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第30篇:我理想中的初中作文教学方式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2020年第30篇:我理想中的初中作文教学方式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我没教过初中作文,但这并不影响我去探索理想中的作文教学方式。现实中会有一些老师有自己的作文教学体系,例如将记叙文构建为一定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然后围绕每一个点展开讲解训练,这当然也无可厚非。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设置了很多作文教学的板块,例如七年级下册设计了“写出人物的精神”“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五个专题,这些专题不仅仅都是记叙文写作的要领,教师也不一定按照教材的板块顺序展开教学。对于这些专题,究竟应该如何落实在作文教学中呢?而不仅仅是在学生写作时提出一些“要抓住细节”“要选好材”之类的大而无当的要求。于是,这一年多,我一直想尝试写一些作文教学的设计与案例。但苦于没有相应的教学实践,文章自然也一直写不出来。今天在《语文建设》2020年第1期上读到了江苏省宝应县山阳镇中心初级中学王清老师的《简化头绪 显性可教——“学写故事”教学谈》,才感觉找到了理想中的初中作文教学模式。对王清老师,我印象比较深刻,前段时间写了一篇王清老师论文的读后感,感觉王老师很善于学习,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积极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一点值得我学习。

王老师这篇论文是围绕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写故事”这个专题展开的。其实教材已经提供了这个专题教学内容,例如“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悬念、波折,结尾要出人意料,以增强故事的趣味性”“故事中的人物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味”等,也就是说,教材是按照“结构”“情节”“人物形象”“联想”“想象”“思想感情”等文体知识设计教学内容的,但问题是,这些文体知识是静态的知识点,或者说只是一些空洞的要求,即每个内容都有“要”字。与其说这是“写作教学内容”,还不如说是“写作教学的要求”。教材上的作文教学内容不明确、不具体、不细化,给一部分老师带来了机遇,但也让另一部分教师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具体怎样将这些“要求”转化为教学环节或流程。可以说,王清老师的课例在“教材”和“教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首先,作者为写作要点的落实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语境。教材和教参反复提到了“读者”和“趣味”,因此王老师设计了一个“给侄女讲故事”的语境,“侄女”就是真实的对象,故事就是讲给小侄女听的,根据对象的特征,就要求故事要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我很认同王清老师的观点:“任何写作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下,面对一定的读者所进行的有某种目的的交流,故事只是最终呈现的语篇作品罢了。也就是说,要想完成一次写作,必须具备语境、读者、话题、交流目的、语篇形式等。”这一点在高中作文中越来越凸显了,但是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依然是一个薄弱点,学生写作没有交流对象,似乎就是写给“改卷老师”的,写作也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作文题目,除了材料、题目和要求外,并没有真实的语境因素。当然,统编教材有的作文题目是有读者与语境因素的。从“支架式作文教学”的角度看,“给小侄女讲故事”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语境支架”,这比起“请同学们写一个故事”的要求来,要更为真实具体。

其次是学生写作所需要的知识究竟是什么?教材提供的是文体知识,教师需要的则是具有操作性的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这一点,邓彤老师的《写作教学密码》一书中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还将这类知识成为“写作核心知识”。王清老师的第二个教学板块是来解剖莫怀戚的《散步》,并引用了美国写作研究者克利弗的“好故事”理论,即好的故事包含三个要素:冲突(愿望+障碍)、行动、结果。《散步》一文看似平淡,实际上也包含了“好故事”的所有要素。经过对《散步》的剖析,教师最终提出了一个“公式”,即有趣的故事=愿望+障碍+克服。这样的公式,邓彤老师就称之为“写作核心知识”,它不是教材中提到的静态的文体知识或写作技能,而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框架性知识。实际上,七年级上册的“学会记事”的专题就以《散步》为例,提出了记事的框架,遗憾的是,教材作为课程标准的载体,依然重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真实的经历作为基础”等写作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教材提供的《散步》的记事框架是:起因-出现矛盾-解决矛盾-结局。这样的框架和“冲突(愿望+障碍)、行动、结果”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从“支教式写作教学”的角度看,这个环节使用了“范文支架”和“知识支架”。

再次,那是不是说教师只要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核心知识框架,学生就一定写出一个好故事呢?其实也不一定。概括性的知识与丰富多变的实际情况相比,还是显得过于抽象。一个有冲突、行动和结果的故事,也不见得就是好故事。每一个细节都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东西,教师举了一个“仙女下凡来到中国参加5G大战,玉皇大帝颁布圣旨让某国总统下台”的故事,这个故事包含了“愿望”“”“障碍”“行动”“结果”等要素,但这依然不是一个“好故事”。这也说明,写一个故事和写一个好故事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或许才是教师真正需要去思考的问题。王清老师经过探讨,得出了一个结论,即上述故事在情节设计等方面不合乎情理,于是得出了一个结论:写好故事,需要训练的内容很多,但是必须要有“合理的愿望”“合理的障碍”和“合理的克服”。只有合理的故事,才会是一个好故事。这一点对于初二年级学生而言,已经足够了。但是要从学理上探究,合理的故事其实也未必会是好故事。四平八稳、处处合理的故事,一定会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吗?也不见得。对于“好的故事”的要素,还需要分析更多的文本,总结提炼更为具体的“核心写作知识”。像《愚公移山》的故事,就不见得是一个合理的故事,但却会引起儿童的兴趣。这其中又有很多复杂多变的因素,这就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内容加以调整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