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症用药(温里药)

 昵称6678449 2012-06-30

病症用药

    温里药主要用于里寒证,根据寒邪入侵脏腑所伤部位不同,如脾阳被困,脾阳不足, 寒自内生可致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元阳衰微,心肾阳虚,阴寒内盛可致冷汗自出,四肢 厥冷,脉微欲绝;寒滞肝脉可致寒疝腹痛,妇女经寒不调;心阳不足,阴寒痼结可致胸痹 疼痛,心痛彻背;寒痰停饮犯肺可致喘咳痰稀,口鼻气冷等等,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脘腹冷痛】治以散寒止痛,温中健脾法。

    1.寒邪客胃证:多由外受寒邪,侵入腹中,或过食生冷,寒伤脾胃阳气,使运化失 调,寒留中焦,气机阻滞所致。症见腹痛急暴,遇冷更甚,得热则舒,口不渴,小便清 利,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象沉紧。治宜温中散寒。干姜、高良姜、吴茱萸、荜茇、荜 澄茄、丁香、小茴香、花椒、胡椒、肉桂、附子、乌头可随症选用。代表方如良附丸(《良方集腋》)。

    2.脾胃虚寒证:多因素体阳气不足,脾阳不振,运化失司,寒以内生,阴寒内胜, 气机阻滞,气血不足以温养所致。症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善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 及疲劳时更甚,大便溏薄,兼见神疲气短,怯寒,舌苔淡白,脉沉细。治宜温中祛寒,补 脾益胃。常用干姜温中散寒,温运脾阳,以除内寒,配人参、白术、甘草补脾益气,燥湿 和中,以补中虚。代表方如理中汤(《伤寒论》)。

    3.脾肾阳虚证:多因脾肾阳虚所致。症见脘腹冷痛加剧,湿冷泄泻。治宜温阳祛寒, 益气健脾。以理中汤配附子、肉桂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药同用,以增强补阳散寒的功 效。代表方如附子理中丸(《阎氏小儿方论》)。

    4.阴寒内盛证:多因中阳衰弱,阴寒内盛所致。症见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 中寒上冲皮起,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苔白滑,脉细紧,甚则肢厥脉伏,或腹 中漉漉有声。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痛。常用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合蜀椒以温中止 痛,配以人参益气健脾。代表方如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胃寒呃逆】治以温胃散寒止呃法。

    1.胃中寒冷证:多由寒邪阻遏,肺胃之气失降所致。症见呃声沉缓有力,膈间及胃 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愈甚,食欲减少,口中和而不渴,舌苔白润,脉象迟缓。治宜温 中祛寒,降逆止呃。常用丁香、柿蒂降逆止呃,高良姜温中散寒。另可加刀豆子温中止 呃,如寒重者,加吴茱萸、肉桂以温阳散寒降逆。代表方如丁香散(《古今医统》)。

    2.脾胃阳虚证:多由脾胃虚弱,虚气上逆所致。症见呃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面 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困倦,舌淡苔白,脉象沉细弱。治宜温补脾胃,和中降逆。常用 吴茱萸、丁香温胃透膈以平呃逆,干姜扶阳温中,配以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代表 方如理中丸(《伤寒论》)加吴茱萸、丁香为主。

    【阳虚泄泻】治以温阳止泻法。

    1.脾阳虚衰证:多由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症见腹中冷痛,手足不温。治宜温 中散寒,健脾止泻。常用附子、肉桂、吴茱萸、于姜等助阳止泻,配以人参、白术、甘草 等益气健脾。代表方如附子理中汤(《阎氏小儿方论》)。

    2.肾阳虚衰证:多由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阳 气未振,阴寒较盛所致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等。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常用吴茱萸、肉豆蔻温中散 寒,配以补骨脂温补肾阳,五味子涩肠止泻。代表方如四神丸(《证治准绳》)。

    【阳虚水肿】治以温补脾肾法。

    1.脾阳虚衰证:多由中阳不振,健运失司,气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泛滥所致。症 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 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治宜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常用于 姜、附子、草果温阳散寒,合以白术、茯苓、炙甘草、姜枣健脾补气,大腹皮、茯苓、木 瓜利水去湿,木香、川朴、大腹皮理气,气行则水行。代表方如实脾饮(《济生方》)。

    2.肾阳衰微证:多由肾气虚衰,阳不化气,水湿下聚,上凌心肺所致。症见面浮身 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或增多,四肢厥 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滞,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治宜温肾助阳,化气行 水。常用肉桂、附子以温补肾阳,配以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两相配合,则能补水中之 火,温肾中之阳气,用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通利小便,生姜温散水寒之气,白芍调 和营阴,牛膝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膝。代表方如济生肾气丸(《济生方》)合真 武汤(《伤寒论》)。

    【亡阳证】治以回阳救逆法。

    亡阳证系由素体阳虚,寒邪侵袭,阳不抵邪而寒邪深入于里,或因误治而大汗,或霍 乱大吐、大泻,阴液耗伤,气随液脱。阳气大虚,或因热性病后期,发展到液脱阳虚,均 可导致肾阳虚衰,阴寒内盛,遂成亡阳虚脱的危重证候。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冷汗 自出,下利清谷,神疲欲寐,甚则尿遗手撒,脉沉细微。治宜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回阳 救逆的附子、干姜、肉桂,大补元气的人参,通阳散寒的葱白,益气复脉的甘草,均可选 用。阳衰阴盛之证,非纯阳之品不能破阴气而复阳气,故辛温大热,纯阳燥烈,峻补元 阳,强心复脉的附子为回阳救逆的第一要药,辛热燥烈的干姜,功能温阳守中,回阳通 脉,常与附子同用有协同作用,古有“附子无姜不热”的说法。肉桂补火助阳,守而不 走,温阳作用持久,配附子同用可以增强回阳救逆的作用。葱白辛温发散,宣通阳气,解 散寒结,常配附子、干姜治疗亡阳证,有通阳回厥之效,故有“葱白能率姜附入胃止利, 入肾生脉”之说。甘草调合药性,益气复脉,常合诸药同用。若见阳衰气脱,大汗淋漓, 气促喘急者,又当配合大补元气,固脱复脉的人参同用,以增强回阳固脱之效,若冷汗不 止者,还可配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以收敛止汗,防止进一步阳衰气脱。代表方如四逆 汤(《伤寒论》)、通脉四逆汤(《伤寒论》)、四逆加入参汤(《伤寒论》)、白通汤(《伤 寒论》)、参附汤(《正体类要》)等。

    【厥阴头痛】治以暖肝散寒止痛法。

    厥阴头痛多由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症见巅顶痛甚,干呕,吐涎沫。治宜暖肝散 寒止痛。常用吴茱萸温肝暖胃,降逆止呕,合以人参、生姜、大枣。代表方如吴茱萸汤(《伤寒论》)。

    【寒疝腹痛】治以温肝散寒止痛法。

    疝气常因外邪、情志、劳倦所伤以及先天不足等因素导致寒湿热结滞,气滞气陷、筋 脉挛急或迟缓,甚则痰凝血瘀而成本病。

    1.寒凝证:初起以寒疝居多,由于久坐湿地或寒冬涉水,感受寒湿之邪致使寒湿凝 滞,聚于阴分。症见阴囊肿硬而冷,捏睾而痛,痛引少腹,阴茎不举,喜暖畏寒,或形寒 足冷,苔白,脉沉弦。治宜温肝散寒。吴茱萸专散厥阴肝经寒邪而止疝痛,小茴香入肝经 理气散寒,也善止疝气,同为治疗寒疝腹痛的要药。荜澄茄、乌头、附子、肉桂、葫芦巴 都是温暖下元,散寒止痛的良药,也为治疗寒疝腹痛常用之品。此外,本病由于阴寒内 盛,必致寒凝气滞血瘀,故香附、青皮、木香等疏肝理气止痛之品及顺气散寒的乌药,行 气活血止痛的延胡索,也在所必用。橘核、山楂、荔枝核均能行气散结止痛,用治疝气睾 丸肿硬最为相宜。代表方如暖肝煎(《景岳全书》)、椒桂汤(《温病条辨》)等。

    2.气滞证:由于肝郁气滞或气虚下陷所致。气病皆伤肝脉,肝失疏泄,气机郁滞, 郁则作胀,故阴囊肿痛无定处,气结不疏,常因暴怒而诱发,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 气。常选用木香、乌药行气导滞,青皮、川楝子、槟榔疏肝理气止痛。若刺痛如锥者,加 桃仁,元胡索活血化瘀止痛。痛引睾丸者,可加用橘子核、荔枝核等以散结止痛。代表方 如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等。

    3.血瘀证:若疝气病日久失治,病邪深入血络,亦能使瘀血凝聚而成疝。治宜活血 化瘀散结止痛。常用川楝子、枳实、木香等行气破结,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行滞。代表 方如橘核丸(《济生方》)、三层茴香散(《证治准绳》)、香橘散(《张氏医通》)等。

    【胸痹心痛】治以补火助阳,逐寒止痛法。

    1.阴寒凝滞证:多由寒邪内侵,阴寒内盛,复恶寒邪,阴寒痼结,寒气攻冲所致胸 痛彻背,背痛彻心,痛剧而无休止,身寒肢冷,喘息不得卧,脉沉紧或沉微。治宜温阳祛 寒,峻逐阴邪。常用乌头、附子,肉桂、川椒等大辛大热之品,补火助阳,逐寒止痛,以 使阴寒得散,心痛可止,是治疗胸痹重证的有效配伍。又散寒止痛的荜茇、良姜配通窍止 痛的细辛、冰片及行气止痛的檀香,治疗寒凝气滞的胸痹心痛也有良效。代表方如乌头赤 石脂丸(《金匮要略》)、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阳气虚衰证:多由阳气虚衰,心阳不足,胸阳不运,气机痹阻,血行瘀滞所致。 症见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 淡白或青紫,舌淡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治宜益气回阳,活血通络。常用附子、肉 桂温壮真阳,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杜仲以补益肾精,人参大补元气。代表方如参附 汤(《妇人良方》)合右归饮(《景岳全书》)。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 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小便短少,肢体浮肿者,治以温阳利水,可用真武汤(《伤寒 论》)加汉防己、猪苓、车前子等。

    【经寒腹痛】治以温经散寒,祛瘀养血法。

    1.阳虚内寒证:多由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症见月经不调,少腹冷痛。治宜温 经散寒,祛瘀止痛。常用药物有吴茱萸、附子、肉桂、桂枝、乌药、当归、赤芍、川芎、人参、生姜、阿胶、艾叶、小茴香等。吴茱萸辛苦大热,散寒止痛,桂枝温经散寒,通行 血脉,再配以当归、川芎、芍药、牡丹皮、阿胶等活血养血之品。代表方如温经汤(《金 匮要略》)。

    2.寒湿凝聚证:多由感受寒湿之邪,凝滞血脉所致。症见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 或痛而无积块,少腹胀满,经期腰酸腹胀,月经一月见三五次,连接不断,断而又来,其 色或紫或黑,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治宜温经止痛,活血化瘀。常用小茴香、干 姜、肉桂、附子、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苍术、茯苓等。小 茴香、干姜、肉桂均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的功效,配以当归、没药、川芎、赤芍、蒲黄、五 灵脂增强活血调经之效。代表方如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月经不调】治以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法。

    下焦虚寒证多由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症见月经不调,少腹冷痛。治宜温经散 寒,活血调经。常用药物有肉桂、吴茱萸、小茴香、艾叶、乌药、川芎、阿胶、当归、熟 地黄、白芍等。代表方如温经汤(《金匮要略》)。

    【呕吐】治以降逆止呕法。

    1.肝气犯胃证:多由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症见呕吐吞酸,嗳气频 繁,胸胁闷痛,舌边红,苔薄腻,脉弦。治宜舒肝和胃,降逆止呕。常用吴茱萸配以黄连 辛开苦降以止呕。代表方如左金丸(《丹溪心法》)。

    2.脾胃虚寒证:多由脾胃虚弱,中阳不振,水谷腐熟运化不及所致。症见饮食稍有 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倦呆乏力,口干而不欲饮,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 脉濡弱。治宜温中健脾,和胃降逆。常用干姜、甘草甘温和中,人参、白术健脾益胃,并 可加砂仁、半夏、陈皮之类以理气降逆。如呕吐清水不止,可酌加吴茱萸以温中降逆,而 止呕吐。代表方如理中丸(《伤寒论》)。

    【寒湿脚气】治以温化寒湿,行气降浊法。

    寒湿脚气多由感受寒湿之邪,循经下注所致。症见脚气足肿,肿胀麻木。治宜温化寒 湿,行气降浊。常用吴茱萸与木瓜、槟榔、生姜、陈皮、紫苏叶、桔梗等同用。代表方如 鸡鸣散(《证治准绳》)。

    【阳痿宫冷】治以补肾壮阳法。

    多由房室太过,或少年误犯手淫,以致精气虚寒,命门火衰。症见阳痿,头晕目眩, 精神萎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多沉细。治宜补肾壮阳。常用附子、肉桂、熟地黄、 山药、山茱萸等。代表方如桂附八味丸(《金匮要略》)、右归丸(《景岳全书》)、十补丸(《鲍氏验方》)等。

    【寒饮咳喘】治以温肺散寒,燥湿化痰法。

    寒饮咳喘多因寒邪犯肺,内有伏饮所致。症见咳嗽气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等。治 宜温肺散寒,燥湿化痰。常用干姜与细辛、五味子、麻黄、茯苓等同用。代表方如小青龙 汤(《伤寒论》)、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寒湿痹痛】治以温经止痛,通痹散结法。

    寒湿痹痛多由表里阳虚,寒湿偏盛所致。症见关节掣痛,屈伸不利。治宜温经止痛, 通痹散结。常用附子彻内彻外,善逐风寒湿邪,配以桂枝、白术、甘草等同用。代表方如 甘草附子汤(《金匮要略》)、桂枝附子汤(《金匮要略》)。

    【寒湿腰痛】治以散寒行湿,温经通络法。

    寒湿腰痛多由感受寒湿之邪,侵袭腰部,痹阻经络所致。症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 利,逐渐加重。静卧痛不减,遇阴雨天则加重,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治宜散寒行湿,温 经通络。常用干姜、甘草、麻黄、茯苓、白术、桂枝、独活、羌活、苍术、细辛、川乌、 附子、肉桂、川芎、威灵仙、怀牛膝等。寒盛者,可加附子、细辛;湿胜者,加苍术、薏 苡仁、川乌;冷痹日久者,加白花蛇、乌梢蛇、千年健。以干姜、甘草以散寒暖中,茯 苓、白术健脾渗湿。代表方如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

    【阴疽流注】治以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法。

    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肌肉、筋骨、血脉所致。症见漫肿无 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或贴骨疽、脱疽、流 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者。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常用肉桂配以熟地黄、麻 黄、鹿角胶、鹿茸、白芥子、姜炭、生甘草、远志、天南星、黄芪等。代表方如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虫积腹痛】治以安蛔驱蛔,健运脾胃法。

    某些温里药尚具有驱杀蛔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虫积腹痛,蛔厥吐蛔,多为蛔虫内 扰,气机郁滞所致。症见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甚或吐虫、便虫、腹中虫瘕。 较严重者表现为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等。若挟寒常用花椒与人参、炮姜、乌梅 等同用;若挟热者,多用花椒与黄连、黄柏、乌梅等同用;若寒热错杂者,可用花椒与附 子、黄连、乌梅等同用。代表方如理中安蛔汤(《类证治裁》)、清中安蛔汤、乌梅丸(《伤寒论》)。

    总之,使用温里药必须根据里寒证脏腑部位的不同,结合温里药的药性特点,准确选 择药物,并根据兼证不同适当地配伍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常见病证用药见表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