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第6篇:名著阅读要有思辨性的视野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2020年第6篇:名著阅读要有思辨性的视野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9年第11期发表了邹修香老师的一篇论文《名著思辨性阅读:从冲突、辩驳到构建》,作者将思辨性阅读的视角引入到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名著阅读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在名著阅读教学方面,我基本上是空白,不仅是理论上的空白,也是实践上的空白。名著阅读教学,其实也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容,对名著阅读的考查,也是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名著阅读已经在课程、教材、教学、测评等多个维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尽管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没有正式提出“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而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且“辩证思维”和“思维的批判性”本身就是思辨阅读的重要内容。因此,这篇论文对我的启发在于,名著阅读教学,需要有思辨性、批判性的思维眼光,或者说,要通过名著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品质。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冲突引起思辨性阅读”,说白了,就是思辨性阅读产生的契机与触媒。“冲突”,就是认知冲突,是学生的惯常认知与名著中违背常理的认知内容产生的不协调之处。这种认知冲突,可以是学生自己对问题的发现与思考,也可以是教师设置相关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作者讲了三个点,一是比较异同处,二是情理悖谬处,三是人物评价处。所谓比较异同,就是将两种或几种不同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主题,放在一起请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当然,这种异和同是相对的、辩证的。作者举的例子是《水浒传》中的林冲与鲁智深,两个人有相同之处,但在性格方面有巨大的差异,学生就可以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类似的比较,在《水浒传》中是非常多的,可以设置的“冲突点”是很多的。教师可以参阅金圣叹的点评,找到比较的方向。所谓情理悖谬处,其实就是“新批评”理论者布鲁克斯提出的“反讽”“悖论”等,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尤为常见。作者举的例子依然是《水浒传》中的林冲,林冲这个人物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儒雅、隐忍甚至胆小怕事,那为什么在“火并王伦”的情节中,他的表现如此反常?这就需要对林冲的性格进行全面分析。所谓“人物评价处”,其实就是用多元化的标准、价值观来评价名著中的人物,作者举了余党绪老师设计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林冲是英雄,有人认为林冲是懦夫,也有人觉得,他说到底还是个暴徒。你认为呢?你有何理由与根据?这个点与第二点有相似之处,都涉及到对人物的评价问题。

论文的第二部分是“辩驳中深入思辨性阅读”。如果说“冲突”是触媒的话,那么“辩驳”就是分析论证的过程。这一部分作者重点谈了拓展思维宽度、变换思维角度、尝试思维换位三个问题。拓宽思维宽度,就是引导学生用联系的方式来看待名著。例如在《骆驼祥子》的名著导读课中,作者设计了一个比较式的思辨性问题:1945年,《骆驼祥子》被译成英文,英文版一改祥子和小福子的悲剧结局,安排祥子把小福子从“白房子”中救了出来,二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你觉得这样的结局安排得好不好?这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理解小说的主题及现实意义。变换思维角度,就是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在《骆驼祥子》的名著导读课上,作者引导学生用“因为车,祥子    ”的格式去分析“车在祥子起起落落一生中有着怎样的重要影响”这个问题。尝试思维换位,例如请同学们将自己当成祥子来吐槽一下,用“我恨……我恨……我恨……都怪……”的句式去表达。

第二部分从课堂教学实践角度看,还是颇有新意的,但是从标题的概括角度看,我觉得还有值得商榷之处。第二部分标题的关键词是“辩驳”,作者只有在“拓宽思维宽度”这个点上,将英文版的《骆驼祥子》和中文小说的结局进行对比分析,这带有一定的“辩驳”之意,而变换思维角度、尝试思维换位这两个点的内容中,“辩驳”体现得不是很强烈。除此以外,第一个点“拓宽思维宽度”和第一部分中的“比较异同之处”有相似之处,实质上就是对不同版本的《骆驼祥子》进行主题上的对比分析。第二个点的“因为车,祥子    ”的格式其实也没有体现“变换思维角度”的内容。第三个点中的“思维换位”,其实就是将读者和书中的人物进行“换位思考”,这种换位,其实就是读者本身对名著内容与主题的理解。或者说,这种“思维换位”并不是真实的“换位”。

本文的第三部分标题是“构建中完成思辨性阅读”,这个标题很凝练,但语焉不详,尤其是“构建”一词的指向性不明确。构建什么?如何构建?作者说的“通过名著思辨性阅读,让学生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加深对名著的理解,获得新的认知和思维策略”,这样的表述也看不出“构建”的具体指向与内容。作者又举了林冲火并王伦的例子,分析了林冲性格的变化过程,并且说“学生也就能在思辨性阅读中完成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策略的有效构建”,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构建”的内容是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策略,遗憾的是,这一块的内容并未得到充分的表述。

因此,我个人认为最有启发性的,还是第一部分的内容,即如何有效触发学生的思辨思维,或者说教师要涉及怎样的问题才能触发学生的思辨思维?这个点谈透彻了,这篇论文的价值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其在一篇短短的论文中进行多维度分析,不如“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对某个点的问题进行集中突破,这样的文章才更有价值。这篇文章的亮点就在于“如何设计思辨性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