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跳慢寿命长,跑步时心跳那么快会减寿吗?心率与寿命的科学解释

 慧跑 2020-08-27

可能许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梗,那就是“人一生中心跳次数是一定的,跳得慢,寿命就长,跳得快,寿命就短”,这个梗特别容易被不爱运动的人引用,为自己乌龟式的静坐生活贴上延年益寿的标签,美其名日“生命在于静止”,那么人一生中心跳次数真的是固定不变的吗?运动究竟是延长寿命还是缩短寿命呢?本文给你做一个科学分析。

一、乌龟真的很长寿吗?未必!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龟一直被作为长寿的象征。据《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记载,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有些媒体报道宣称龟的寿命达到300岁,400岁,甚至1000岁!其实关于龟的寿命有确凿证据可查的个例并不多。目前还没有准确鉴定龟年龄的有效方法,因此有些年龄判断可能缺乏科学根据,认为龟可长寿千年万年的说法未免太过于夸张。

美国爬行动物生态学家J.W.Gibbons教授曾对巴西龟的寿命做过观测,经过长达23年研究结果,发现1万多只龟中能活25年以上的仅占3.4%;活20~24年的个体占7.3%,能活15~21年的占21.4%。能活15年以下的占68%左右。龟的品种众多,单从巴西龟寿命并无法准确推断整个种群的寿命,但巴西龟的寿命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长,可谓把龟从长寿神坛中拉了下来。

就算龟的寿命真的可以活到几百岁,那么龟长寿是因为心跳很慢吗?乌龟的心跳大概20-30次/分,看起来是比人心跳慢不少,人的心跳大约为60-70次/分,人的寿命大约70-80岁,这样倒推乌龟的寿命应该达到200-250岁,乌龟真能活到那么高寿?这本身就应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其实,动物界心跳最慢的并非乌龟,蓝鲸的心跳就只有8-10次/分,那么蓝鲸是最长寿的物种吗?我们不得不遗憾的告诉大家,蓝鲸的寿命跟人差不多,大约60-80岁,一般不会超过100岁,而白鲸的寿命一般为30-40岁,虎鲸的寿命更短,只有20-35岁。大象的心率跟乌龟类似,也只有30次/分,但大象的寿命同样与人类接近,大约为80岁,这样看来,更进一步验证了心跳越慢越长寿的说法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

二、心跳越慢,寿命越长的说法对于人类而言,是否科学

通过上述对动物的分析,心跳越慢寿命越长的说法尽管流传甚广,但是仔细一分析,却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那么对于人类而言,是不是心跳越慢,寿命越长呢?一般来说,人的心跳每天跳跃10万次,人的一生心跳大约能达到28亿次,假定人的心跳数是一定的,就是28亿次,那么这就意味着心脏跳得慢,寿命也许可以活得更长。

2013年,丹麦科学家发表了一项长达16年的追踪研究,大约涉及5000多名男性。研究人员将静息心率和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心率和死亡率存在正相关——即心率越高,死亡率越高。这似乎充分验证了心率越低越长寿,心率越高越短命。但大家仔细看下表,其实是心肺耐力越好的人,安静心率越低,反之心肺耐力越差的人,安静心率越高。也就是说,心率只是一个表象指标,准确来说,并非心率越低寿命越长,而是心肺耐力越好,寿命越长,这才是问题的本质!这也充分说明了心肺耐力对于健康重要性。

不是心跳慢寿命长,而是心肺耐力好,所以心率才低寿命才更长

三、为什么经常跑步,心肺耐力好的人,心率较低

安静心率在60~100次/分都属于正常范围。安静时心率如果低于60次/分通常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前提必须是窦性心律);安静时心率高于100次/分则称为窦性心动过速。这里的安静是指没有身体活动,静坐时的心率,而不是指晨起心率或者熟睡心率,那时的心率会更低。

经常跑步的人群,安静时心率往往也比较低,可能在50~60次/分甚至更低。经过长期运动,也可以使得安静心率从原来每分钟六七十次下降至五六十次,这是什么原因呢?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心脏神经调节机制改善

心脏活动受到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两套互相拮抗的神经共同作用,交感神经主要兴奋心脏,使心跳加快,迷走神经则抑制心脏,使心跳减慢。运动时,交感神经占优势,心跳明显加快,安静时,迷走神经占优势,心率较低,两套神经互相拮抗,共同作用,使心脏具备较强适应能力,来应付各种情况。

通过经常性地运动,抑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张力提高,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因此,出现了安静时心率下降的情况,这使得心脏活动呈现节省化的表现,是心脏功能改善、神经调节更为灵敏的体现。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或者经常跑步者,由于窦性心动徐缓,心脏的舒张期延长,使得心脏有更多时间回血充盈,为下一次收缩射血做好准备,且可以让心肌得到充分地休息。

2、心肌收缩力增强

因为系统训练后,心肌纤维超微结构发生适应性改变,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心脏血液循环加强。同时,心脏体积有可能发生增大,心室壁厚度有所增加,心室腔扩大(耐力训练多是以心室腔扩大为主),而心室腔扩大增加了心室舒张期血液的充盈量,这样就使心脏每次搏动时射出的血液更多,也即心脏不需要跳那么快,就可以满足全身供血需要,导致心率降低。

上述解释太专业,我们用数学公式一算,跑友就理解了,先介绍几个基本概念:

🔢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  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收缩跳动射出的血量

▪  每搏输出量:心脏每次收缩跳动射出的血量

如果一个人,全身所需血量每分钟为5000毫升,

如果每搏输出量为100毫升,那么

心率=5000/100=50次/分

如果每搏输出量仅为60毫升,那么

心率=5000/60=83次/分

也就是说,心脏每次收缩更加有力,能够射出的血液更多,自然心脏就不需要那么累,跳那么多次了。

也就是说,安静心跳变慢是运动提高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运动改善心脏功能的确切机制还在进一步研究中。但是需要提醒一点的是:不要把心脏增长作为耐力提高的必然表现,并非每一个人长期参加耐力运动,心脏都会发生增大,运动性心脏增大也并非都是良性表现。研究发现,有的运动性心脏增大有可能是病理改变,比如肥厚性心肌病,这也是为什么看上去十分健康的运动员或者跑马老司机会发生猝死的原因。

四、如果心率低寿命长,经常剧烈跑步心率那么高会不会缩短寿命呢

如果真的心率低寿命长,自相矛盾的问题就来了。经常从事长时间剧烈运动,比如每天跑个5-10公里,众所周知,跑步时心率往往都比较高,通常可以达到150-180次/分,长年让心率处于那么高,这样会不会造成心率过高而缩短寿命呢?

跑者大可不必杞人忧天,正如前文所说,跑步时的确心率肯定是明显加快的,会超过安静心率不少,但不要忘记了,经常跑步的人安静心率比一般人低,这样平时加上运动,总体而言,心肺耐力好的人仍然比不运动的人每天心跳次数总和要低一些,我们可以做如下计算:

▪  甲为跑者,经常运动,安静心率为60次/分,每天跑步30分钟,跑步时心率达到150次/分,那么他一天的总心跳次数为: 

甲一天心跳次数=23.5×60×60+30×150=89100次

▪  乙为普通人,不运动,安静心率为70次/分,那么他一天的总心跳次数为: 

乙一天心跳次数=24×60×70=100800次

这样看来,甲即使运动时心率很高,但由于安静心率低,使得他一天的心率仍然比乙少跳动了11700次,当然这只是近似计算,没有考虑日常活动等因素,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经常运动者由于长期锻炼,即使运动时心率高一点,也没事,因为安静心率低呀,他们仍然比不运动者总的心跳次数要少,这也部分验证了心率低寿命长的道理。

五、心率低寿命长这样说法听听而已,加强心肺功能才是健康长寿的王道

心率低寿命长;人的心跳次数是一定的,心跳慢所以寿命长等等诸如此类的大众流行观点都没有被科学研究充分论证过,心跳次数与寿命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经得起推敲,大众关心的不应该是心跳高低,而是心肺耐力好坏,当然心肺耐力本身与心跳是存在一定关联。

2016年年底,美国心脏协会已经将心肺耐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而过去传统四大生命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大家都理解没有了这四大体征,就意味着死亡,而如果第五大生命体征——心肺耐力特别差,同样也就意味着死亡,区别就在于时间先后而已。心肺耐力低下预示着心血管疾病和死亡,心肺耐力提高则意味着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减少死亡,延长寿命。因此,心肺耐力已经完完全全成为健康的核心指标,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指标还没有引起大众甚至专业人士的重视,它是目前唯一没有在健康体检、临床实践中常规评估的指标。

心肺耐力被列为五大生命体征之一

众多科学研究强有力地支持,心肺耐力被证明是比传统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更有力的预测死亡风险的因素。这句非常晦涩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众所周知,吸烟会导致死亡、肥胖也会增加死亡风险、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就是俗称的“三高”)同样也是大众熟知的危害健康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因素似乎都不如心肺耐力对于健康的影响更大,差的心肺耐力似乎比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更加导致心血管受到损害。与此相对应的是通过运动提高心肺耐力,就可以显著提升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的发生。研究显示,最大摄氧量(评价心肺耐力的核心指标)每提高3.5mL/kg/min,生存改善就会提高10%-25%。

六、只要跑起来就能提升心肺耐力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跑起来比跑多少更重要,只要你跑起来,你就能收获健康,当然跑得相对越多,健康收获也就越大。

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美国运动医学会的联合建议,每周积累75分钟的大强度活动或者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就足以提升耐力水平,跑步本质就是一项大强度活动,因此每周完成75分钟的跑步就已经很棒了,如果不想跑,每周累计步行150分钟同样有效。我们建议大众每周跑步3次(隔天跑一次),每次跑25-30分钟左右,约3-4公里,这样就很容易达到75分钟规定的大强度活动量,或者每天步行30分钟,也很容易达到150分钟规定的中等强度活动量。当然,很多资深跑友跑量远远超过这一水平,这当然是好事,跑得越多,健康收获越大,但前提是不过量跑步。

美国心脏协会运动指南

七、跑步延年益寿,即便不能延长寿命也可以让你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遗传进化研究表明寿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状,寿命首先会受到基因的影响,当然还取决于代谢率、行为方式以及环境因素等。基因、环境等因素我们很难改变,但行为方式是我们可以自己选的。随着年龄日渐增大,人类机体逐渐发生无法抗拒的显著衰退改变,即所谓的衰老。这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软组织松弛下垂、行动迟缓、记忆功能减退、内脏功能衰退等,继而正常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幸福感也随之降低。衰老显然是自然现象,因为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衰老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运动而进一步加速的,我们充满疑问。

你的最后十年是如何度过的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假设不运动的发生率下降25%,那么全球每年就可以减少超过130万的死亡人数,这个数字不可谓不惊人。而如果消除不运动现象,全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将延长0.68岁。因此,科学家认为,缺乏运动是影响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能改变这种不健康行为将可大幅改善健康、延长寿命。运动可以有效地提升我们的健康水平,让我们更少发生慢性疾病,当然也就显著地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延缓衰老,这会让你的整个人生都生机勃勃。

换句话说,即使运动不能延长寿命,运动也可以预防慢性疾病,众所周知,老年人常常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这是导致老年人减寿的主要原因,常年坚持运动的人,很少发生慢性疾病,相当于也就延长了寿命。

八、总结

心率越低,寿命越长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本质并非心率高低造成的,而是运动多的人,心肺耐力更好,使得心率变慢。所以,不要纠结自己的心率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让自己动起来,一段时间后你自然会发现你的心率变慢,即使心率没有改变,你的健康状况也会明显改善,从而让你远离疾病,享受高质量生活。

你可能还喜欢:

●  怎样才能在不增加跑量的情况下提高跑步能力

●  干货:手把手教你制订训练计划,再用心率手表把握训练

●  耐力好不好,试试看这种超简单立马可以评估的方法

●  跑步除了带来健康,还有一个好处是上班族特别需要的

——end——

“轻如羽  跑无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