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药性理论之归经与毒性

 玄冰生孙洁 2021-04-08

归经是比较晚出现的一个药性。什么叫作归经呢?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造成一个选择性的作用,主要针对某经某脏,或者某几经,某几脏,发生明显的作用,但是对其他的经,作用比较少,或者干脆没有作用,这个叫作归经。归经理论《内经》里就有啊,五味各走其所喜啊,对吧。但是真正成形是起于张元素,在他的《医学启源》里面他明确说了一句话,他说:“头痛必用川芎,不愈各加其引经之药。”当然了在《医学启源》里面他还大概论述了100多味药,100出头。那么这100多味药呢,他也给很多药,不是每味药,都讲了某药归什么什么经,第一次提出了归经。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还是源于疗效的,当然也跟五行理论,脏腑理论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在用同一个功效的药物的时候,有的时候可能需要针结不同的脏腑。那我们就要考虑,这个药可能对心作用比较好,那个药可能对脾作用比较好。为了我们以后方便使用呢,就提出那么一个归经的理论来。

这个归经是不是完全来源于经验呢?并不是。首先,是不是可以基于五味把它纳入一个五行的系统啊?其次,升降是不是也可以啊?你想,沉降的当然容易归肝肾经多一点,升浮的当然容易归心肺经多一点,因为心肺在上,肝肾在下嘛。所以归经实际上还是跟整个理论体系有关系的,有了归经理论就能使我们的用药更加精准。

比方说同样是火热为病,五脏火。如果是心火,我们就选一些能入心经的清热药,是不是效果会更好一些啊?比方说用连翘、淡竹叶、黄连之类的药。如果是肺热呢,那可能就用黄芩、葶苈子之类的药来清热了。如果是脾胃之热,可能用黄连、石膏这样的药。那如果是再往下点,是肝热,肝热用龙胆草、夏枯草。那如果说是肾热,或者说是膀胱之热呢,那肯定要用黄柏、栀子、天花粉这样的药清下焦之热。这样在用药的时候,就多了一个选择标准。清热是这样,那其他药的也一样。温阳、利水、化痰、理气、理血,都是一样。

有了归经理论以后,就使我们的脏腑辩证的治疗落到了实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进步。当然咯,张元素本身就是脏腑分经用药的创始人。所以这个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最后一种药性就是有毒无毒。我们前面反复讲过,中药就是毒药。从这个角度讲,有毒无毒不用讨论,各个药有毒,没有没毒的。没有毒的,那就不叫药。那有人说,那我们吃的大米呢,大米总没毒吧?大米也有毒,大米有什么毒啊?你吃多了一样不行,凡事不可以太过。大米是味甘性平的,甘就容易壅塞啊。所以大米吃多了会怎么样?就会撑得慌嘛。长期撑得慌就会怎么样?就会生湿助热,甘者令人中满呀。如果吃的不是大米,而是糯米呢?糯米是甘温的,那就更加容易壅塞,而且还要上火。什么火啊?脾胃壅塞,脾胃实火,对不对?那有人说我不吃米,吃面总可以吧。小麦磨成粉就是面。小麦是甘而微凉的,但它磨成粉以后呢,它就甘而微温。所以北方人喜欢吃面,为什么?面是微温嘛,对吧,他每天吃每天吃它能够抵御他的寒冷嘛。南方人不喜欢吃面,南方人吃米多,因为是甘平而且米有一点点的利水的作用。南方湿气重啊,湿气重吃点利水的不是挺好嘛。光吃米我还觉得不够呢,还要再在我们平时的零食里再加点东西来利水化湿。我们南方有很多地方的小吃或者我们做菜常用的辅料,其实都是有化湿或者利水的这个作用的。为什么呢?因为就这地方多湿多热嘛,对吧,以此类推。

但是呢,偏性太过的,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用了就可能有副作用的,有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药,这种我们就把它称之为毒。有毒无毒现在是有特指的,和我们过去讲的毒药那个“毒”已然不一样了。那么如果标了有毒、有小毒、有大毒,那说明这个药物它的毒性或者说它的药性是比较猛烈的,容易损伤人体的。那使用这样的药物就要特别地注意。不要以为说,“没事,我小剂量用,现在没问题就可以。”不是的。有的毒性它是有一定累积作用的。或者从我们中医的角度上讲,它造成的气血阴阳的偏颇它是可以存留一段时间才显现出来的。比方说附子有毒,对吧。那如果说我长期吃附子,热药治寒证。这当然没问题。但是当寒证逐渐消除以后,即没有及时地撤出附子,或者附子一次用量太大了,超出身体的承受范围,那就要中附子毒了。那再比方说吃凉药,凉药它也有寒毒啊,是吧,那是一样的。

稿约:“从头学中医”公众号是由“一小撮”热爱中医的人运营的公众号,致力于中医学习与推广。欢迎广大爱好中医的朋友们不吝赐稿。但凡与中医的学习和应用有关的稿件都可以的。录用后,我们将通过公众号和其它自媒体将您的想法传递给更多喜欢中医的人。让更多人和我们一起“从头学中医”,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投稿信箱:28186361@qq.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