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第44篇:听张玉新老师讲《中国石拱桥》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2020年第44篇:听张玉新老师讲《中国石拱桥》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语文建设》2020年第2期发表了吉林省教育学院张玉新老师的《整合教材资源,关注文体特征——<中国石拱桥>课堂实录(第一课时)》,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教授发表了《建构日常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语文经验》一文,对这节课进行理论分析。两篇文章读后,收获颇多,让我对说明性文章的教学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张老师的课,是从了解学生的预习作业开始的,这是一种把握学情的表现。在预习作业中,张老师发现学生对“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回答得不够好。这说明,学生对说明文文章的文体特征把握得不好。针对这样的学情,张老师引入了《记卢沟晓月》的文章,将其和教材文字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辨别两种文体的差异。其实,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出乎意料的是,张老师并没有直接进入对文本的分析,而是引入了一段出自罗英的《中国桥梁史料》的文字,也是详细介绍卢沟桥的。他又请学生比较课文中写卢沟桥的片段和这段文字有什么区别。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比较容易接受教材的表述方法,而对于出自《中国桥梁史料》的这段文字不是很喜欢。课讲到此处,张老师迥异于他人之处表现出来了。按道理说,《中国石拱桥》的文字和《中国桥梁史料》的文字,都是说明文,那还有必要进行比较的必要吗?实际上,即使在“说明文”的大文类下,依然存在着不同的体式区别。这种区别往往是由不同的阅读对象造成的。《中国桥梁史料》专业性强,是供桥梁研究者阅读的,而《中国石拱桥》是面向大众介绍中国古代石拱桥的精湛技术。两者的阅读对象不同,在文字表达上自然会有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学生不愿意阅读专业文字的原因,这种原因自然也是值得理解的。

那既然区别了专业性的学术类说明文和普及类的大众说明文,接下来总该进入教材文本的解读吧。张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上,又进行了出人意料的选择。他开始和学生一起来分析《中国桥梁史料》中描写卢沟桥的那段文字,首先关注的是说明方法,例如“卢沟桥是一座联拱式石桥”,这是下定义,但张老师教说明方法,并未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深入到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即抓住了“拱”这个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回想一下我自己阅读《中国石拱桥》,头脑中印象最深的是“石”,而对“拱”没有注意,尤其是介绍卢沟桥的文字,根本就忘记了作者是在介绍“中国石拱桥”而想当然地认为就是在介绍“石桥”。张老师抓住“拱”字进行分析,那就等于是抓住了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接下来,师生就在解读11拱、桥面跨度、尖端形游面、桥面宽度、南北两面的石柱数量等,甚至分析了“其中一个已经坍塌损坏”一句中“其中”一词的不准确之处,最后分析“雕饰工巧,足增美观”八个字所包含的说明性语言的客观性。

有没有觉得这样讲课别扭?自己想过要这样教《中国石拱桥》吗?名为教茅以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其实第一课时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分析《中国桥梁史料》中的片段。这种创意,几人具备?这种勇气,何人才有?直到第一课时快结束时,教师才带着学生走进了课文中对卢沟桥的描写。有了前面长长的铺垫,学生再来理解课文,那就易如反掌了。但张老师又选择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点,他没有请学生对两段文字包括表达、风格、差异进行比较,而是分析课文说明卢沟桥时使用的思维方式。师生又花了不少时间来探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区别,最后得出结论,课文运用了归纳推理的方式。第一课时到此就结束了,我估计第二课时张老师将重点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课文文段和《中国桥梁史料》文段的差异,详细透彻地区别学术文章和科普文章的文体差异。

郑桂华老师从说明文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整合的角度对这节课进行了分析。说明文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什么?相信会有教师说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把握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文语言等。这些内容当然是说明文的教学内容,但关键问题是如何进行教学?例如说明方法,有的老师就是介绍几种说明方法,让学生去判断,学生准确地回答了某个句子使用了某种说明方法,这就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正如郑桂华老师所观察到的:有的教师用一两篇文章就把这些内容教完了,后面的说明文单元感觉是在重复教学;有的教师孤立地教这些内容,知识与知识之间、说明文与相关文体、阅读与生活之间缺少足够的联系。而张玉新老师这节课,为我们提供了把握说明文教学内容的最佳路径。那就是以把握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为核心,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思维、说明语言等进行有机整合,进而去发现学术著作之美。这就是教学内容的整合,不同的说明文有不同的说明对象,不同的说明对象又各自具有自己的本质特征,于是相应的说明方法等知识又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进行这样的整合,就有效避免了“教说明文就是在重复教学”的不良倾向。

更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师教说明文,就是针对说明文这一依据表达方式划分的大文类进行教学,不对说明文的“小文类”或具体的体式特征进行进一步区分。张老师用至少一节课的时间,就是让学生感知把握学术性文章和科普性文章的在文体方面的差异。造成这种体式差异的关键在于交际语境的不同,交际语境的不同,与文章的阅读群体特征也有关系。甚至可以说,不同的阅读对象决定了文章在交流方面的功能,进而影响到了具体文字的表达。例如科普性的文章,读起来就好像作者是在向读者“介绍”事物的特征或原理,像《大自然的语言》《时间的脚印》等,甚至有的句子本身就带有浓重的交际色彩。而专业的学术文章,是给专业人员阅读的,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就会省略,在语气上也会减少主观口吻,更侧重于客观理性的表达。这一点尤其需要引起教师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