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轩读《史记 》之66:晋献公的“齿牙之祸”(下)

 梅轩画舫 2020-08-26

吉林人民出版社

简体横排二十六史

共100册

【梅轩曰】此套书购于十年前,付泉千五百元,半价得于《孔夫子旧书网》。煌煌百册,仅批读《前四史》,留下随笔数十篇,陆续刊于《梅轩夜读》,存而备查。


梅轩读《史记 》之66:晋献公的“齿牙之祸”(下)

太子申生伐东山。

晋献公私下对骊姬说:“美人,我想废掉太子,让咱的奚齐孩儿取代他。你看怎么样?”

骊姬闻听,哭拜于地,说:“太子被立,这是国内、国际都知道的事。这几年他又屡次率兵出征,战功赫赫,百姓们都亲附他,怎能因为您宠爱我们娘俩,就废长立幼呢?全国人民不定该怎样议论我呢?您如果一定要这样做,我不如一头碰死。”

献公非常感动,这样深明大义的贤德的爱妃到哪里去找呀?这样的好同志不支持我们还支持谁呢?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我们俩的娇儿做未来的国君,这是我给骊姬最好的爱情礼物。

想到这儿,献公不由被自己的美丽梦想感动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其实,骊姬是一个最好的“戏精”,这一切都是表演给献公看的。她表面上假装称誉太子,背地里却派人跟踪、打探太子行踪,制造谣言中伤太子,千方百计为儿子奚齐做太子和将来继位做准备。

献公二十一年,骊姬把太子找来,说:“你爸爸昨晚梦见了你的娘亲齐姜,你快到曲沃你妈妈的祠堂去祭祀一下,回来想着把上供的胙肉带回来给你爸爸尝尝,也是你的一片孝心。只要你们父子俩能够和和睦睦,我也就放心了。”

太子非常感动,深为过去对骊姬的误解与怨恨感到惭愧。于是立刻到曲沃去祭祀母亲,并将一块胙肉拿回来献给父王享用。

太子进宫时,献公正在山中打猎,太子就交待给侍者,留下胙肉回东宫去了。

太子一走,骊姬暗中派人将毒药用针管注射到胙肉里,还准备了一杯红酒,酒里面也下了毒。

两天后,献公打猎回来,厨师把香喷喷的胙肉端上来,说是太子给大王的。

献公非常高兴,拿起筷子刚要吃,骊姬说:“大王您是一国之主,干什么都要小心才是。这肉从那么老远的地方拿来,让人不放心,先化验一下再吃。”

骊姬把酒洒在地上,地上立刻扬起一道白烟,腐蚀性之强可见一斑,这要喝到肚子里,肠胃怎么受得了呀?

又命人牵一条狗进来,把肉切下一块扔给狗吃,狗立即口吐白沫,倒地而亡。

又摁住一个侍者让他尝了一口肉,侍者当即毙命。

骊姬大哭,“大王,太子可是您的亲儿子呀,可怜您还对他这样信任、这样关爱,一直要把天下传给他,他怎么忍心做出这种事来?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要杀害,取而代之,他怎么这样迫不及待呀!”

骊姬又道,“太子所以要这样做,不过是因为我与奚齐的缘故罢了。既然这样,不如把我们娘俩流放他国,或者赐我们自尽,免得将来被太子欺凌。以前您想废掉太子,我还极力反对,看来还是大王您英明,早就把这忘恩负义的东西给看透了。”

献公气得浑身发抖。

消息传到东宫,太子有口难辨,吓得连夜逃奔曲沃。

献公听说太子逃跑了,更加生气,敢情这是做贼心虚呀。逮不着太子,就把太子的师傅杜原款给杀了。

门客对太子说:“下毒药的人是骊姬,你是冤枉的,为什么不亲自向大王去说清楚?”

太子说:“父王年纪大了,没有骊姬,会寝食难安。我要是向他说明实情,他肯定会发怒的,这样对他身体不好,而且也会迫使他把心爱的女人杀掉,这是最大的不孝,我怎么能这样做呢?”

门客对太子说:“那您不如逃到其他国家去。等时间长了,大王想明白了,再找机会回来。”

太子说:“我冒着毒害父王这样大的恶名出奔,谁会接纳我这样一个不忠不孝的人呢?不如死了算了!”

太子越想心越窄,就拔剑自杀了。

申生真是迂腐得可怜,真正的政治家是不会自杀的。因为你自杀了,无论什么恶名都会落到你头上,而且自己堵死了日后东山再起的所有机会。这是对自己对事业严重的不负责任,也是一种政治短视,更是不敢担当的怯懦行为。

“闻哥”中总理就对耿飙说过,“我送你三句话。第一,人家要打倒你,不论怎么打,你自己不要倒;第二,人家赶你,不管他怎样赶,你自己不要走;第三,人家整你,不管他怎样整,你自己不要死。”这几句政治和人生箴言,让耿飚在绝望和忧患中豁然开朗。

秦朝赵高假传秦始皇圣旨赐镇守边关的公子扶苏自尽,大将蒙恬说,先不要着急,等把事情弄明白了再死了不晚,扶苏不听,唯恐落个不忠不孝的名声,急急忙忙就自杀了。秦朝天下转眼就在赵高和弟弟手里给葬送了。

要不说,教育孩子一定不要只做对父母、老师唯命是从、唯唯诺诺的乖宝宝,要有健康的人格,要有一点独立思想,要有一点担当。要不长大了,也是一个毫无主见、临事而惧的“巨婴”而已。

太子死了,骊姬想到重耳、夷吾两个公子还在朝中,就安排人散布谣言说:“太子申生想毒死大王,两位公子事先都知道,他们都是太子的同谋。”

两位公子无以自明,十分恐惧,只得连夜逃跑。重耳逃回蒲邑,夷吾则逃到屈邑,各自在自己的封地牢牢地防守以自保。

大夫士为叹道:“国事纷扰,一国三公,我们这些人究竟该服从谁呢?晋国的祸患这才刚刚开始,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

从上面这个故事看,骊姬可称得上足智多谋,每一步都在她的算计之内,可以玩弄所有人于股掌之上。晋献公因为对她宠爱,丧失了起码的理智。太子申生生性懦弱而且迂腐地自杀明志,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重耳、夷吾保住了性命,等待时机,为日后夺取国君之位积蓄力量,也为将来晋国内乱埋下了种子。

《三国演义》对这个故事多有借鉴。

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杨奉董承双救驾》,李傕郭汜两人劫持汉献帝,百般欺凌。太尉杨彪奏曰:“臣有一计:先令二贼自相残害,然后诏曹躁引兵杀之,扫清贼党,以安朝廷。”献帝曰:“计将安出?”彪曰:“闻郭汜之妻最妒,可令人于汜妻处用反间计,则二贼自相害矣。”帝乃书密诏付杨彪。

彪即暗使夫人以他事入郭汜府,乘间告汜妻曰:“闻郭将军与李司马夫人有染,其情甚密。倘司马知之,必遭其害。夫人宜绝其往来为妙。”汜妻讶曰:“怪见他经宿不归!却干出如此无耻之事!非夫人言,妾不知也。当慎防之。”彪妻告归,汜妻再三称谢而别。过了数日,郭汜又将往李府中饮宴。妻曰:“性不测,况今两雄不并立,倘彼酒后置毒,妾将奈何?”汜不肯听,妻再三劝住。

至晚间,使人送酒筵至。汜妻乃暗置毒于中,方始献入,汜便欲食。妻曰:“食自外来,岂可便食?”乃先与犬试之,犬立死。自此汜心怀疑。一日朝罢,李力邀郭汜赴家饮宴。至夜席散,汜醉而归,偶然腹痛。妻曰:“必中其毒矣!”急令将粪汁灌之,一吐方定。汜大怒曰:“吾与李共图大事,今无端欲谋害我,我不先发,必遭毒手。”遂密整本部甲兵,欲攻李。早有人报知-亦大怒曰:“郭阿多安敢如此!”遂点本部甲兵,来杀郭汜。两处合兵数万,就在长安城下混战。

太尉杨彪利用郭汜老婆善妒的毛病,巧使反间计,郭汜老婆让人当了枪使而不自觉,自作聪明略使小计,就使丈夫与李傕一对革命战友反目成仇,最后都身首异处。

在反击情敌、感情争夺战中,女人往往可以激发无穷的智慧,个个都是诸葛亮。

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荆州刺史刘表喜欢小儿子刘综,不喜欢大儿子刘琦,有意废长立幼。公子刘琦求见玄德,泣拜曰:“继母不能相容,性命 只在旦夕,望叔父怜而救之。”玄德曰:“此贤侄家事耳,奈何问我?”孔明微笑。 玄德求计于孔明,孔明曰:“此家事,亮不敢与闻。”少时,玄德送琦出,附耳低 言曰:“来日我使孔明回拜,贤侄可如此如此,彼定有妙计相告。”琦谢而去。

次日,玄德只推腹痛,乃浼孔明代往回拜刘琦。孔明允诺,来至公子宅前,下马入见 公子。公子邀入后堂。茶罢,琦曰:“琦不见容于继母,幸先生一言相救。”孔明 曰:“亮客寄于此,岂敢与人骨肉之事?倘有泄漏,为害不浅。”说罢,起身告辞。 琦曰:“既承光顾,安敢慢别?”乃挽留孔明入密室共饮。饮酒之间,琦又曰:“继 母不见容,乞先生一言救我。”孔明曰:“此非亮所敢谋也。”言讫,又欲辞去。 琦曰:“先生不言则已,何便欲去?”孔明乃复坐。

琦曰:“琦有一古书,请先生 一观。”乃引孔明登一小楼。孔明曰:“书在何处?”琦泣拜曰:“继母不见容, 琦命在旦夕,先生忍无一言相救乎?”孔明作色而起,便欲下楼,只见楼梯已撤去。 琦告曰:“琦欲求教良策,先生犹恐泄漏,不肯出言。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 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赐教矣。”孔明曰:“疏不间亲,亮何能为公子谋?” 琦曰:“先生终不幸教琦乎!琦命固不保矣,请即死于先生之前。”乃掣剑欲自刎。

孔明止之曰:“已有良策。”琦拜曰:“愿即赐教。”孔明曰:“公子岂不闻申生、 重耳之事乎?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今黄祖新亡,江夏乏人守御,公子何 不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琦再拜谢教,乃命人取梯送孔明下楼。 孔明辞别,回见玄德,具言其事,玄德大喜。

公子刘琦不见容于继母,不知道该怎么办,得刘备指点,用了个“上楼抽梯”的计策,软磨硬泡央求孔明救他。孔明只是讲了一句春秋典故就给他指明了道路,说,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刘琦一下子豁然开朗。

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往往是惊人的相似。现实中的许多难题,翻翻史书,常常可以得到答案。当然原样粘贴复制,有时候也会被历史欺骗的。教条主义和复古主义害死人。所以,运用之妙,往往在乎一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