过程之中,皆可运用根劲之法。曼髯三论中篇论书之论书三宝之三立基述曰:立基何谓也?譬犹建筑,以基础为先务。基础者,不出乎坚实稳固而已。书家何以为基础?曰:气沉丹田,足心蹋地。运其气以至肩、至肘、至指而达乎笔尖,如斯而已矣。此谓有根之学[6]。在曼髯三论下篇论画之论画发凡之“用笔”述曰:必须于挥毫时,左足心贴地,重心中正,不偏不倚,其力发由左脚根,而膝而腰而胯,得达乎右手指,以至于毫端,然后运用上下前后左右,亦合之动不失乎平衡,可抵于大成也[7]

4、干啸洲师爷:太极拳正是这种令人梦寐以求,活到老、学到老、进步到老的运动。干啸洲大师尝谓:人的衰老是从下半身开始,要长命就得多做下肢运动,以减缓老化速度。且经常对弟子耳提面命:唯有­­对下盘〈尤其是栽根及步法〉多下工夫,才得走化自如,茁长内劲。并强调:太极拳不动手,动手非太极;行拳必须腰动手动,腰停手停。

5、恩师谢昭隆:身形一摆,便是太极,就要做到涌泉着地,立地生根。且将根劲练习系统化,流程化。如恩师在郑子太极拳原来三大基本功和18式五禽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编列了郑子太极拳之基本功2.0版:单足屈膝坐胯,前后转胯,鬆肩荡臂,左右踩,前后踩,活步熊经,定步云手,定步捋手,月下练精,栽根,弥陀拜山,左右踩腿等12式。可以说这基本功2.0版,是恩师根据弟子们的学拳进度,针对性和创造性地解决了根劲和发劲的学拳瓶颈,令弟子们学之有法,进步可待。有师若是,弟子之福也!

   以上论述,虽是窥斑见豹,但认真参悟,必各有所得。常言道: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拳论亦云: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恩师历来秉持“教拳不藏私”的信条,不管是常规练习还是创新性体悟,恩师皆是毫无保留、一视同仁地传授给弟子们,惟勤奋及有恒者,进步快,成就大。

(三)练习根劲时须注意的问题

1、身形

练习郑子太极拳之根劲时,应保持的身形:虚灵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曲膝坐胯,立身中正,上松下沉。身形不对,功夫白费。干师爷和恩师都一再强调练拳须有明师现场指导,否则练歪了,改拳更难。

2、练法

具体练法以恩师亲授并示范的为准,我辈当细细揣摩,勤奋练习,并按照恩师所要求的基本功顺序和练习次数及时间,不贪多,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果有时间参加拳社的集中练习,相互指正,增加气场,效果更好。

3、恒心

郑曼青太师爷所谓练拳“去三病”之首,即为“无恒之病”,无恒者学拳,不仅是多此一举,亦徒有宝山空入之叹。“太极拳其功用匪言可喻……,惟无恒心者,不足与语耳。[8]

4、五心文化

同门切磋,本为常事。在刚获得根劲的时候,情绪很高涨,自信满满,同门师兄弟之间会经常比力顶劲。那时,斗战胜勇之心油然而生,不分胜负不罢休,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殊不知以此心态,不管胜负,不仅与本门之五心文化相违背,也不能系统学到郑子太极拳之根劲与发劲。恩师一再教诲我们:同门之间切磋拳艺,应相互喂劲,喂劲之人看似吃亏,其实他通过喂对方的劲,练到了听劲,在顶劲时有效测试了自己的接地之力,也可以验证化劲。同门之间通过相互喂劲,得以共同进步。

四、结论

太极拳的攻防策略是寓积极于消极之中,以守为主,其用于守势者,取法于圆,所谓能守者方可言攻也。如何守?既能守得住,又能守得牢,还要寓守于攻?从而做到“无施非攻,无处非守”?笔者认为,每一个太极拳练习者,如果不能解决以上问题,则不管其太极拳演练得如何行云流水,都不过是太极操尔。

本文虽以郑子太极拳根劲之研究为题,但对于何为“根劲”,太极拳界并无定论,笔者也查阅了一些能找到的太极拳文献,一般提到太极拳之“根”,并无“根劲”的确切说法。在梳理了本门从郑曼青太师爷到干啸洲师爷再到恩师三代郑子太极拳传承的实践,笔者经请示恩师并得到恩师的具体指导和鼓励,希望以本文所提出的观点供众同门共同探讨,以期共同进步。

太极拳必有根,此为共识。但由“根”而“发劲”,各门派太极拳对此过程表述都较为模糊。本文引入“接地”和“接地之力”的概念,“涌泉有根”才能更牢地“接地”,不断训练而后形成“根劲”,发劲时先脚踩涌泉,借助大地之反作用力,从而产生“接地之力”,此劲由脚之涌泉而腿而腰而手,发之于对方身上。因此,笔者认为根劲与发劲是在一个整体的系统中的两个不可分的环节,攻守转换,势在可为。当然,笔者因为于郑子太极拳之拳艺成就有限,表述之罗辑未必严谨,希望同好之人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