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能读懂“拈花一笑” 就能成佛

 昵称11410324 2020-08-24

“拈花一笑” 谈论者不少,对“拈花一笑” 的典故,有多个版本,人们在谈论这个典故时,无论是学佛的高僧大德者,还是硏究彿学之大家,至今则无一人对“拈花一笑”解其真意。

“拈花一笑” 的典故,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卷一有记载:世尊于靈山會上,拈花示衆。是時衆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顔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⑨,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诃迦葉。”

“拈花一笑” 的典故出自《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爾時大梵天王即引若幹眷屬來奉獻世尊于金婆羅華,各各頂禮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即拈奉獻金色婆羅華,瞬目揚眉,示諸大衆,默然毋措。有迦葉破顔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即付囑于汝。汝能護持,相續不斷。”時迦葉奉佛敕,頂禮佛足退。

大梵天王择良辰吉日领众家眷,向佛祖釋迦牟尼之金殿献上美丽的鲜花,众家眷跪拜于釋迦牟尼足下后,退坐一傍等釋迦牟尼发话。这时釋迦牟尼将奉献在金殿上的鲜花拿在于中,突然睁大眼睛,四顾众僧,默然无语不知所措。此时只有迦葉尊者破顔微笑。釋迦牟尼就此对迦葉尊者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即付囑于汝。汝能護持,相續不斷。”这时迦葉尊者捧奉佛袓之衣钵,向佛袓頂礼之拜而退。

这个典故之核心,就在于釋迦牟尼手上拿着大梵天王所献鲜花,“拈花 而默然无语不知所措,心领神汇的迦葉尊者见此而笶,“一笶”。 这个“拈花一笑” 之含 意,就寓意于这个典故之中,却至今无人予以揭示。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是这样说的:“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即付囑于汝。汝能護持,相續不斷。”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卷一记载中则又是这样说的:“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诃迦葉。”明显不同。《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卷一,“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诃迦葉。”这是对“拈花一笑”这个典故之注解。

 这个典故中前述的世尊之言内容看,这一天是良辰吉日,佛祖釋迦牟尼决定传衣钵,而大梵天王知道后,为了能承接这个衣钵,特意率众家眷一起给佛祖釋迦牟献花示好。因大梵天王在众僧中本不错的,也许他无此举动还能接承这个衣钵。所以釋迦牟尼才将奉献在金殿上的鲜花拿在于中,突然睁大眼睛,四顾众僧,默然无语不知所措。釋迦牟尼此时若将衣钵传授给大梵天王,佛祖不成了喜欢讨好之人,所以才“拈花”默然无语。更为重要的是,真佛无所求,而大梵天王对北则有所求,就绝不是真佛,所以才不知所措。此时全场在坐之众僧中,只有迦葉一人知道佛祖这一心思,才对佛祖睁大眼睛,四顾众僧,默然无语不知所措,付之一笶。心有炅犀一点通,这“一笶”真是不言之言。这就是“拈花一笑” 这个典故之内涵。

佛教之旨就是去欲,无欲无所求,大梵天王有所求,无论其道法多高,均不能继承佛祖意志

由此可见,佛教之禅宗为佛教之正宗,所实行的不是言教而是身教,其“不立文字,教外別传 就是其依据,其“拈花一笑”就是其标志。

《西游记》如来对三藏言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 所以看不懂无字真经。

阿傩、伽叶向唐僧道索要“人事” 无果,就给唐僧师徒白本者“无字真经” 。后如来说“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 有字真经只能对开悟者才有用,对未开悟者就是对牛谈琴。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立者出身为释迦族,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后人称之为释迦牟尼

据资料显示,公元前6世纪当时印度社会上的“正统”宗教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一种多神教,崇拜自然精灵和祖先神,信奉天神、雷神、司法神、日神、火神、风神、雨神等多神。婆罗门教是维护当时的奴隶社会的一门宗教。它宣扬业报轮回的观点,认为人在今生的行为的善恶,将会给来世带来不同的因果报应;如果不相信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典、或有杀生行为等,死后将轮回转生为下等种姓贱民或为牲畜,而如果学习吠陀经典,苦行,行善,死后可转生为上等种姓,以至成为天神,与大梵合一。婆罗门教宣传婆罗门种姓至上,强调向天神祭祀献供,每年要举行多次祭祀仪式,包括马祭、祖先祭、天神祭、梵祭、精灵祭种种献祭。献祭时要屠宰大量牲畜,信徒们耗费大量财物,甚至土地献祭给神——实际归婆罗门,是二十七。

摩诃迦葉就是达摩本名菩提多罗,是二十七袓般若多罗发现菩提多罗极具慧根。与自己风雨半生,一直都想找一个继承佛陀衣钵的传人。于是,菩提多罗便开始跟随般若多罗修习佛法,并遵从师命,将自己更名为“菩提达摩”为二十八袓。 达摩在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萧衍来到中国,后在少林寺传道为禅宗初袓,后传慧可禅宗即二祖。

禅宗“明心见性”,就是眀白恬淡虚无之“性” ,体现在简洁之身上,知此就叫“开悟”。而现在佛学家则认为: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所以说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乃禅宗悟道之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就是未“开悟”之结果。

佛学家还认为:依“开悟”的字源(造字原理)来说,其义即言:将‘佛的智慧之光注入众生黑暗的心房之中’,因为众生心中经常都毫无、或极少光明。因为众生心房中没有光明,故无智慧之光,因此整个心就恒常被包裹或覆盖在黑暗之中,也因此众生的心就变成盲目及愚痴,因而对自心及对外境也都盲无所知。结果,芸芸众生尽其一生,多半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进,跌跌撞撞,一直只是被自己黑暗、无明的业力所牵引或驱策,颠扑而进──从而不断地基于‘自利’与‘自我中心’的动机去造作诸业:为了自我的利益或存活,一再地伤害他人以自肥,而且总是自以为是丝毫不觉愧疚。

众生就是这样,尽其一生,一直是生活在或被禁锢在自我的囚室之中,念念之间,一直都不断地在为自己计划、盘算、设计、运筹惟幄,至死不息,永无尽期。今世未完,来世继续,这叫作“轮转不息”

如此解读“开悟” ,永远也不能“明心见性” 。所以学佛之人认为“见性并非易事”:菩萨修行,历经种种阶位、断证,至此才达到完全“见性”。可见所谓“明心见性”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亦不是一蹴可就的。以经证经,《大般涅槃经》中开示见性,亦说:“十住菩萨见不了了。”亦即,即使已达十住的菩萨,虽得见性,但并不能见得十分明了,以真如尚未全体显露故;须经历位断证,才逐渐分分显露:一分断证,一分显露。

禅宗“明心见性” 之“开悟” 叫“顿悟” 而不是“渐悟”, “见性并非易事”是“渐悟” 。“顿悟” 是“桶底原理的茅塞顿开’豁然开窍,一悟百悟,一通百通。“渐悟” 则是兜圈子,在迷雾中打转始终不悟,这里通了那里不通,不知开窍之机关何在?这个开窍之机关就是一个人之“欲望”问题。人之纵 “欲” 为万恶之源,人之节“欲” 为万善之本,人之“欲望” 高低由心控制,这个控制人之“欲望” 高低“心” 就开窍之开关。所谓“明心” 就是要明白如何控制人之“欲望” 这个开窍之开关,掌握住这个开窍之开关,就可见到人之恬淡虚无之“性” ,否则永远都不能 “见性” ,学佛就是白学。知此,就知佛所说的“心不动则身不妄动,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禅宗一开始是不立文字的,这正是佛陀在灵鹫山“拈花一笑”时定下的教规。禅宗历来有4句格言:“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中国的禅宗,是禅宗28祖达摩传入的,传衣钵于二祖慧可,衣钵之传终于六祖慧能而终。

所以有人认为中国起初的禅宗也是不立文字,后来才有了文字的。佛陀的“拈花一笑”,旨在强调佛即是禅。禅在于见性,不被文字表象所迷惑。故传禅宗之法,最好的方式是“以心传心”;心一念悟,则一念成佛,心一念迷,则万古不悟。佛陀“拈花一笑”时,唯有摩诃迦叶真正领会了他的真意,故而佛陀传禅宗于摩诃迦叶。在《禅宗七祖谈禅》中有这样一首偈颂:“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可谓道出了佛陀“拈花一笑”的真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