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衣食住行,古代才享受。

 素心人的事 2021-03-12

论衣食住行,古代才享受。

网络图片

《红楼梦》中已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韶华盛极,那是豪门官府人家高不可攀的精致生活。而《金瓶梅》中的大户西门庆,不过是地方上开药铺子的生意人,那日子过得也是非同寻常的阔绰,衣食住行极尽奢侈享受。

《红楼梦》中的排场铺张多少还能让人体会到诗礼簪缨之族的高雅品位,到了《金瓶梅》就一律沦为皮肉口腹的低俗追求了。

两本书比较着来读,非常有趣。因为有了十多年二十多遍的读红积淀,如今再去读《金瓶梅》,那感觉就像走访近亲一般。且不说长幼尊卑,单就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戏曲文化,以及夹杂着官府豪门市井流民的众生百态,二者轮廓依稀仿佛。

年初至今,淫雨霏霏连日不开,手头幸有《金瓶梅》相伴。仍旧不怎么习惯读电子书,但因为是《金瓶梅》,所以读得起劲,不说茶饭不思吧,至少,每日多了一点念想。眼下读到四十回,随手摘录的笔记也写了四十多页,按人名、饮食、娱乐、妆饰、家具以及字词段落。这股子认真劲儿,被读书郎夸奖:学霸笔记,都不如你。唉,咱也就这点本事,才不堪大用,混日子还是够的。这也应当算作一种享受吧——现代焦虑型社会的独特享受——看看大户人家的吃穿玩乐,过一把眼瘾,也是苦寒冬日的治愈系。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述的各类小吃数不胜数,让人垂涎不已。这些食物嵌入《金瓶梅》中富家门户的日常饮食,一下子就成了流动的盛宴。单说饮酒,就有菊花酒,金华酒,竹叶清,葡萄酒,五香酒,河清酒,木樨桂花酒,双料茉莉酒——仅以四十回前为例。

论及饮茶,那就更讲究了。宋人喝茶习俗已化为日常开门七件事之一,喝茶是待客之道,却也看人下茶碗。当时仍以点茶为主,并非泡散茶。贵客来了,必是“浓浓地”点了茶端上来,还要特地打了“高井上的甜水儿”。

其中,茶水品类繁复,市井泼皮王婆就是个开茶馆的,她卖的是“鬼打更的茶”,听着就瘆得慌,打着卖茶的幌子,兼做媒婆、卖婆和牙婆。其他如:蜜饯金橙子泡茶,福仁泡茶,胡桃松子泡茶,木樨茶,果仁茶,六安茶,木樨芝麻熏笋泡茶。目前所见最隆重的一场茶事就是第二十一回吴月娘扫雪烹茶,南凤团雀舌牙茶,估计“一篓儿也要千金价”,篇中专有一阙《朝天子》说好茶:绝品清奇,难描难画,醉了时想它,醒来时爱它。碾破凤团,白玉瓯中分白浪——只从这一句就可感知当时高雅的饮茶习俗了。

喝茶必配有细巧茶点。宋代坐北,以面食为主,各类甜饼儿香饼儿不胜枚举。且不说武大卖的烧饼其实是馒头,还有枣糕儿,馉饳(一种面制食品),黄米面枣儿糕,艾窝窝,裹馅儿肉角儿(我猜就是肉包子),果馅椒盐金饼,香茶木樨饼儿,荷花饼,凤香饼儿,卷饼(里面裹了肉丝细菜),蒸酥果馅饼,酥烧,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儿,顶皮酥果馅饼儿,香茶桂花饼,白糖万寿糕,玫瑰搽穰卷儿,薄脆蒸酥糕饼,松花饼。这还仅仅是面食,未及肴馔。

像西门庆这样的大户,动不动就请客赴宴,杯盘碗碟一饮一啄,都是口腹奢华。更不必说这些富贵风流人物的穿戴服饰了。美女娇娘悉数打扮得入时又讲究,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这个兰陵笑笑生也是极好的耐性儿,将西门家眷及他在外野合者俱描画一遍,从妆饰的头面到蛾眉粉脸朱唇玉颈纤腰小脚,真个是涎澄澄的色眼,无论颜色面料款式统统在营造赤裸的肉感和欲望。

还没说西门庆家造的园子呢,比大观园有过之而无不及。开篇没多久,就写过三四回元夕赏灯放烟火了。花灯烟火,楼台亭阁,盘盛美馔,杯泛琼浆,赏不尽四时之花,乐不够八节之景。呜呼哀哉,这么大的福怎堪享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