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都市,寻找乡野

 大地菲芳 2020-08-24

2018年05月10日  总第202期 


在都市,寻找乡野

文/席运生

在成都,我入住的小区,与神仙树相望,三环路上雅致的绿道从门前萦绕,于道上那些休闲亭阁,我看到了成都的天湛蓝、风澄清、春上枝头。这个由双流入市区,背靠机场高速的左端区域,我常常于此游走,感受神仙树的诗意名姓。

行走林间或路边的绿化带,不经意间,会瞥见荠菜,或孤芳自赏的蒲公英,只要发现一株,周边便是一簇。年后一周,野草尚且枯黄,很难目睹到,待开春绽放葱绿,便采撷些煮水来喝。周末再去,竟收获一兜,淘洗沥水,和面摊擀,做了一顿多年前喜欢的“卷煎”。

在蜀中,吃腻了火锅与串串,若感受一次带有野味的卷煎,便去郊外看云天,采择了野菜,拌入粉条与蛋丝,就可制作而成。红苕的粉条待浸泡柔软,切碎,入锅清炒,晶亮劲道便可;蛋丝,搅拌均匀的蛋汤取适量倒入煎锅,持锅轻扬旋转,透亮的一张鸡蛋饼便铺张开来,慢火凝固揭下切丝。然后,将细碎的野菜颗粒拌入,轻手慢卷。两端是不可按压封堵的,否则会呈现硬硬的结,让口感不爽,只可束缚一下,两端呈圆形状就行。

面皮,我喜欢手工的擀面,或书本大小,或杂志见方,市场上粗糙且厚。自家细细地和,轻轻地揉,揉进了情感,端出来的便是美好生活。待上了煎锅,微火煎蒸20分钟,下焦黄,上松软的一锅卷煎就可装盘品味。再来一个米糊或小米稀饭,外加一杯自酿的葡萄酒,一碟泡菜,赏心悦目,感受一日的温馨时光。


面皮(图一)和卷煎(图二)


对于卷煎,我是怀念的。想一想,经过十里八乡,放学回家,饥肠辘辘,掀开柴火锅,蓖上横卧一锅胖乎乎的“卷煎”,飘逸着蒸锅的面香与蒸笼的气息,胃口瞬时大开。从此,乡村卷煎带着丝丝乡愁,总萦绕思绪。

平日里,总想改善伙食,而那些年月,怎可能经常遇到。我总觉得,白面要比现在金贵得多,卷煎便多是为包裹菜肴。很少的面皮被擀或扯得薄如蝉衣,一层薄薄的皮要卷进丰富的内容。春日里,蒲公英的叶片、恢恢菜的尖尖,只要可以吃的,皆可入内。乡野,槐花自然少不了,我常随母亲穿梭于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树下,将花粒轻轻捋下,在开水锅里过一下,放在竹筛上晾干,馋的时候便羼上鸡蛋、放入韭菜,就可吃到卷煎。那金黄黄、翠绿绿的槐花韭菜馅儿卷煎印象深刻。月明星稀的晚上,那采摘不完的槐花,絮絮缕缕在风中摇曳,洁白的花,如水的月,我们常常在树下穿行。

距单位不远的成都新华桥头,就有两棵百年老槐树,一棵前年干枯被移走,还剩下一棵,每年槐花飘香,由此过往,总要摸一摸看一看,像是回到了从前,想起那馋嘴的槐花卷煎。那青涩岁月的记忆,飘香的一地槐花,月色中该是为谁散落?有时,与远方的妹妹一同回乡,母亲问:“想吃啥?”我们竟异口同声地说:“卷煎。”

后来,卷煎的内容不单单有槐花与野菜、鸡蛋与韭菜,也做些五花肉的卷煎,不仅仅放蒸锅里蒸,也开始在煎锅里煎。油煎的时候,把鸡蛋打碎,沁入锅底,待出锅,金灿灿黄腾腾的卷煎便和盘托出,入厅堂,上桌案,久食不厌。

而走一回乡野,寻一次野味,穿越一段乡间时空,挥之不去的乡愁便有了安放的时光。


千里(席运生):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原籍河南内乡,著有长篇小说《伏牛山故事》《蓉漂往事》,中篇小说《我是这样爱你》,中篇报告文学《极地穿越》《天路之上》,以及副刊短章《印象·天路》等行走系列、《情书,寄给电台》等亲情系列、《乡村饭场》等乡土系列、《太古里的旧时光》等都市系列、《怀念一只狼》等动物映像系列。


编辑部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