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狼性文化到狼群文化

 德培论道 2020-08-26

华为,是中国企业狼性文化的“始作俑者”。

任正非将狼的性格融入管理文化,以培养出一批永远处于饥饿状态的“饿狼”为己任,即使此前华为员工因加班猝死而引发“床垫文化”大讨论,任正非仍然在内刊中回应“创业初期形成的‘床垫文化’至今仍要坚持和传承,我们还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否则就会走向消亡”。

如今,推崇狼文化的华为正在遭遇考验,一方面是华为自身进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在昨天(3月31日)发布的2016年报显示,华为实现净利润370.52亿元,同比增长仅0.38%,创下近年来业绩增幅的新低。而在2013-2015的三年间,华为的净利润增长分别为34.42%、32.68%、32.45%,均在30%以上。

另一方面是华为被更多的员工在网络上发帖爆料、吐槽,如“百万年薪员工称被辞后还不起房贷”一帖子曝出华为清理34岁+的老员工风波,以致任正非不得不出面回应。华为的狼性文化还能走多远?

狼性文化是什么?

狼性文化在中国的风靡,不能不提一本书——《狼图腾》,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就无比推崇《狼图腾》,认为“狼精神”是对企业文化无与伦比的超前认识。

从改革开放后企业三十年的跌宕史中解构,狼性文化不外乎这三点:

首先

嗅觉敏锐,善于捕捉机会。在大草原上,狼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它们的主要目标——羊或羊群,窥视着羊的活动规律甚至牧羊者的状况,一有机会,马上出击。商界,从行业的发展到战略的制订,从价格的变动到竞争者的动静,企业无时无刻不需要这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狼性。

其次

富于进取心和攻击性,且不轻言失败。狼袭击羊时,常常是死死咬住,不会轻易放弃。而且狼并不是咬死一只饱腹而已,而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能放倒多少就放倒多少。这种富有攻击性、贪婪、执著的精神反映了许多中国企业为争取生存的心态。

最后

团队协作精神、善用策略。狼很少单独出没,总是团队作战,所以才有“猛虎还怕群狼”之说,此外蒲松龄的《狼》更是将其狡黠、谋略描绘得淋漓尽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团队精神的威力、有勇有谋的团队越来越受重视,这是中国企业尊崇狼性文化的又一个缘由。

但是不得不说,商场上的风起云涌往往放大了狼性文化中“残、狠、暴”的一面,其协作共进的一面却居于次要地位、甚至被忽视。世事变迁,如今“单打独斗”时代正走向衰亡,原因有:

世界格局重构,面对西方的“钢铁侠”,“独狼”模式已不足以应对。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格局重构,加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企业在开拓新市场、巩固旧市场方面将困难重重,单凭一己之力很难求得生存和发展,占据一席之地。

生态玩家诞生,改变生存模式。

“狗咬狗、赢家通吃”是丛林法则下的真实场景,背后的逻辑是跑在最前面的玩家制定游戏规则,然后依此与对手拉开身位,与此相匹配的产业竞争格局往往体现“非此即彼、有我没你”。

然而,微信战胜“动感地带”、Netflix改写电视行业、万达进军文化产业、阿里插手物流行业、泰康做起养老地产等都在述说行业无边界、产业大融合之下“战胜你,但与你无关”的故事,企业竞争已不仅仅表现为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从顾客、供应商、生产制造到销售、售后服务等整个价值链条之间的竞争。在这种环境下,纯粹的竞争不再是最优策略。

消费者反客为主,需要公司“和平共处”。

市场发生反转由卖方主导变为买方主导,消费者需求多元化,这一环境下,企业与其大包大揽提供诸多附加服务不如将自己的服务做到极致。

大数据、云时代使合作变得更为容易。

数字化时代合作实现创新效率倍增、客户复杂多变的需求被实施掌握,最终使企业的投资回报远大于在市场上单兵作战,对于数据供需双方的公司而言,合作的门槛降了不止一个数量级,只要将两套API(应用法式编程接口)组合在一起,就能实现无缝连接。

如此看来,并非狼变性,恰恰相反,正是在世界格局突变、商业生态重构、技术变革因素的催生之下,狼性文化更显得难能可贵。

在一个丰富、动态的机遇环境中生存,企业之间的搏斗也换了形式,变了方法,狼群时代来临了。结成狼群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或通过“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打造“商业生态系统”。速战速决的策略背后要的是对机遇的敏锐洞察和强有力的执行力,或通过“强强联合”开辟新天地,联姻策略则考验狼群的团队合作与攻击性;或通过自我革新和繁衍建立自己的狼群。这一策略的背后将是狼性文化的集大成者,狼眼、狼心、谋略缺一不可。

但是狼群作战并非固若金汤,一方面,并购或因跨不过“文化差异的篱笆墙”最终只能“败走麦城”,上汽收购双龙,明基收购西门子“闪败”就是例证;另一方面,“头狼只有一个”引发的内耗或将挤压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譬如小米搭建的智能家居生态链就因为“硬件只卖成本价”而成为硬件供应商的“全民公敌”。

可以预见这场狼群的厮杀中也会分出伯仲,狼群将接受洗礼,那些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而丧失危机感的企业终将被狼群抛弃,成为那只牺牲的羊;而貌合神离的狼群终究被PK下台,最后发现只是披着狼皮的羊。

那么如何保持狼性维持狼群的不败之地呢?

狼性文化是企业家个性的投影。但凡成气候的企业家都能给企业打上深刻的烙印,狼性文化要蔚为大观少不了企业家的助力,对管理者而言洞察革新中心、不满足于一亩三分田本身、坐得十年冷板凳的坚韧本身就是狼性文化的活招牌。

狼性文化的成形又不仅仅囿于企业家,构建能者上庸者下、吐旧纳新的竞争机制对维护狼性文化必不可少。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有利于保持组织的危机感,吐旧纳新也保持系统的开放性,为企业创新提供新的血液。

不可否认,狼性文化或能帮助企业在拐点期实现乘风破浪,却并非万能药,狼性文化还需乌龟精神、笨牛精神来弥合摩擦实现求同存异。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