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洱海边那个荣耀的村庄—古生村

 来自彩云之南 2020-08-25

云南大理有个村庄在这几年是闻名全国,村民的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村民们只要一提起自己的村庄,都感到很荣耀!

这个村庄叫古生村。古生村属大理湾桥镇中庄村委会,是洱海边一个典型的白族聚居村落,439户、1746人。

古生村是个历史悠久的白族村落,有着一些古老的传说。

古生村2009年以来,通过实施洱海流域“百村整治”工程,加强新农村建设,有效保护了洱海生态,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展现了白族文化特色。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80元。

2015年1月20日上午,总书记来到云南大理洱海边的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走上木栈道,湖水荡漾,苍山云绕,他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叮嘱当地干部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质。

总书记来到村民李德昌家。李德昌家房子雕梁画栋,院落干净整洁,植物生机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兴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和乡亲们在院子里拉起家常。总书记说:“我是第一次来大理,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他叮嘱大家:“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

村民们记住了总书记的嘱托并一步步地落实到行动上。

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大家找出了村里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环保意识相对较差,乱扔乱倒垃圾、公共场所打晒农作物,村民无序建房,有的在洱海边盖餐馆盖旅馆,由此排出的生活污水,一定程度上对洱海有污染等等现象。

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积极响应大理州开启的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说服动员村民关停了开在洱海边的餐馆和旅馆。

村里形成“户保洁、村收集、镇清运”的垃圾收集清运长效机制,实施村落污水收集管网扩面建设,实现到户收集全覆盖,集中收集处理庭院污水。村里还新建多塘系统3个,新建蓝藻应急处理池1个,有效净化农田尾水。

村里建了库塘系统。农田污水从进水口流入这个占地20多亩的库塘系统内,经过净化后从出水口流出,水质清澈了很多。然后沿穿村而过的沟渠流入湿地,在湿地内经过净化才进入洱海。

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管网系统于去年底投入使用,家家户户的卫生间污水、厨房污水、圈舍污水和洗涤污水都进入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

村里还大搞基本建设,利用村里毗邻洱海边,风景优美的特点,把村庄建成一个生态旅游村。

村里的宏伟规划,里面的项目大部分已经实现。

2019515日,我们一行人慕名到古生村旅游。

我们走进村子,发现村里非常整洁,也很安静。

村委会所在地,这里是村民们的政治活动的中心。

总书记的语录和到村视察的事件被刻到了村里的墙上和石碑上,让人们铭记。

村里的风景很美,修有楼台亭阁,小河沟流水潺潺。村里绿化得很好。


在村中心,有一棵百年老榕树,枝繁叶茂,很高大。

村里还又一个古戏台,造型很精致。村民在此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村民的住房很好,都是一个大大的四合院,里面是白族“三坊一照壁”的布局格式,院子里绿树红花,鸟语花香。

村里的房子都画有壁画,很精致美观,整个村子就是一个大画廊,让人赏心悦目。

村里靠近洱海的地方,全部建成为湖景旅游风景区,修了观景栈道。

总书记视察的照片被立在了湖边。湖边还有一个大彩电,在播放着当年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湖边树木成荫,沿着林间小道在湖边漫步,很是惬意。

村里每天派人在湖边打扫卫生,保持湖边的洁净。

美丽的风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在这里体验乡村旅游的快乐。

我站在洱海边,望着洱海清澈的湖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名言在耳边回响,发展生产,爱护环境,让洱海水更清,让家乡更美丽,造福子孙后代。古生村人,你们做到了!

荣耀的古生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