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盼一溪春水,许一世浪漫

 新用户32793PFH 2020-08-26

时在2017年3月30日,恰逢农历三月初三,我坐在烟雾缭绕的办公室里,想起孩子们每年忘不了的是过随着西风飘来的“情人节”、“圣诞节”,却不知道我们曾经也有个浪漫快乐的“上巳节”。于是写下这篇文字,借以祭奠那个曾经也充满自由美好、浪漫情怀的节日。

三月三, 古称上巳节(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后汉书·礼义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是为大洁。”汉代以前的先民,在这个春光美好的季节,扶老携幼,来到柳绿桃红的岸边,手掬清水,虔诚地洗去脸上的尘埃,更重要也许是洗去尘蒙的心灵,打开一片明亮的世界。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三月三成为人们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王羲之《兰亭诗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吴自牧《梦梁录》卷二“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

修禊是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嬉游,人们身着汉服,跳着《踏歌舞》,放着风筝,踏青宴饮,临水沐浴,以消除不祥。“修禊”也叫“春禊”,大约就像西方的圣诞狂欢之类。

到了唐代,三月三成为全年的三大节日之一,春禊演变成了春天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的的习俗。《旧唐书》记载:“大历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青。”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各地踏青节时间有所不同,以三月三最为普遍。秦味芸《月令粹编》卷四引冯应京《月令广义》:“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又卷五引费著《岁月纪丽谱》:“二月二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又卷六引李淖《秦中岁时纪》:“上巳(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见她青草,谓之踏青履。”

历代诗人都有描写踏青的诗句,如:

杜甫《绝句》

江边踏青罢,

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

高楼鼓角悲。

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到了元朝,上巳之日,平时深养在闺阁中的女子都在这天出门,尽情享受春光之美。明初,朱元璋还在三月三日携大臣一道春游,以彰显太平盛世,此后一直到民国,中国各地还留有三月三日消灾除凶的风俗。时至今日,除了一些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把今天当作一个节日,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上巳节的存在了。

当今天我们匆匆行走在追逐和邻居攀比财富的路上的时候,我们渐渐把自己的东西弄丢了。我们已经不知道,我们来自何方,又要走向哪里?我们很少有人回味那份来自先秦的平凡的自由和幸福。在这里,我再一次给大家读读《诗经·溱与洧》:(zhen与wei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在这首诗歌里,是世界上最本初的和最美好的大自然,青山绿水,桃红柳绿,明媚的阳光,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礼教的约束,在岸边踏青嬉戏的小伙子见到笑靥如花的姑娘,怦然心动,于是小伙子折一枝芍药花递给心仪的女子,大胆的说出了心中的爱慕,他们嬉戏追逐的身影在山水间穿梭,快乐幸福的欢笑声在溱水洧水边流淌……

古人的上巳节是十分浪漫活泼的,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奔放自然的习俗渐渐黯淡了颜色,如今的我们,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去忘了关照自己的灵魂。

最后我借孔子和弟子谈论理想,为这个美好的节日献上最真诚的纪念。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曾皙)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我想的如果孔老活在今天,他一定是希望我们今天还有一个可以放心沐浴畅怀的青山绿水,他一定希望每个人在这个物质繁华的世界的中能够体会到真正平等放逸的生活,盼一溪春水,许一世浪漫。

公众号创作人:子非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