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第25篇:【教研有味】之磨课可以休了吗?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2019年第25篇:【教研有味】之磨课可以休了吗?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最近,我在微信朋友圈读到郑伟老师写的一篇随笔《磨课,可以休矣》。既然是随笔,或许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种感慨,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本可以一笑而过。不过看到教师转发并且大加点赞,我觉得有必要针对某些观点进行辨析。

在我看来,对于磨课有无存在的必要性,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可取的。因为磨课本身就是一种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复杂现象,仅仅从优点或缺点的角度进行肯定或否定,显然不是一种辩证的态度。因此,我主张对这种现象进行“条分缕析”式的分析。

首先,从概念上讲,作者认为“所谓磨课,便是公开课前集中众人的智慧,通过反复的“试讲-讨论-试讲”,使一堂课精致化到极点”,这说明作者是从“众人协助上课教师打磨”的角度理解这个概念的。实际上,磨课不仅仅是同科组、同学校教师围绕某位教师的课进行打磨,还包括自己反复琢磨自己的课。不过既然作者是从前一种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的,我们也需要在“概念同一性”的前提下展开讨论。

作者反对磨课的等一个理由便是“假如教师都是不学无术,讨论的意义又有多大”,即假定了参与磨课的教师都是不学无术,这显然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推论。如果假定参与磨课的教师水平高、态度好,那是不是可以证明磨课是有巨大作用的?或许作者是针对自己身边的现象来说的,且不说作者是否了解其他地方的教研活动,但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我就不是很认同。学校教师水平不高、科组活动流于形式,这不是取消磨课的理由。相反,我们应该将其作为一个“问题”去解决,想方设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研态度,真正发挥教研活动的重大意义,而不是因为这些理由的存在而取消磨课的必要性。取消,并不是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正如作者举的读书会的例子,刚开始大家交流活跃,过段时间便以“交流完了”为理由把读书会变成“聊天会”,我们不是去反思读书会本身的组织形式以及教师参与读书会存在的问题,而是以此为理由取消另一种教研活动,我认为这是舍本逐末。

其次,作者认为“磨课的目的,在于追求公开课的获奖名次。这种功利化的操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获得的只是外在的东西”,我认为这个结论过于武断。众人观点的碰撞,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有可能的,但如果说上课教师只获得了表面的东西,我认为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即使这是实际情况,我们也应该多从教师本身的角度去反思,而不是将公开课作为“校长获取名利的工具”。有心的教师,是可以在磨课的过程中获得对教学内容的清醒认知以及对教学流程的熟练把握,众人的意见即使没有直接的作用,也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即使这一次的磨课没有启发意义,那么以后的磨课说不定也会有。这种灵光一闪的启发显然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扎实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说的“外在的东西”,显然指的是获奖名次、荣誉等内容。这个问题也要从两个方面辨析,一是教师磨课的唯一目的是获得名次,二是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获得名次。后一种情况当然是“皆大欢喜”,第一种情况我认为也无可厚非。我们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心态,那就是获得名利就意味着名利心强或功利心强,这些在道德意义上都是贬义。教师有名利心没有错,反是那些一味要求教师“淡泊名利”的观点,我认为是“别有用心”。为了在公开课比赛中获得名利而进行磨课,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于其他教师而言,这是在帮助同事成长;于上课教师而言,这是一个水平提升的机会。上课教师获得了好名次,获得了精神荣誉甚至是物质奖励,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第三,作者强调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的开放性与生成性,而“磨课却回避了课堂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可以将一个美丽的镣铐随意套在任何一个班级上”。我认为预设性与生成性并不是一个二元对立、彼此不容的概念,两者是可以并存于同一节课的。例如一节语文课,教师针对某篇课文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是“预设”,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发现了教师没有发现的东西,这是“生成”,此处的“预设”不仅不是“生成”的障碍,反而是课堂生成的“催化剂”。“新课程强调课堂的生成性,磨课又强调预设性,二者是不相容的”,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作者说“一个高水平的优秀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即时生成教学,根本不需要磨课”,这似乎是没有异议的,高水平的教师当然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即时生成教学,但问题是这样的教师一开始就是优秀教师吗?在成为“优秀教师”的过程中,需不需要经验的积累,有没有经过教学反思,甚至有没有经过磨课这样的教研活动,这些都需要去考察,至少我不相信一位刚从教的教师就能够针对学生的情况即时生成教学,除非他是天生的“教才”。至于作者说磨课是“会沾染上极权主义的色彩”“有着明显的功利主义、效率主义的色彩”,这就有点上纲上线了。即使是功利主义、效率主义,也不能一概否定。

我的观点是:磨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如果老师们反映这样的形式纯粹是浪费时间毫无意义,我们就应该反思这种活动本身的问题,而不是用一句“磨课可以休矣”的结论取消。教师水平不高,那也不要紧,磨课至少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提升专业水平的机会,教师对于某个问题有争议,那就通过查询文献、理论阅读、实践检视等途径进行解决,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收获。上课教师在磨课的过程中有疑问,哪怕暂时按照众人的“模子”去上课,自己对于这个疑问也可以继续思考,这个过程不也是收获?磨课本身既不是倚天屠龙,也不是洪水猛兽,最好用“实用主义态度”进行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