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丘处机略转连环图

 nusa_li 2020-08-26


北京白云观藏丘真人本像

传统文化“生命与生死”研讨会

时间:10月2-5号

内容: 特别传授道家大成净土

导师:文始派传承实修学者太易先生

咨询报名:至真师兄18263977976

(点击阅读详情)


丘处机略转连环图

西元1139年,南宋收复了被金兵侵占的陕西。此时咸阳大魏村出了一个武状元王重阳,因不得重用,报国无门,便佯狂饮酒。后遇神仙钟离权、吕洞宾点化,于“活死人墓”中修炼七年得道。钟吕二仙命他:到山东去度化“七真”


丘处机本名亡佚,金朝皇统八年(1148年)正月十九日生于山东登州府栖霞县滨都村。话说这个丘哥儿,父母早亡,由兄嫂抚养长大。他不爱儒学,偏好神仙之事。十九岁那年(1167),听说王重阳在昆嵛山烟霞洞授徒,就告别兄嫂前往皈依。王重阳为其取名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并赠诗相勉。


金大定八年(1168),王重阳率马丹阳、谭处端、丘处机、刘长生、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位高徒,为将中华民族文化在战乱中传承下去,在山东宁海、蓬莱等地创立了“三教三光会”、“三教金莲会”等五个以“三教”命名的会团。

当时入会者有数千人,但因立“五会”旨在传承民族文化,故重阳只收马、丘等七位为出家弟子,其余全做俗徒。王重阳常在徒弟面前展示各种道术,以坚其心。他曾带弟子们游蓬莱阁并随风入海,众人惊悸万分,他却从海中跃出,踏浪上岸。在场目击者无不欢呼膜拜。

金大定九年冬(1169年),王重阳带领马丹阳、丘处机、刘长生、谭处端四人南游至汴梁,寓居瓷器王氏旅馆。翌年春(次年一月初四),王重阳召大家相聚说:“我于今日赴师之约,从此与世相别。我死之后,你们四人可抬我棺木回陕西安葬。绳索断处,为我葬身之地。”


王重阳拉着丘处机的手说:“在你们师兄弟之中,丹阳已经得道,长真、长生和玉阳也已知道,不二与大通早已知矣。现在只有你使我不放心:你虽聪明,但常多疑,日后受苦必多于他人,倘若能吃得众苦,将来成就又在其他师兄之上。”
王重阳作颂曰:“地肺重阳子,人呼王害风。作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来时长日月,去后任西东。一灵真性在,不与众心同。”然后端坐不动。四人放声大哭,重阳忽睁眼说:“你等出家人,应视肉身如幻,不可如俗人一般啼哭!”说完,即化升而去。


丘处机与马、刘、谭三位师兄抬着师父灵柩赴陕西安葬。途中每到饭时,就会有人自动送饭来。一日,丘处机对为他们送饭的老人说:“这里的百姓真好,见到道士就主动送饭。”老人说:“道长过奖了,这顿饭是前面一位道长化下,让我为你们送来的。


第二天,丘处机对师兄们说要找水喝,就放下扛子向附近村中跑去。见一位道长正在某家门前化缘,就追踪过来。蓦然发现,此人竟是师父王重阳!就大叫一声:“师父,你原来没死!”王重阳回头怒道:“孽障!你泄露天机,当有饿死之报!”遂隐去不见。


丘处机回来向三位师兄讲述见到师父之事,马丹阳说:“恐怕以后再也没人给我们送饭了!”果然,此后再无人为他们主动送饭。四人只好轮流化缘,但常常是跑了许多村镇也化不到一顿饱饭,只好忍饥挨饿,总算捱到咸阳地界。


四人抬着师父棺材来到户县刘蒋村时,绳索突然自断,棺材落地。于是按师父临终所嘱,就地安葬。王重阳当年的道友李灵阳、和玉蟾等人闻讯,请他们到重阳旧庵居住。四人在师父墓旁守孝三年。三年中,丘处机向师兄及社会学者们学会了写诗作文。
马、谭、刘、丘四子暂葬亡师于孟宗献花圃,随即到陕西终南拜谒王重阳的道友和早年弟子。1172年,四子迁葬重阳遗蜕于终南县刘蒋村,然后庐墓守墓。


这年中秋夜,丘、刘、谭、马四人在户县秦渡镇真武庙相聚,各言志向,马曰“斗贫”,刘曰“斗志”,谭曰“斗是”,丘处机则说“斗闲”。翌日各自分手:马丹阳仍回重阳旧庵;刘长生去了河南洛阳;谭处端前往山西耀县;丘处机进了终南山,在一座破庙内住下。


处机每日下山以吟诗、吹箫化缘,他发愿:饱与不饱,每日只化七家。这日,处机到山下杨庄主家化缘,庄主见其相貌后,掰了半个馒头给他说:“人家都叫我‘赛麻衣’。今观你相,日后必当饿死。我今天只给你半个馒头,不是吝啬,是想你积下一点余粮,也许能多活几年。”


丘处机听了“赛麻衣”的话,联想师父王重阳当年所言,自忖道:既然大家都说我命中注定要饿死,不如认命,干脆更早地了结算了,免得日后再受许多苦处。于是就不再行乞,每日只在古庙打坐不动,坐以待毙。


丘处机生命垂危,惊动神仙。一日,吕洞宾化成樵夫,来到破庙内对丘处机说:“我闻仙经云:‘我命由我,不属地天’。依我看,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要积功累德,神仙也是做得的。”他送给处机一个桃子,随即隐去。


丘处机品味“樵夫”的话,觉得在理,又被眼前的桃子引出了强烈食欲,就把棵桃子吃了,顿时浑身精神力气培增,再找那樵夫,哪里还有踪影?忽然开悟:人总是要死的,做点贡献也不枉来人世一回!于是就不再“斗闲”等死,离开古庙下了终南山。


丘处机一路西行,这天来到了磻溪河畔,见此处虽为渡口,却无舟无桥,过往行人只能涉水渡河。这时有位老人拄着拐杖从对岸过来,战战兢兢,走到中间流急处时险些跌倒,处机急忙跑过去扶他过来。心想:我何不在此为过往行人背渡?


于是丘处机便在附近的破窑洞内住下来,每日到渡口为来往行人免费背渡。人们常主动送食物、钱财给他,而处机则把多余部分送给其他过往穷人。丘处机每日背渡不辍。到了冬天,河水结冰,不用背渡,处机就向附近的学究们借书读,人称其“蓑衣先生”。


遇有妇女、村姑过河时,处机总是礼貌地问来者是否愿意让他背渡,如来者不让他背渡,他也落得轻闲。但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他心地善良时,反倒主动找他,处机也不推辞。遇有轻薄者调戏他时,处机把她们当成自己的姑嫂姐妹,不与她们计较。


某日傍晚,有位年轻美貌的女子奔到处机窑洞中,自言是某家丫环,因办事出错,怕受责打就逃跑出来。处机让其住于洞内,自己于门外打坐。那女子多次提出要与处机同宿,处机都拒绝了。女子见其不动心,就自动离去。原来这是骊山老母派弟子来试处机的。

光阴似箭,转眼丘处机已在磻溪背渡了六年。这日傍晚,处机正在河边等待过路者,忽见西边奔来三位军士,其中一人,手里提着一颗人头。三人来到河边冲处机大叫:“我们是边关将士,因急于赶路,马匹累死,只好步行赶往下一驿站。快把我们背过河去!”


丘处机毫不犹豫地过来背渡。当他背着那位手提人头的军士走到中流时,人头滑落水中,军士大叫“快打捞人头!”丘处机快步背他上岸,待再返身去找那人头时,早被急流冲走了。三位军士大哭起来:“我们若不带敌将人头回去,皇上会杀我们三人全家的啊!”


大家一起到下游找了很久也不见人头踪影。天快黑了,三位军士泣不成声。处机叹道:“人头是因我背渡丢失的,就请军爷砍了我的头拿去交差吧。”军士们说:“你好意背我们过河,我们怎能恩将仇报?”丘处机趁一军士不备,从其腰间抽出剑来向自己颈上抹去……


忽听有人叫道:“丘长春还我笏来!”处机凝神再瞧,见三位军士起在空中变成了三位天神!自己手中握的不是宝剑,而是一块笏板!惊异间,笏板脱手回到天神手中。一位天神说道:“吾等乃是天、地、水三官。丘处机苦行已满,可觅静处修炼!”丘处机叩首不止。


丘处机准备离开渡口,忽然想起当年“赛麻衣”说自己日后必然饿死的话来,于是决定先到当年化过缘的村中再找“赛麻衣”论个道理。暗想:他家富裕,何不教他出钱在渡口上修一座桥,省去众人过河之苦?于是,翌日起身直往终南山下走来。


丘处机来到杨庄主家,“赛麻衣”见了忙施礼说:“不知仙长驾临寒舍,有失远迎!”丘处机问他今日相见为何不似当人,“赛麻衣”说:“不曾认识仙长。”于是处机提起自己六年前来此化缘遭到冷遇的事,“赛麻衣”吃惊地说:“道长不知何处立功修德,才有今天真仙之相!”


丘处机向“赛麻衣”讲了自己六年背渡之事,并说近日要去山中修炼,有一愿望:希望老庄主捐钱在渡口修一座桥以利百姓来往,不知庄主是否愿意?“赛麻衣”应道:“杨某不求成仙,但能得享遐龄亦足!”后来他果然捐资在磻溪修了一座石桥,活到百岁,无疾而终。


丘处机别了“赛麻衣”起身西行。几天后,来到陇县景福山龙门洞,见此处风景秀美,环境清幽,又有天然洞穴、泉水,又听说这里是汉代仙人娄景修行场所,即决定于此长住下来。他选好栖身洞穴后,即按当年王重阳师父所传修炼之法,认真修炼起来。

处机住在山中,饿了,有时吃些野果野菜,有时下山以写诗、吹箫化缘,仍以“每日一餐”为限。他认真研读道经,当读《黄庭内景经》时,见其中有“昼夜不寐乃成真,雷鸣电激神泯泯”之句时,就夜战睡魔,勉强不眠,终于战胜睡魔。从此丘处机夜不倒卧,只以打坐入静为休息。


丘处机每日静坐之余,还习练武功。他经常手托一巨石下山,回来时再托石上山,天长日久,那块巨石经其长期磨擦,竟成了一个混圆石球。这时处机内力深厚,能以掌发力,让那石球随手飞出。至于小石,他能双手同时发出,击中数百米以外目标,且百发百中。


丘处机功力日增,预知华县人称“金斗王”的王存富一家以不仁致富,近日因恶业已满,劫难将至。处机本性善良,不忍见死不救。他一路化缘来到华县,这日早上到了“金斗王”大院前,见其宅院紧依大山修建,就口中高念天尊圣号,上前叩门化斋。
此时恰好王存富出门遛马,他平时最讨厌那些和尚、道士们吃闲饭,所以看见丘处机身披蓑衣,破烂不堪的样子,心中就很厌恶,本想马上把他哄走,正巧那马在门前拉屎,王存富就夺下丘处机手中的缘瓢接了几块马粪递给他道:“给你斋饭,趁热吃吧!”


丘处机叹息一声说:“庄主近日将有大难临头,贫道好心前来拯救,谁知你却毫无善心,恶行不改!”王存富立刻火冒三丈,举起马鞭就打,口中骂道:“你敢咒我?我今天就要你死!”处机只好转身跑走,身后传来王存富得意的笑声。


丘处机叹息着离开王家,行不多远,忽听身后有人叫:“道长留步!”回头看见一个小姑娘正跑步追来。这位姑娘是王存富家的丫环,名叫李春花。春花对处机说:“我家主人太缺德了……我偷出几个馒头送给你。”


丘处机见春花是个善良人,就对春花说:“某日看见王家门前石狮子眼睛变红,可速离王家,往东边山上的观音庙中躲避,那时王家必有大难来临。”


春花问了丘处机的住处,记住处机之言。从那日起,春花每天总要不时地来到大门口察看两个石狮子的眼睛有无变化。


此事被一个放牛娃子看到了,他好奇地问:“春花姐,你总是看那两个石狮子干嘛?”春花就把丘处机说的话对他讲了。这放牛娃是个淘气的孩子,听了春花的话,当天晚上见四下无人就偷偷地爬到石狮子台上,用红土把两个石狮子的眼睛全部涂成了红色。


放牛娃染红石狮子的眼睛后,就躲到墙角处观察动静。春花出来,发现那两个石狮子的眼睛全变成了红色,吃惊非小,赶忙跑回房中收拾起随身的衣物,并将要发生灾难的消息告诉了经常关照自己的老家人王兴和仆人王亮。


王兴、王亮半信半疑,出来察看一回,见石狮子眼睛确实变成了红色,王亮心中疑惑,没有马上跟春花跑走,老家人王兴则因相信春花不会撒谎,也和春花一起向东山跑去。春花见放牛娃在路边,叫他跟自己一起跑,放牛娃叫道:“灾难来了--快跑呀!”


王亮抓住放牛娃,问他“你怎么知道有‘灾难’?”,放牛娃说:“那石狮子的眼睛是我涂的……”王亮和几个家丁就带着放牛娃来追春花,他们要放牛娃对春花解释石狮子眼晴变红的真相。


春花与老家人王兴按当日丘处机的指点,来到东山观音庙。王亮也和几个家丁带着放牛娃找寻过来。王亮等人刚到庙外,暴雨蓦地倾盆而下,众人赶紧进入庙内避雨。大家不免发生一场争论,无奈外面的雨下得太大,他们只好躲在庙内等待雨停。


谁知大雨下了一夜,天亮后才放晴。众人走出庙门,见山下已是一片汪洋。再向西望,个个吓得目瞪口呆:王家大院的后山发生了山崩,半个山体将王家埋没了!至今华县百姓仍流传着:半截山下压着“金斗王”的故事。


众人问春花何知有此灾难,春花说是前日那位道长预言的。大家认为这道长一定是位高人,就决定找那位道长拜师学道。丘处机收下这几个弟子,为春花取名李真多;王兴取名王志永;王亮取名王志坦。其他人则因已有家室,收做俗家弟子。

由于山中清苦,丘处机就写信把李真多与王志永、王志坦三人介绍到重阳旧庵与众师兄弟们一起居住。后来李真多听说七真中唯一的女道孙不二在洛阳清修,又辞别马丹阳前往洛阳找到孙不二,经孙不二教以女丹之法,成为全真“清静派”第二代传人。


丘处机在龙门洞内住了多年,声望渐高,一些社会名流也拜他为师,或常来洞中看望他。这年夏天,丘处机在陇州遇到解元刘光宗向其问道,处机对他所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刘解元佩服丘处机学识渊博,又感其道德情操高尚,遂拜处机为师。


陇州秀才杨五食物中毒濒死,郎中无法医治,就在家人痛哭之时,恰遇丘处机化缘到来,处机以洞箫奏《返魂曲》,一曲刚停,杨五苏醒,吐出毒物痊愈了。杨五感念丘处机救命之恩,遂拜处机为师,亦成为俗家弟子。


一日,有位河南清修之士赵元通前来皈依,丘处机见其生得形容魁伟,?气卓然,且又深通医术,遂收做徒弟,为其取名赵志坚,号“虚静子”。让他在景福山下的药王庙居住,以为人治病自养。


这年春天,清明节快到了,陇县知县刘希公欲改葬自己去世多年的父亲,想做口棺材,木料不足,又不想花钱去买。于是他派两名契丹都头带着十几个差人,到附近山中寻找木材。这伙人中有曾经来过景福山者,知龙门洞有千年古树,就带领大家前往。


丘处机预感到了洞前山崖上的古松树近日将罹斧斤之灾,他想保护那棵古树,于是就每日在去往崖上的路口处静坐以待。


差人们到了崖下,丘处机起身施礼道:“无量天尊!各位差官远道而来,但愿不是砍伐古树。”都头把眼一瞪道:“我们就是来伐古树的,你想怎么样!”处机说:“这老松乃是本山灵物,朝夕与贫道相伴,已成道友。贫道奉劝差官大人手下留情,放过它吧。”


都头吼道:“臭老道,滚开!这树又不是你栽的,你凭什么资格阻止我们砍伐?惹恼了老子,把你这野道也砍了!”丘处机耐心地央求他们留下这棵古树。众差人不耐烦了,都头抓住丘处机吩咐道:“拿绳子来,把他给我捆上!”


丘处机知道一旦自己被捆,那么他就无法保护古树。于是迅速挣脱了都头的手,使出几分运石的功力来,双掌齐出,向二位都头和近身的几个差人击去,这伙人猝不及防,有的跌到了一丈开外,倒在地上。

众差人亮出刀、斧说:“原来你会武功。敢打公差,老子杀了你!”丘处机坦然地说:“贫道不怕死,你们也杀不了我。”尽管这伙人叫着要杀了他,但只为砍树而杀人他们还有些底气不足。丘处机又说:“知县大人岂敢叫你们砍伐灵山古树,他就不怕知府治罪?”


差人们听丘处机这样一说,不知其与朝廷有何关系,心中没了底,豫了一阵后,决定带这老道回县衙交差。处机也同意和他们一起到县衙评理。于是丘处机与众差人来到陇县大堂。知县刘希公问众人可否采得木料,众差人一齐跪倒,指着丘处机说:“这老道不让我们砍树!”


刘知县一拍惊堂木,问丘处机:“你敢妨碍本县公务……”处机说:“且听贫道解释--大人安排差官砍树,可否令其专砍龙门古树?”刘知县说:“……难道他们去了景福山?”处机就把经过讲了一遍。


刘知县听了丘处机的叙述,又把惊堂木一拍,对差人们喝到:“本县只是叫你们到附近山中寻找木料,谁知你等竟胆敢到灵山宝地去伐古树……还不给我退下!”刘知县向丘处机陪礼。处机说:“祖师老聃教我‘常善救物’,师父重阳教我‘与物无私’,所以不能见而不救。”


刘知县说:“久闻人言:我县有一道长,道德高深,学问渊博。原来就是先生!今听先生言谈,便知乃是真有道者。”于是,刘知县把丘处机请到自己家中做客。并说:“听说道长能文能武,诗文尤佳,请为刘某留墨。”处机同意。


刘知县带丘处机来到后堂。请处机为此堂题名,处机说:“就叫‘清梦轩’如何?”刘知县称善。处机索笔题诗道:“清梦轩中清士居,士居清境养真如。真如养就清无梦,无梦清欢乐有余。”此“顶针诗”中用了五个“清”字,意在提示刘知县要做个清官。


丘处机从县衙出来,又在药王庙赵虚静那里过夜。当晚打坐,见一高大苍颜老翁向他施礼说:“承蒙关照,今日我将转生人世。二十年后以十八子为姓,做你弟子。”丘处机问:“先生是谁?”那老翁说:“我乃十八公是也。”言毕不见。


丘处机心想:“十八公”三字,乃是一个“松”字……暗叫“不好!”清早便起身急回龙门洞,赵虚静送师父一同前往山中。二人刚到山口,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对面山崖上那棵最显眼的挺拔高大的老松树不见了,而且还隐约听见斧斫之声。


师徒两人奔到崖上,见一村夫正在那里截伐早已砍倒的古松。丘处机问他伐古树何用,村夫答:“作房梁 ”。赵虚静将村夫摔倒在地,怒道:“为了保住此树,我师父昨天将县太爷派来伐树的公差都制止了,你这愚民竟敢砍伐灵木,我今天把你砍了替古树偿命!”


丘处机拦住赵虚静,叹息着说:“看来一切都自有天数--我能阻止此树不被公差砍伐,却没有料到它会丧在樵夫之手。”后来,丘处机作长诗《陇山松》来纪念这棵与他相伴七年的古树。诗中有“斧声叮叮响溪谷,松烟惨淡愁山麓。也知天意我将归,故遣灵岩尔先覆”句,预示自己也将要离开此地了。


单说陇县知县刘希公虽然把丘处机请到自己家中做客,其实心里并非真的对丘有什么好感,他请处机到家做客,不过是听说他的大名,附庸一下“风雅”而已,处机走后,他就在想:“这老道能文能武,又收了很多弟子,若无刀斧,我手下的十多个人不一定能制服他……。”


刘知县后来向陇州知府当面报告说:“道士丘处机凭藉妖术称霸景福山,占据龙门洞,不服本县管制,还打过我县公差。他把千年古树伐了,送给山下村民建房,破坏本县灵迹……本想把他抓起来治罪,因他收徒很多,恐引起民乱,此事还请大人定夺。”


陇州知府金源听了刘知县的汇报后,就与府中官员商议如何处置丘处机。萧防判说:“既然他会武功又懂法术,在本地又收了很多徒弟,影响已经很大,不便治罪。不如聘请他来我处做一参军--以他之长,管治乱民。”


金源同意这一主张,叫萧防判即刻修书一封,派专差前往龙门洞召请丘处机到府衙任职。丘处机见信后付之一笑,提笔写了一首诗让公差转给金源与萧防判。其诗曰:“俄闻宠命发汧阳,便欲安闲卧陇西。黄鹄不思千里举,白云犹恋故山栖。”


金知府和萧防判见以官位不能动摇丘处机为自己所用,就打算下令将其驱逐,但因涉及到汉人与金人素有的民族矛盾,怕惹出大乱,不敢贸然下令。于是,就先给朝庭上了一道奏章,说丘处机在陇州门徒众多,有图谋不轨迹象


此时,咸阳府也奏报说马丹阳在关中发展门徒几千人,“恐有‘黄巾’之变。”金世宗与大臣们商议,有人建议应立刻禁止全真教;有人则认为不宜激化民族矛盾。最后世宗听了太师“擒贼先擒王”的主张:先把马丹阳遣返回乡,若对方不从,即以抗旨为由予以禁止。


马丹阳奉旨东归。临行前嘱咐其弟子--京兆长安府的夹谷元帅,向朝廷保请师叔丘处机来重阳庵主持庙务。丘处机接到保请令后,带着赵虚静等回到户县。他用三年时间重建了师父旧庵,并改名为“祖庵”。后来此地即以“祖庵”为名,即今陕西户县祖庵镇。


这年春夏之交,陕西关中地区大旱,关中各州府县官员率领郡民祈雨,多日无效。这日,丘处机亲赴咸阳府衙,自言:“能祷来三日甘霖,普救万民。”州官大喜,命他带弟子们到咸阳城中设坛祈雨。


丘处机带领徒众们在咸阳城中建起祈雨法坛,开坛之日,处机亲自登坛上表,一念投诚,感动天神,使绵绵细雨下了三日三夜,解除了关中旱情。当年田禾喜获丰收,百姓盛赞丘处机祈雨功德。


丘处机祈雨成功后,回到祖庵。这日晚,忽有灵光自东南来,直入处机丹室。此时处机刚刚坐定,见那光中有人,也不施礼,直言道:“我乃刘海蟾也。因你将赴帝王之召,故特来相告,可嘱后世门人记取:切莫再做林灵素!”言毕不见。


话说金世宗五年春,北方大旱。世宗下诏求天下高僧、高道来京祈雨。咸阳知府得到消息,上奏举荐本州丘长春道长,世宗早已听说其名,也想见识一下这位当年曾遭陇州知府参奏过的道士,看看他到底有何本事,于是准奏,传旨召丘处机立刻进京。


金世宗召见丘处机,问其养生之法,处机答“当戒女色”。世宗贵妃听后不悦,她将一块金锭递给处机说:“听说道长法力高深,本宫赏你金锭一个,请将它戴在头上,如若不能,便是欺君!”处机接过,只用手一捏就捏成一个金冠来,再用簪子穿孔戴在了发髻上。


金世宗命丘处机祈雨,一场雨足。世宗请处机参政,处机想起刘海蟾之言,坚辞不应。他说:“治国之道,圣朝自有人材,无需贫道参预。”并请求回祖庵,世宗不允,命他住于天长观随时待召。一些社会名流纷纷前来皈依,信士们自发地成立了八个社团,此即“燕京八会”。


这年九月初,丘处机应马丹阳等师兄相邀,于九月九日在宁海为师父王重阳作圣诞醮事。上表过后,忽见空中有祥云自东南方来,王重阳师父现身坐于白龟之上。当时参加活动的重阳弟子和数百名信众们都亲眼目睹了祖师仙容。大家欢呼跳跃,向空中膜拜。


不久,孙不二于洛阳羽化成仙,马丹阳也于同年在宁海飞升。丘处机此时又收下一些弟子,其中有几位是当年马丹阳弟子,如尹志平、宋德芳、于志可、夏志成、潘德冲等。后来,这些人成为丘处机所创龙门派第二代主要传人。


丘处机在燕京住了半年时间,多次辞行,金世宗未许,并常召他进宫议事。处机知世宗大限将至,就再三恳请归山,世宗见其去意已决,只好答应,并赐给金钱十万,处机坚辞不受。女真将士蒲察启亮护送丘处机回到祖庵后,拜处机为师,处机为其取名蒲察道渊。


金世宗驾崩,章宗继位。一些原来反对丘处机的地方官员再次上疏说丘处机在陕西一带发展门徒太多,建议朝廷应该下令禁止。章宗准奏,下旨命丘处机东归故乡。丘处机只好带着赵虚静、宋道安等几名弟子回到山东栖霞,当地道众迎接丘处机到太虚观任主持。


丘处机在山东一住就是十多年时间,他利用这段时间总结自己多年锻炼与苦修、苦行经验,写成了《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等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养生知识与修道经验。


处机所主持的宫观中从来不留余财,凡有富人捐赠的钱粮,全部拿出来救济灾民。所以丘处机深受燕赵、齐鲁地区百姓爱戴,人们称他“父师”。地方官员见其确实在为百姓做好事,也就默许他去做,并常向朝廷上报丘处机的济民功绩,这使丘处机的慈济名声享誉朝野。


话说这年山东即墨县内有强盗闹事,危害百姓,地方州县无力管制,奏章飞报进京,章宗此时正苦于与北方蒙古交战,亦无力派兵剿匪,章宗元妃崇信道教,她进言道:“山东丘长春道长很有名望,何不派他前往招安乱民。”


章宗下诏要丘处机奉旨前往招安。丘处机则请示需先解除禁教令,章宗同意。驸马都尉要派兵保护处机前往,处机说:“朝廷既要派兵,焉可用我?不如我师徒携诏前往,以此证明朝廷并无恶意。”驸马准许。于是,丘处机不带一兵一卒,只率徒众数人前往即墨。


这日丘处机一行到了胶东,听说盗匪占据即墨东山,遂直奔东山。路上,恰逢这群匪徒抢劫北方南下逃避战乱的难民,只见难民中有一青年独自拦住群盗与之搏斗,掩护众人逃离。


那位青年人单势孤,寡不敌众。正在危急关头,丘处机带徒弟们赶到,处机大喝一声:“你等强盗住手!”出手飞石,石不虚发,只见群盗相继跌倒,赵虚静、尹志平等都掣剑在手向群盗冲来,群盗见状,惊得大叫:“神兵来了!” 慌忙四处逃散。


丘处机问那青年姓氏籍贯,青年说他叫李学仙,今年二十岁,家在燕北,正欲前往宋境寻找海蟾子学道,不料路上遇到强盗抢劫难民,就与之拚杀起来。并说:“师父必是得道高人,愿做您的弟子。”丘处机收下他,为其取名李志常。原来,此人即是当年龙门老松所转生。


丘处机率弟子们来到盗匪寨前,命守门喽啰传语进去:“山下有道人丘处机要见头领!”群盗因见过他们功夫,不敢造次,又因早听说过丘处机的大名,心中敬畏。于是,盗首杨铁儿率众首领亲自下山迎接。丘处机与徒众们道高胆大,随盗首来到大厅落座。


丘处机说:“南宋朝庭昏庸腐败,自杀害了抗金英雄岳武穆之后,天帝震怒,已不再扶宋。你等不做救国救民的义军,却成了危害自己民族的败类……金朝气数将尽,但也不是打家劫舍者所能取代的,灭它之人即将到来。请各位回家做个良民,待战事一起,我自有保护你等之法。”


丘处机的一番话,说得众匪心服,他们表示愿受招安,但不愿效命金人。他们中除大部分回家外,也有一些人加入了全真教,丘处机知道他们大多是因连年争战,穷困无奈才铤而走险的,以慈悲心收下了他们。大家集体北还,处机将招安成功事具章上报金庭。


由于一些做过强盗者加入了全真教,他们当中不免仍有个别人贼心不改,或吃喝嫖赌,或偷鸡摸狗,讲谈脏话,败坏道门风气等等。为了净化门徒心境,清理门户,丘处机制定了《全真清规榜》,并作《垂训文》一篇,用以检束徒众。


金章宗见丘处机招安盗匪有功,下旨在莱州、登州等地敕建太虚、玉虚等五座宫观,供丘处机与师兄、徒弟们居住,还亲题了观名。第二年,金章宗因宫殿政变驾崩,金哀帝继位,章宗元妃好道,日中遥拜丘处机为师,并为太虚、玉虚二观各赐《玄都宝藏》一部。


公元1218年,金哀帝下诏以“国师”之礼请丘处机赴朝辅政,丘处机拒不赴朝。不久,燕京为蒙古军队攻陷,金哀帝南逃至汴梁。南宋军队此时与蒙古联合攻金,夺下山东。宋宁宗派大将彭义斌与御使前来召请丘处机,处机想到当年林灵素下场,拒绝前往。


栖霞县的地方官吏及一些与丘处机交往很好的学者们,认为丘处机拒绝了金庭之请是在乎情理之中,而南宋朝廷来召也被拒绝,觉得他的作法未免太过份了。就找上门来责怪于他。丘处机分辨道:“我的行止是按天意而动的,你们如何知道呢?”


公元1219年冬,蒙古成吉思汗从西域乃蛮派宣差扎巴儿和使臣刘仲禄带着御旨和金虎牌前来相请。丘处机知蒙古军队素以大肆杀伐闻名,为保民族生脉,他决定前往劝阻这支野蛮杀伐、横行天下的军队。他答应了成吉思汗之请,但说需要过了冬天才能上路。


第二年(1220)早春二月,丘处机从弟子中选了赵虚静、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宋德芳、王志坦、潘德冲等十八人,与蒙古宣召使所带的十几人卫队一同西行,踏上了西行止杀壮举。


丘处机一行来到燕京,仍住于天长观。“燕京八会”的旧友们,不理解丘处机为何不辞万里奔波之苦去应蒙古之召,纷纷前来问询,处机借题老子像诗答道:“蜀郡西游日,函关东别时。群胡皆稽首,大道复明基。”众人知他要学“老子化胡”,不免大加赞同。


丘处机一行上路,夜宿居庸关外,遇强盗数百人打劫。处机劝弟子们与蒙古兵先不要动手,自己对群盗们说:“我是道士丘处机,前往西域教化。如今百姓面临战乱之灾,你们何不做护民之事,反做害民之人?”盗匪们听后,收起兵器说:“不要打扰父师!”


丘处机一行在宣德州龙阳观住下,附近道士慕名前来投奔,并请丘处机开坛传戒,处机同意。谁知闻讯前来求戒度的人,竟然超过了千人!龙阳观内只有一口井,能供百人饮用,来人如此之多,令总务执事甚感为难。忽然井水上涨并且外溢,饮水难题得以解决。


传戒完毕后,丘处机一行在龙阳观又住了几个月,他写诗寄给燕京的同道们,再次言明自己此行目的,诗曰:“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索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


翌年(1221)春,大家正准备起身西行,忽然接到驻守蒙古北方的成吉思汗四弟斡辰大王之请,要他们西行前务必先到北方大营来见。宣差于是催促起程北行。临行,百姓们拦住马头问丘处机何日能归,处机很感动,回答说:“三年可归。”


大家过了张家口野狐岭,向北穿过大沙陀和茫茫草原,中途粮食断绝,蒙古人宰杀牲畜吃肉,而丘处机与道众们见路边有野生韭菜,就割下来充饥。走了近两个月才到达捕渔海子(呼伦湖)畔的斡辰大王行宫。


斡辰大王向处机询问道法,丘处机说:“恐怕不合天意,三日内天若无变,我自向大王讲道。”第二日忽然天降大雪,斡辰大王惶恐地说:“皇上不远万里派使臣来请先生问道,我怎敢先于皇上呢?”于是赠给马牛车数十辆,并派兵数百人护送。


大家沿陆局河(今祛鲁连河)西行,这日午时天空出现日全食,刘仲禄来问丘处机:今天为什么会发生日食,丘处机解释说:“这是自然现象,按照孔颖达《春秋疏》中所言,月体遮住了太阳就会出现日食。不用惊慌,过一会儿就好了。”众人皆称赞师父博学。


大家一路向西,经过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和四季如冬的大寒岭,七月中旬到了阿不罕山下的一座小城(科布多),此处是蒙古军队的后方大粮仓,由一个叫田镇海的军官管理。田镇海说:“前面山高路险,车辆不能通行,过了大山就是沙漠,需要减少车辆和人员。”


丘处机留宋道安、于志可、王志坦等九人在此。当地民众听说要在本地修建道教宫观,立刻行动起来,纷纷出财出力,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一座小有规模的宫观,没有砖瓦,全是用泥土、石头和木材构成的。丘处机题名“栖霞观”,命宋道安于此任主持。


八月初,丘处机率赵虚静、尹志平、李志常等师徒十人,用二辆车拉着物品,随蒙古卫队共一百三十多人骑着马翻山过河向西南行进。走出了深山,来到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当地人叫它白骨甸。大家带足了水,因白天酷热,就选在晚上行走。


整整走了一夜又半天时间才过了白骨甸沙漠,大家在一座回纥城中休息了一天后继续赶路。公元1222年早春渡过忽漳河,再南下铁门关渡阿姆河。四月初,翻过了大雪山(兴都库什山),与前来迎接他们的喝剌播得的队伍相遇。


安排妥当后,成吉思汗宣丘处机师徒等入行宫大帐相见。丘处机进帐,成吉思汗起身相迎,处机向成吉思汗打了个个躬说:“山野丘处机给皇上请安了!出家人乃方外之士,不给皇帝行跪拜礼,见面只打躬拱手而已,望皇上鉴谅。”成吉思汗连忙表示理解和同意。


成吉思汗说:“别国征聘,先生不去,朕一召就来,令朕欣慰。”又问田镇海如何称呼处机,镇海说:或真人,或先生,或神仙。成吉思汗说:“就以神仙称之。神仙前来,可有长生不老之药给朕?”处机答道:“只有卫生之道,并无长生之药。”成吉思汗赞赏丘处机坦诚。


这天成吉思汗宣丘处机进帐,并让侍卫留其徒在帐外,只命太师阿海、翻译阿里鲜和刘仲禄、田镇海相陪。成吉思汗问如何才能长寿,处机答:“应以清心寡欲为要。学道之人首要戒色,去掉淫欲,固精守神。这样就会阴消阳全,升天为仙,就像火向上燃一样。”


成吉思汗又问如何才能治理国家平定天下,丘处机说:“陛下应以敬天爱民为本。今民因兵火流散,可以免去他们三年税赋,使之获得苏息,军中才能有足够的物质,一举两得。这也是安民祈福的一种方法,如果能这样作,天自佑之,吉无不利。”


成吉思汗问处机为什么雷暴会击人,处机回答说:“《孝经》中说‘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神灵用雷击死不孝逆子来警告天下的人要孝敬父母。我听说贵国风俗不讲孝道,皇上可以利用权威教戒本国民众。”成吉思汗说:“神仙的话正合朕意。”


转眼又到了新年(1223)。初春的一天,成吉思汗外出打猎,遇到一只大野猪,成吉思汗追逐野猪,连射几箭皆未能射中,突然野猪掉头反向成吉思汗袭来,成吉思汗的坐骑跌倒,将其掀下马来,正在危急之时,野猪却停止了攻击。蒙古兵赶到,成吉思汗得救。


成吉思汗回到行宫向丘处机讲述此事。处机说:“天道好生,皇上宜少出猎。此次坠马,乃是天戒也。”成吉思汗说:“朕已深省,神仙劝我良是。”遂连续两月不出猎。成吉思汗还命耶律楚材记录与丘处机多次谈话内容,取名《玄风庆会录》,以之教育自己子孙。


西元1223年夏,丘处机向成吉思汗辞行,成吉思汗想留丘处机在身边。丘处机以当年回答金世宗的话来回绝,并说:“贫道来时曾向友人们保证三年可回,今三年之期快到,不能负言。”成吉思汗只好同意其返回,他说:“朕听了神仙的话,很快也要撤军了。


成吉思汗派兵相送,并要宣差阿里鲜和喝剌八海带着赐封丘处机与减免道士税赋的诏书与差官、车夫们同时返回,田镇海也与丘处机一路回阿不罕山城。其诏书上写到:“丘神仙所到之处,如朕亲临。”


一月后,丘处机一行回到阿不罕山城与栖霞观的弟子相见,宋道安说自己在此地已收了许多门徒。丘处机知道这里百姓再不会遭受兵乱,而中原弘道正需要人力,于是决定带所有弟子一起返回。把栖霞观交与当地“玉华会”的弟子来维持香火。



七月初来到下水城,元帅夹谷公迎接丘处机到馆舍中下榻。夹谷元帅家有捕获的鸡雁二十多只,丘处机这天与弟子们划着小船,将它们放到附近的湖泊中。并赋诗曰:“养尔存心欲荐庖,逢吾善念不为肴。扁舟放在鲸波里,会待三秋长六稍。”


七月九日到云中城。宣差阿里鲜要求和尹志平一起前往山东招谕,并说:“如果大军来临,生灵必遭杀戮。希望父师慈悲相救。”丘处机不希望利用这种办法劝人归依全真教,他犹豫半天才说:“虽然这不是什么好办法,但总比见死不救好些。”便同意他们前往。


丘处机返回不久,成吉思汗也停止了西征,带着军队撤回到六盘山下驻扎。后来,蒙古铁骑大举南下,金兵溃败势如破竹。蒙古兵向来杀掠成性,中原数十州郡人民因得到全真教的保护而幸免涂炭。燕、蓟、鲁、晋、陕一带的老百姓,无不感念丘处机止杀功德。


应京城石抹公相请,丘处机再到燕京天长观。成吉思汗下诏命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将天长观改名为长春宫,并另在长春宫北为丘处机敕建一座万安宫。此时道教大兴,丘处机则创立全真十方丛林,以山西芮城永乐宫、陕西户县重阳宫和燕京长春宫为全真教三大祖庭。

公元1227年农历七月三日,燕京城下了一夜大雨,长春宫后的一座小山和御赐的太液池被洪水冲毁了,池中由众善士放生的鱼鳖等,全被洪水冲走。天明雨停后,丘处机得知此事,叹息地说:“山崩池枯,鱼归河海,返其本来处。我要和它们一样走了!”


七月九日处机留颂曰:“生死朝昏事一般,幻泡出没水常闲。微光见处跳乌兔,玄量开时纳海山。挥斥八纮如咫尺,吹嘘万有似机关。狂辞落笔成尘垢,寄在时人妄听间。”然后登坐葆元堂对弟子们说:“当年丹阳师兄说将来我教会大兴盛,今已应验。我现在辞世没有遗憾了。”


丘处机对众人作了嘱咐后就闭目而坐,不再说话。此时异香满室,丘处机升天而去。不多日,传来成吉思汗也于第二日驾崩的消息,蒙汉百姓都感到很惊奇。丘处机一生主要著作有《摄生消息论》一卷、《大丹直指》二卷和诗词《磻溪集》、《鸣道集》等传世。
丘处机以古稀之年冒着风沙严寒和各种艰难险阻,万里迢迢往见成吉思汗,“一言止杀”救百姓脱离兵燹之灾,功垂万世。清代乾隆皇帝有感他的事迹,曾撰联曰:“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堪为正评。

随缘转发,功德无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