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懒兔子第十三讲胃阳虚的辨症治疗

 跟我一起来学习 2020-08-26
云衣 云书静苑 6月8日

      胃阳虚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胃虚寒,怕寒,怕受风,不能吃冷东西,主要症状为胃脘冷痛,绵延不已,喜温喜按,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的食物,纳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间见齿痕,脉沉迟或无力。

      胃阳虚,胃里的火力就小,温煦的作用减退,吃稍微冷一点的东西就无法温化,虚寒内生,寒气凝结。寒主凝塞,主收隐,导致吃进去的东西结成冷的块,就会有冷痛的感觉。由于胃阳虚,只能慢慢温化,所以会一直感到隐隐作痛,不能断绝。喜温喜按一般是虚寒症的表现,如果是实症则惧按。胃阳虚,喜欢喝热水、热粥。寒阳不通,产生胃痛,但不能单以胃痛来判断虚实寒热,还要结合其它症状。腹泻多见于胃阳虚,但也有热泻,就是有燥粪堵在肠道中,水状排泄物从燥粪边流过去,喷射出去,有声势,恶臭,而寒泻一般没有那么大的声势,呈酸腐味,完谷不化,吃的食物不能消化。纳少脘痞,痞指气机阻塞,阳气虚弱,胃的各项功能减退,胃气不降或反逆,就有痞闷感,气下不去,顶在那里,无法吃东西。口淡指对味道的反应不灵敏了,多见于脾胃虚弱之人,脾经走舌下,对味道的反应代表脾胃的强弱,人在生病以后经常会感到嘴巴里没有味道,就是因为生病后脾胃功能下降影响了味觉。不渴是因为胃阳虚,身体的温度偏低,又不容易出汗消耗津液。畏寒指多穿两件衣服就不冷了,恶寒指盖了很厚的被子还是冷得发抖,恶寒一般是受外邪的症状或是重病阳盛格阴的状态,胃病少见这种症状。胃病的怕冷,手足冰凉是身体整体阳虚的表现,不但要温补胃阳,还要温补肾阳,否则,就算胃好了,怕冷的症状还是不会改善。阳虚的舌像,舌淡胖,舌淡代表气血不足,舌头胖大表示体内有很多湿气,水湿代谢不好,阳气虚弱,无法温化水饮为气与津液来滋养脏腑。苔白滑有齿痕是身体寒湿的表现,寒与湿、热与湿经常并见,湿是载体,湿留下身体的寒与热,因此,治疗时以祛湿为主,湿气一除,寒热自清。脉沉迟无力,搭下去几乎感觉不到脉,要深按下去才能摸到,但也没有力,比较慢、模糊,甚至很长时间才跳一下,跳得很没有力气。

      对于胃阳虚症,治疗原则为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用温热的药去健补脾胃,帮胃恢复功能。和胃指疏通,去除积滞,恢复功能后,胃就不痛了。用药如下:

      一、附子理中丸,整体功效为温中健脾。这个方子以理中丸打底,加了附子,理中丸的组方包括: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由于附子有毒性,一般用制附子,生附子温阳的作用更好,在药房买不到,生附子的毒性会导致嘴、舌、咽喉麻木,不能呼吸。熬药时,制附子要先煎一个小时,再加其它药一起煮,自己开方制附子一般不超过9克。附子有回阳救逆的神效,李可医师主要用附子治疗心衰病人。附子无干姜不热,可用干姜增强附子温阳的效果,干姜一般用到6-9克。党参、白术、甘草补中益气,健补脾胃。这个方子整体祛寒并健补脾胃,没有消积导滞的药,如果凝滞用温化的药还不能打开,那么用附子理中丸只起一半的效果,还需加一点砂仁、槟榔,消积导滞,加一点枳实、半夏,理气,甚至加一点大黄,帮助积滞从大便排出去。如果只是喝了冰饮料,吹风受寒,胃痛腹泻,就用附子理中丸即可。如果小孩子不吃丸剂,用纱布包裹丸剂煮水喝,效果一样,只不过用药按成人标准,不用减半。

      二、参桂理中丸,整体功效为温中散寒,祛湿定痛。这个方子以理中丸打底,加了人参与肉桂。人参温阳补气。肉桂辛散,大热,是厨房用的调料,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另外可以引火归元,如肾阴虚,阴不能抱阳,浮火上跑,肉桂可以帮助收敛浮火,往下走,用在汤剂,可以磨成粉,用到3克,汤药煮好滤净,再把肉桂粉倒入搅匀,分两次喝掉,也可以直接用肉桂煮水喝,用到3-6克,用多了怕上火。如果脾胃虚寒,单独用肉桂3克煮水喝。生姜主要是辛散,没那么热,加一点肉桂,祛寒温阳的效果更好。延伸至厨房的另一种调料草果,也是辛热的,也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可以用水或酒煎,用酒煎辛散温阳力度更大。这个药与附子理中丸差不多,更热一点,健脾作用更强。

      三、温胃舒颗粒,整体功效为温胃止痛。组方中温阳的药有附子、肉桂、肉苁蓉、补骨脂,附子、肉苁蓉、补骨脂不仅温补胃阳,还温补肾阳。胃虚寒用温补肾阳的药,一是因为肾阳为身体阳之本,阳虚,就从滋补肾阳入手;二是因为温补肾阳的药走里,身体里面冷就用温里的药。补骨脂还有温脾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胃寒出现腹泻的症状。补中益气的药有党参、黄芪、山药、白术,山药、黄芪滋补肺胃之气,补气以后胃更有动力。白术健脾利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身体有湿,帮助代谢水湿,如果腹泻,有止泻的作用。山楂、砂仁、陈皮、乌梅,具有消积、化滞、理气、生津的作用。山楂、砂仁消积导滞,砂仁还有泻湿的作用,陈皮理气(针对气滞胀痛),乌梅酸收生津,滋补胃阴。这个药消积导滞,胃痞胀选用温胃舒颗粒。

      四、香砂养胃丸,整体功效为温中和胃。组方中补中益气的药有生姜、大枣、甘草,脾四味中的党参没有用,补中益气的效果一般。理气的药有木香、香附、枳实、陈皮。无论是肝气郁结或痰凝淤结都可以治。木香、香附治疗肝气瘀滞,肝主一身之气,滞气多半与肝气有关,生气胸闷,肝气瘀滞,浑身气机不畅,有时是胃气瘀滞,一口气顶在胃里面,用木香、香附来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如果气滞厉害,还会有胁下痛、胃痛,木香还可以止痛。枳实破气消积,气往下走,从上往下,打开瘀滞(不管是气滞还是有形的痰凝血瘀)的通道。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这个药有很棒的疏肝理气的作用。化湿的药也用得特别多,砂仁、豆蔻、厚朴、藿香。其中豆蔻与藿香是芳香化湿的药,只要是湿,不管是表湿,还是里湿,都可以用。还辅助用了茯苓、白术、半夏,不单纯祛湿,茯苓、白术是一对常见搭配,茯苓健脾利湿,从身体左边升脾气,半夏化痰降逆,帮助胃气从身体右边降下去,从而帮助脾胃小轮转起来。香砂养胃丸对于现在人经常生气,肝气郁结和身体湿重效果更好。主要效果为化湿理气,对于脾胃虚弱,有湿气,气不顺都可以用,适用范围广。

      五、良附丸,整体功效为温胃理气。组方只有两味药,高良姜与醋香附。高良姜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热性比生姜更烈一些。醋香附理气。单纯的胃寒痛用良附丸即可,药简力专。

      六、小建中颗粒,整体功效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来源于《伤寒论》里的方剂小建中汤,组方包括桂枝、炙甘草、大枣、芍药、生姜、饴糖。治疗脾胃虚寒,症见喜温喜按,腹中拘急疼痛,有抽痛感。芍药用量最大,与甘草在一起时是另一个方剂-芍药甘草汤,专门调和肝脾,柔肝止痛,缓急止痛。肝主筋,芍药入肝经,柔肝止痛。有的腹痛只用芍药甘草汤效果就很好。还有温阳的桂枝、大枣、生姜。小建中颗粒特别适用于腹部虚寒,疼得蹲在那里,按住肚子,腹部有像痉挛一样的抽痛感症状。如果自己开方,各用12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