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第55篇:荣维东教授的“写作核心素养框架”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2020年第55篇:荣维东教授的“写作核心素养框架”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语文建设》2020年第3期发表了荣维东教授的一篇论文《写作核心素养方式发展与框架构建》,应该说,这将是写作教学历史上一篇极有分量的论文,后代学者研究写作教学,也一定绕不开这篇文章。论文的基本指导思想还是“交际语境写作”,这在作者的著作《交际语境写作》一书中已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但这篇文章的价值在于提出了“写作核心素养”的问题,并且尝试提出了其具体的框架结构。

有人可能会说,提出“写作核心素养”有什么了不起,既然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提出“写作核心素养”,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也有人会说,“写作核心素养”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既然有“写作核心素养”,那是不是还会有“阅读核心素养”“口语交际核心素养”“综合性学习核心素养”?这些质疑或许都有道理,但我的观点是,先搞清楚荣维东教授说的“写作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这是首要的事情。

在这篇论文里,作者借助库恩的“范式理论”,梳理了国内外写作核心素养的基本范式,即语篇要素范式、能力要素范式和多维立体范式。这三种范式的概括,比起他在《交际语境写作》中提出的文章写作、过程性写作以及交际语境写作的三种形态来,要往前更进了一步。所谓“语篇要素范式”,指的是从构成语篇的基本要素的角度去分析写作及写作教学,例如语篇一般包括主题、题材、组织结构、语言、文体、表达、文面等要素,后来被简化为内容、结构、语言三个点,目前我国中考和高考评价中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四项,就是典型的“语篇要素评价”。这种范式目前还在使用,说明它还是有不可替代的一面,即主要是关注写作的成品,即语篇,这是符合评价的要求的,因为写作的过程、写作的能力过于抽象,基本上没办法加以量化。所谓“能力要素范式”,主要是着眼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例如审题能力、立意能力、选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谋篇布局能力等等,当然还包括观察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等,最终形成“文章要素+写作技能”的双线结构。美国的过程性写作,也基本上属于这个范式。所谓“多维立体范式”,不仅仅着眼于文章的语篇层面、写作能力层面以及写作技能层面,同时还关注写作动机、情感、交际语境等多种指标。例如郭家海的“三维十五点立体结构”、吴勇的“三维四层结构”等。当然,这种范式的集大成者应该是马正平教授,他的写作学理论基本上涵盖了与写作有关的方方面面。

在历史梳理的基础上,作者又辨析了几个问题。一是影响写作核心素养范式的因素是什么?毋庸置疑,当然是当今时代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也包括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变化等。过去那种“自言自语”“自说自话”的写作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二是“写作核心素养”是否可以直接从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迁移过来?答案是否定的。三是“写作核心素养”的构成成分和本质特征是什么?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在真实具体的任务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并加以反思的能力,那么“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的教学路径应该是通过创设一个任务情境,让学生在这个任务情境驱动下生成学习动机”。例如说明文写作,过去就是对某个事物、原理、现象进行解说,不考虑写作对象、写作目的,这样的写作在真实情境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将其变为“向某某介绍某个事物、原理、现象”,那么写作的文体、目的、结构都将会有根本性的变革。

文章的第三部分提出了“写作核心素养框架”。既然写作是一个基于特定情境任务,运用完成这项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规定语篇写作的过程,那么写作就包含了文章在语篇层面的指标以及具体的写作能力,当然还要包括任务情境的设置。这个具体的框架就是“任务情境+过程能力+语篇结果”的类似于魔方的三位立体写作核心素养框架。“任务情境”回答的是为谁写、为什么目的写、以什么角色写、在什么情形或条件下写等问题,主要包括读者、目的和话题三个要素;“过程能力”着眼于完成上述任务所需要的必备知识、技能、态度、策略,回答的是“怎么写”的问题,主要包括过程知识、思维知识和写作策略知识三个要素;“语篇结果”主要是“写成什么样的文章”,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写作原理、语篇知识、文体知识等要素。

可能有的老师会说,这样的框架和目前的教学与评价不是有相同之处吗?不也强调过程与能力,以及语篇的各种要素?其实,我想说的是,写作能力与语篇要素,这是写作与写作教学绕不开的基本内容,“写作核心素养”的框架当然绕不过这些基本内容了。但写作能力如何培养,语篇要素如何呈现,这就跟“任务情境”有关联了。因此,在一定的任务情境中进行写作以及写作教学,这是该范式的最有新意之处。或者说,写作能力的提升,语篇要素的呈现,应该是学生在一定的真实交际语境或任务情境中体现出来的。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出现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实际上就是这种范式的尝试。尽管宏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根本的变化,但情境任务因素,例如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写作文体与语体、写作话题等,都逐渐纳入到了评价指标中,这就是一种变革的先兆。遗憾的是,初中学生的写作,还没有语境意识、读者意识、交际意识等,极少数的省市的中考作文在尝试任务情境式命题。我相信在未来几年,这样的格局会慢慢改观的。

荣维东教授提出的“写作核心素养”,也让我想起了邓彤老师提出的“写作核心知识”概念,我目前比较关注的“支架式作文教学”,与这两个概念也有内在的关联。其实,不论是“写作核心素养”,还是“写作核心知识”,都需要通过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素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