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零售”是旧瓶装新酒?

 德培论道 2020-08-26

面对互联网的汹涌冲击,有人曾放言,实体店将死,未来将是电商的天下。但随着时代的变革,电商时代又将迎来迭代。“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十年是新零售的时代”。

这并非空穴来风,蜜淘网停止更新,博湃养车倒闭,美味七七停止营业……随着泡沫逐渐褪去,电商企业开始由初期的狂奔,变得步履蹒跚,甚至跌倒在前往星辰大海的路上。

与此同时,“新零售”如暴风骤雨般重塑商业零售形态,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市场狂欢。

阿里巴巴通过溢价私有化银泰商业,与百联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速“新零售”战略布局,海尔厨电联合国美探索“新零售模式”,连直销巨头安利也闯进了“新零售”阵地,越来越多的商家试图撬开“新零售”的大门,将其看作中国未来零售业的新模式。

凯文·凯利

“未来世界上最大的电商公司也将拥有最大的实体店,未来零售业将是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业态。这些力量并非命运,而是轨迹,必然而然。”

“新零售”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确实在购物体验上胜出一筹。

案例

电商巨头亚马逊开出了全球第一家线下实体书店,并相继开设数个迷你型“快闪店”,取名“拿了就走”,顾客们可以拿起想要的东西就可以离开商店,彻底抛弃了传统超市的收银结账过程,无结账台与收银机,“购物车”可自动识别“货品”,并从顾客的亚马逊账户中直接扣款等,提供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其实,“新零售”只是传统零售方式的更新,将线上线下和物流紧密结合,更多体现为线上向线下延伸,并没有创生新的零售逻辑,并未掀起真正的商业变局。而且纯粹形式上的“新零售”也给很多实体企业家带来了困惑。

首先是焦虑,很多人急功近利地想通过将互联网思维嫁接到传统行业,然后占领行业与客户资源,吸引投资并上市圈钱,这是投机取巧,而不是创造。

其次是浮躁,认为“互联网+”包治百病,想借助互联网概念一夜成名,而忽视了健康企业对价值链均衡发展、对核心价值构建的需求。

实际上,互联网再强大,也解决不了马桶盖的事情;甚至“褚橙也学不会”,因为互联网不能让二流变一流,最终还得靠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现代化的系统化集成管理。互联网并非能hold住。

对于现代商业来说,“新零售”也招架不住了,而真正要推动商业变局,传统商业需要实现五大替代。

1

用体验升级消费

商品消费可通过网购解决,但真实体验还必须在现实场景中才能完成,特别是那些与改善、提升生活品质、升华精神有关的消费。

目前,传统商业中心体验业态如时尚餐饮、电影院、KTV、冰场、健身会所、美容美体、电玩、儿童体验等持续走高,原有百货业态不断缩减,全业态模式已成大势所趋。

在广州等地,大型购物中心内体验业态的占比一般都从原来的百分之一二十调整为45%左右,新开业的,比例甚至完全反过来,体验业态高达七成。

体验消费既是实物消费的升级版,也因其无法简单复制而很难被取代,连电商都走上线下体验,传统商业又有何理由不去升级体验以自救呢?

2

用集成导演替代地主租金

传统商业基本还是以出租柜台,收取场租与通道费为主要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二房东”,当前国内百货营收中,特许专柜收入——即联营收入占比在80%至90%之间。

但依靠扣点过活是有毛利率天花板的,因此,与其被动受制于天花板,不如主动从幕后走上台前,成为商业模式的导演。事实上,传统百货业拥有强大且对商业而言弥足珍贵的第一手大数据宝库,完全有能力通过集成方式自营发展。

3

用嵌入换取空间

所谓嵌入,即把自己嵌入他人的战略中,从而自身也获得发展。面对互联网强势袭来,与其抵抗,不如迎合,即是典型以嵌入换取空间。

案例

以梅西百货为例,其对抗最大电商对手亚马逊的方法,便是全面迎合,包括装备电子支付设施、配置能提供与网购同样功能、感受的软件,如比价系统、社交媒体共享、店内点对点推送电子优惠券等,还依靠其在全美国800多家门店,将实体门店存货仓库化为网上订单的配送中心,提升购物便捷性。

换言之,在梅西购物与网购别无二致,但梅西购物自己未做“新零售”,只是借用了别人,与别人合起伙来成为了新零售,大大节约了成本。

4

用平台(各类资源)升级场所(大商场)

平台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大商场其实是个绝佳的资源整合大平台,而传统商业则将这个平台的作用局限于消费,无疑是种巨大的浪费。

未来,大商场可以是艺术品展示、鉴赏的场所,还可以是文化传播的起点、更可成为创新撮合的平台,以资源整合取代单一功能,实现功能多元化。

案例

大阪的一家百货店把店铺定位为剧场型百货店,将一部分卖场作为向顾客提供新的、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信息的地方。举办各种设计师作品展、文化主题展,在食品馆中,还租赁该区域的农田、培植有机蔬菜出售。

东京新宿的伊势丹总店、花费了90亿日元进行改造,为卖场增加了艺术气氛,把各种艺术元素体现在商品展示中,为客户提供了与在其他商店里不同的购物体验。

新宿伊势丹商场

5

用战略替代改革(如股权、制度等)

传统大型商业之所以积重难返,与其难以撼动的国有体制、僵化的股权结构不无关系,这也成为大商业要死不活的长期借口。当改革推而不动,利用企业发展战略往往可另辟蹊径,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增量挤压存量的方式,既可做大规模,又能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客观上将利于打开新局面。

当然,以上五大替代是“术”而非“道”,充其量能帮助传统商业走出死局,若要真正下出一盘活棋,还有赖于顶层设计层面的四大战略,即迎战网络、迎接资本、改造企业、以混对混。

面对互联网等新技术挑战,当下普遍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要么妄自菲薄,轻易缴械投降,要么固步自封、对新模式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最后来不及。

传统商业并非一无是处,相反拥有电商难以比拟的雄厚家底、丰富资源与信用背书,否则双马干嘛忙不迭地在实体产业跑马圈地搞OTO,缺的是对互联网思维的深刻理解、把握与利用,首先就要敢于迎战网络,扬长避短,学习它、利用它、超越它。

互联网与资本金融的大风口将前所未有,但能真正自由翱翔的只能是鹰,摔死的都是猪。说到底,新经济装不进旧体制,企业自身也要彻底改造,以新模式、新业态、新架构来迎接新机遇、新挑战。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