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第124篇:【教研有味】之阅读教学设计的优化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2019年第124篇:【教研有味】之阅读教学设计的优化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8期发表了张瑞琴、洪春鸣两位老师的论文《“以学生为主体”理念下的阅读教学优化设计》,读来感觉还是颇有新意的。“以学生为主体”算是一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帽子”,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请同学们为本文划分段落层次”这样的设计,很难说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我的关注点在“阅读教学优化设计”,前两天刚写过一篇关于肖培东老师阅读教学设计的随笔。阅读教学内容自然是一节课的最核心的东西,教学内容一旦发生偏差,课堂教学的学理性便要受到质疑。但在教学内容相对准确的前提下,教学内容的安排便成为重中之重。

论文作者提出了四种阅读教学优化设计的策略。其一是“重拟标题,引发主动探究的热情”。标题是一篇文章的关键,是文章主题最集中的体现。一般教师喜欢用“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这样的设问方式,这样问,直接明了,不过学生接触得过多之后,已经产生了“接受疲劳”感,不利于对文章的理解。于是,教师就可以采用重拟标题或拟副标题或完善标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即李煜的《虞美人》,“虞美人”是词牌,如果教师直接问“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何种情感”,当然也没错。但如果这样设计:“《虞美人》仅仅是词牌名。词牌名往往和词作内容无关,也就是说这是一首无题词,请同学们根据你对词作内容的理解重新拟一个标题。”这样的设计,定会调动学生理解全词、把握词作主题的热情。类似的还有李商隐的“无题”系列的诗、《诗经》中以诗歌正文前一两个字命名的古诗以及一些乐府诗、歌行体诗等。比如说曹操的《短歌行》,其实也是没有题目的,学生理解全诗,给诗歌加一个题目,也是对理解主题的过程。论文作者还提出给鲁迅的小说《祝福》加副标题等,这些设计都是值得学习的。

其二是“巧妙设疑,激发研读的兴趣”。作者说:“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把文本的核心内容巧妙地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用解决核心问题带动对整个文本的解读。”例如《短歌行》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东汉末年战乱中的一个人才,正在歧路上徘徊,考虑到底投奔哪一方来大济苍生,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你看到曹操的《短歌行》,你是否意选择曹操?请说说理由。”这个问题设计得也是颇为巧妙的。在还原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理解文本的热情,而且,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拓展思路,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不过我觉得作者举的这个例子,不太符合“巧妙设疑”的策略,而是“创设情境”。所谓“巧妙设疑”是针对文本内容提出问题,针对文本中看似没有矛盾之处指出矛盾,这也是孙绍振教授说的“还原”。例如《短歌行》中前面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后面又说:“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既然前面已经“解忧”,后文为何又有“忧从中来”呢?这才是针对文本内容进行设疑。

不过作者举的另一个例子还是符合“巧妙设疑”的策略的,即《诗经·氓》的称谓问题。问题设计如下: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卫女对氓的称谓的变化,从称谓的变化揣摩卫女的心理变化。从“氓”到“子”到“复关”到“尔”到“士”,称谓的变化揭示出女主人公内心感情的变化。这个设计,其实与文本解读的教学转化有关系。探究称谓的变化,揭示称谓背后的人物心理,这是文本解读的工作,但在教师的指导下,请学生自主分析称谓背后的人物心理变化,这就实现了文本解读的教学转化。或者说,文本解读的教学转化,关键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探究文本。

其三是“设计活动,拓宽思维广度”。作者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后的迁移和拓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活动,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从而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培养阅读习惯,同时深化学生对课内学习内容的理解。”作者举的例子是关于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活动设计是:为了纪念辛弃疾,我们为他塑一座雕像,请说说你的设计方案。从雕像人物的表情、动作、道具和所用材料方面考虑,并阐述设计的理由。设计雕像,仅仅结合这首词的内容是不够的,还要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人物性格与品质、词作风格以及代表作品等,综合这些方面才能设计出一个理想的“辛弃疾雕像”。还有,请学生写颁奖词、推介语、导游词、节目串词等等,这其实是将教学设计为一系列的语言训练活动。例如学完《记念刘和珍君》后,请学生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学完了《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后,请学生写几则“解说词”等。教学设计的活动化,也是我最近比较关注的话题,也注意在搜集活动化设计的案例,总结相关经验。遗憾的是,这方面的例子比较散乱,活动化设计背后的学理依据也不是很清晰。不过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研究点”,也符合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任务化、情境化的教学理念。

其四是板书设计。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今天,板书设计似乎已经过时了,但实际上,精彩的板书设计,不仅可以呈现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同时也可以勾勒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流程。遗憾的是,从教以来,我一直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也缺少板书设计的意识,一线教书时的板书设计得相当随意,至今也无法给老师的板书设计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这一点,以后还需要大力弥补。

总结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所谓的“阅读教学设计优化”,主要是依据文本本身的创新设计,例如文本变形、标题转化等,还有就是将教学设计活动化,参考统编本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的设计思路,将学习问题活动化,引导学生在任务达成与活动探究中实现文本理解。当然,还要注意板书的设计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