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高级白牡丹,它才是今年的性价比之王

 小陈茶事 2020-08-25

《1》

有时候,茶太多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每天早晨,坐在那里,就在想,今天喝哪一款茶比较好呢?

就像皇帝每天对着敬事房的牌子,其实他也头痛,不知道该翻哪一个妃嫔。要知道前朝后宫俱为一体,宠谁而不宠谁,都有可能引起朝堂之上的各种倾轧,局势的各种动荡。

村姑陈也一样,喝哪款茶而不喝哪款茶,都有可能引起白茶们受宠与不受宠的争议,以及哪款茶好哪款茶不好的江湖传言。

难,难,难。

所以就随便翻了一罐茶出来喝。

等细看过标签才发现,是“若芙蕖”,2020年的高级白牡丹。

“芙蕖”是荷花的别名,古人爱荷花者甚多,浮生六记的女主角芸娘,就极喜欢荷花的香气,并发明了用纱布包裹了茶叶放到荷花蕊里,吸收荷香泡茶喝的奇技。

当时给这款高级白牡丹定名为“荷”,便是因为它的香气,极清淡疏雅,极似幽荷。

称茶的时候就发现,这茶怎么芽头那么多,随便抓一撮,都是明晃晃的大白牙。不知道的,估计会以为是牡丹王。

烧水,冲泡,出汤,闻香。

一气呵成之后,再尝汤。

过了一个多月,这款高级白牡丹,陈化得更好了。

内质转化之后,香气更丰富更有层次变化,汤水更稠更滑更淳。

第二杯下去之后更惊讶,茶汤居然有嚼劲了,武夷岩茶里讲究的“骨鲠”,居然在这款高级白牡丹里,让我清晰地感受到。

这真真是极惊人的发现。

高级白牡丹,与牡丹王只差了一、两天,拥有银针的毫香,拥有牡丹的花香,还拥有寿眉的清郁之气韵。

要论今年春白茶的性价比之王,还真非这款2020高级白牡丹《若芙蕖》莫属。

《2》

2020高级白牡丹《若芙蕖》品鉴笔记

干茶香:

一股老练的野草的气息,是新牡丹的白毫经过转化之后,生成的一种新的香气物质。

热闻的时候,这股强劲的野草荷尔蒙味道,便直扑鼻腔。是那种山野间遍地可见的,不知名的,贴地生长的,并不太高的,一篷一篷的枯草的气味。

不起眼,却生命力旺盛。

带着几分顽强的斗志,与天地,与山野,与命运,争斗不休。

略凉一点闻,干茶的野草香中,夹了三分炒坚果的味道。像是干炒生瓜子、炒松仁、炒杏仁.....纯正的植物蛋发被烘烤之后散发出来的熟香,闻之就令人生出一股极干燥、极脆爽之感。

第一冲:

盖上是优雅而柔美的花香,细细的,幽幽的,不张扬不热烈不奔放,十分内敛。仿佛“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的那种意境,清远,悠长。

茶汤的感觉是极为稠和的,稠而滑,淳而和,然而,君子和而不同,高级白牡丹的这种柔软茶汤,虽然极细腻温和,却不流于俗,不与众茶相泯然,它自有另外一股文采风流。

在这清莹如玉的茶汤里,有细细的,沉入水底的,清新脱俗的花香,辨不出究竟是何种花,只觉得这股香气宛如仙葩,留连唇舌间,空灵而悠远。

在回甘中,这花香泛于舌上,连带着生津感如洪波涌起,甘美之意,唇舌相闻。

第二冲:

盖香的前调,是白茶树荷尔蒙的主角——野草般的毫香。此时的毫香,与干茶香时、与第一冲时,皆有不同。

这一冲的毫香,是纯正的、春天的、正在生发的草香。不是干茶时闻到的,那股属于秋冬季的、近于干枯苍老时的野草气息。

由于被沸水浸湿了,它的毫香比起干茶时,更鲜活,更有生命力,更绿意盎然。

让人陡然间回过味来,这款茶,人家尚是新茶,才堪堪陈化了半年,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时候。

盖香的中调,是一股熟悉的花香。高雅脱俗,空灵雅致,带着太姥山“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之风韵。

花香细致,温婉,若茉莉,似缅因。是开在空谷里的小花,迎风接雾,娇俏灵动。

盖香的尾调上,花香混合了清郁的草香,仿佛在山间的雨后,揉碎了一把野花和一株青草,将它们的汁子调和,要淘澄出一款别致的枫丹白露来。

这第二冲的茶汤还没有喝呢,光闻这些盖香,便已经令村姑陈陶陶然醉了过去。

好似某日在怡红院里,宝玉央了宝钗的丫环莺儿打络子,一边打一边跟她聊天。莺儿"口无遮拦"地说起自己姑娘的千般好处。

一片俏语娇声中,这个娇憨可人的小丫头已经让宝二爷微醺了去,哪还禁得住她提起宝钗来......

第三冲:

汤水的颜色在加强,从第一冲时的润白如玉,加深到了本冲的晶莹牙白。

太姥山的仙子,在这一冲的茶汤里,添加了两分鹅黄,一分翠绿。于是,茶汤就变得青翠了起来,像山间的新竹,那种清莹的,略带黄的绿。

汤水中的滋味和醇厚度,也加深了一些。

喝第一冲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汤水中满满的稠滑感,那是白毫“湿身”时,被沸水淋下,滑落到茶汤中,所形成的稠,与滑。

而这一冲的茶汤里,稠度并没有增加,也就意味着白毫并没有增加,从第一冲到第二冲再到目前的第三冲,白毫是呈现出一种均速释放的态势。

但在这第三冲里,汤水变得更有嚼劲,更有骨感。

是的,列位看官没有看错,村姑陈写的就是嚼骨头的“嚼”,以及骨头的“骨”。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茶汤,就是水分子组成的,怎么还会有“骨”头的感觉?是在表演魔术吗?

当然不是魔术,这是真实的感受。

这种内质丰富,又香滑细软的茶汤,也只有在高山产区,在倒春寒的特殊天气条件下,才会生成,才会饱满如斯。

因为良好的海拔,极佳的生长时间,以及特殊的气候赋予了它如此丰沛的内质,在茶汤里,村姑陈便感受到了这股内质与水分子结合,所生成的浆感来。

像果冻布丁一样的浆感。

又韧又软的茶汤,让你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第四冲:

七里香夹着毫香,在热闻时袭夺了鼻端的所有呼吸,同时,还伴随着鸳鸯藤煮水的清郁草药香,清丽难言。

这种纷繁复杂的气息,正是高山白茶的风韵所在。

唯有月朗星稀的高山,清风明月的高山,空山新雨的高山,才会赋予茶树如此钟灵毓秀的、层次多变的香气。

略凉一些闻,毫香变成了清淡的野草香,而五月间初生的鸳鸯藤的香气,正在如中升的旭日一般,在盖香中恣意生长,勃蓬而出。

汤色更深一些了,如果不小心坐一下杯,晚了那么七八妙出汤,汤色就会呈现出明黄般的色泽。

像是年羹尧穿着去守城门的那件黄马褂,黄澄澄的,充满了尊贵之气。

茶汤更厚了,花香更足了,清郁感也更强了。含在嘴里,只觉花香清郁,香氛满颊,比涂了宝玉给平儿的那枝茉莉花棒,还要红白粉香一些。

整口茶汤给人的感觉,是清,鲜,香,活。

清郁,鲜爽,香柔,活泛。

是一款灵动的,并不死气沉沉、并不中规矩的白茶。

《3》

【后记】

这款高级白牡丹的香气,比之白毫银针,多了三分鲜妍。比之牡丹王,多了两分清郁。比之春寿眉,多了五分毫香与高贵气韵。

其实,它本就应该是牡丹王一般的存在。

只因为晚生了一、两天,便落得个高级白牡丹,几乎与普通白牡丹泯然众茶矣的待遇。

想是风露立中宵之际,会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来。

这真是一款被我遗漏了的茶。

虽然晚了几个月,但还是,要把“2020春白茶性价比之王”这顶桂冠,颁给它。

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正在记录

未完待续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2019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系列文章

2019白茶春茶笔记的结尾:我的山居生活

第37篇:春茶季,我在太姥山做了一个梦

第36篇:茶得微风拂,春逢谷雨晴

第35篇:为什么现阶段的新白茶不能压饼?

第34篇:为什么采摘春寿眉的茶农特别少?

第33篇:贾府四艳,可堪匹配白牡丹的四个等级!

第32篇:从湘云到宝钗,戏说白牡丹和春寿眉的区别

第31篇:我卖了三十年铁观音,所以比你懂白茶!

第30篇:你永远叫不醒那些装睡的茶友

第29篇:你是不是买到名叫“白牡丹”的春寿眉

第28篇:春末的春寿眉迎来主场,汤水淳滑、花香清芬!

第27篇:山岚坐看风吹雨,云卷云舒漫太姥

第26篇:今日太姥山大雾,为何高山云雾出好茶?

第25篇:送走白牡丹,迎来春寿眉

第24篇:春茶季茶农的朋友圈

第23篇:为什么不建议在春茶季的时候上山寻茶

第22篇:挑捡白茶,春茶季必不可少的技术活!

第21篇:两年时光,终于等来清明白牡丹

第20篇:太姥银针诞生记,讲讲白毫银针的分选!

第19篇:萎凋槽出来的白茶,没有收藏价值?

第18篇: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毛茶,毫香与花香如何转化?

第17篇面对外省银针的大举入侵,福鼎茶农在想什么

第16篇:教你分辨外省银针和福鼎银针的区别!

第15篇:福鼎茶农的新变化:农残检测机!

第14篇:论小白茶的倒下!

第13篇:荒野白茶采摘正当时!

第12篇:以为买的是白毫银针,其实,它是牡丹王

第11篇:科普:从外观上分辨白毫银针和牡丹王

第10篇:哪来那么多抛荒和荒野白茶饼?

第9篇:路边,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广告牌

第8篇:现阶段就上市的春白茶,慎买!

第7篇:采茶的从来都是老妪,哪来的少女?

第6篇:春茶季,那些关于福鼎白茶的认识误区

第5篇:讲讲白茶的第二级抛荒白茶

第4篇:那个穿茶服在茶园摆拍的,是不是你?

第3篇:你造吗?白茶,也会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第2篇:头采米针缘何成为茶界网红?

第1篇:太姥山春白茶正式拉开序幕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