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种常见的消极无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至爱若水 2020-08-27

英国著名心理分析学家唐纳德·梅尔泽说:“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防御本身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必需且有益的,它可以帮助人类积极应对那些不可避免的痛苦。但当它们太过根深蒂固时,反而会阻止我们触碰自身所需要面对的情绪问题。

防御机制是一个人思虑不周的反射性行为,只是为了规避当下一刻的痛苦,却不考虑由此带来的长期损失。最糟糕的是,心理防御机制可能会排斥或误读那些我们在有效人际关系中必需的情感。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作者是美国精神分析师 心理学家约瑟夫·布尔戈。这本书的主旨内容是心理防御机制:它们如何运作、被其阻挡在意识之外的痛苦因素有哪些、我们为什么会依赖心理防御机制,以及如何认识与面对藏在其背后的无意识痛苦的潜在收益。直面痛苦看似很难,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体验到释放与振奋。

在书中,作者分析了10种常见的消极且无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压抑与否认、转移与反向形成、分裂、理想化、投射、控制、思考、羞耻防御等。

作者说,当我们在压抑什么的时候,那是我们在试图逃避某种痛苦。

很多压抑自己敌意的人会用隐秘和间接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他们不会直接把愤怒说出来或者做出攻击性的行为,而是在一些重要事情上拖后腿、抱怨、倔强地不予合作,或者干脆“忘记”去做那件事。

作者认为,否认是人类心灵中的一股强大力量。每当我们开始否认的时候,无论否认的是感受还是事实,我们就是在否认自己的意识。人们最常否认的一种感觉是愤怒。

同其他防御机制相比,分裂是最难自我觉察的一个。非黑即白的思维反映出的便是“分裂”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我们因为过度简化一个复杂的问题,却也剥夺了它本身的丰富与生动。当我们处于分裂状态时,会无法做到真实地看待他人。

理想化是指将普通状态或人提升到完美的状态。理想化为潜意识中感到绝望或不愿面对的困境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寻求理想化的爱情包含了对达到完美状态,希望以此解决一切难题与摆脱痛苦的渴望。

当对内在损伤的羞耻与绝望过于严重时,我们会因无望而否认事实,并创造一种作为掩饰的理想化自我形象— 对自我的幻想。这就是自恋防御。它始于否认与对理想化的依赖。自恋者会理想化他们自己,同时也会让他人理想化地看待他们。

当我们对他人的需要或渴望令我们感到非常无助时,我们便会试图控制他们。有些人会通过他(她)们的无助实现控制他(她)们伴侣的目的。在潜意识里他(她)们认为,通过无能为力,就可以迫使对方承担起养育者的角色;操纵伴侣付出他(她)们想要的一切,包括情感或财务上的支持。

为了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严重依赖控制的人从来不会允许自己依赖他人,力图保留“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权利。他们实际上是在逃避对无助感与依赖他人的恐惧。

思考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有时候,不间断的思考,感觉就像折磨。有时候思考会成为一种内在谎言,引导我们偏离丑陋的真相或者掩盖痛苦的现实。在这些情况下,思考便成了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

思考包括合理化和理智化两种防御机制。合理化作为防御机制是为似是而非的事实做辩解;但理智化则是试图控制所有令人不安的情绪。合理化可以说成是偶尔的善意谎言;理智化却是持续体现一个巨大的谎言体系。这里没有令人不安的情绪,只有冷静的思考。合理化是一种非连续性的、偶尔的防御方式;理智化却渗透并定义了整个人的性格。

和强大的防御机制情况一样,成为一种自我保护方式的东西,自身都会演变成一个问题。痛苦本身所带来的问题,并不及我们为了抗拒它而造成的问题多。

我们要留意自己对外界的反应与防御方式,留意专属于我们的情感挑战以及我们回应它们的特有方式。接受改变就意味着承认许多艰难的真相,并养成一些全新的思维习惯。

只有保持警觉,持续地关注自身,观察我们惯有的防御行为,而后尽可能地不涉身其中,这样我们才能减少防御给我们带来的制约。

学会接纳与实事求是,而不要执着于感觉“应该”如何,我们身上的那些防御机制不会仅仅因为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而消失。它们是我们持续的挑战

我们既要接纳那些或不堪或痛苦的情感,同时还要对穿着防御外衣的情感保留一份怀疑的态度,洞悉与自我觉察并不能治愈我们那些痛苦的情感;相反,我们可能只是停止了出于潜意识的反射式做法,选择用一种全新的更有效的方式应对痛苦。

一旦我们发现了事情的真相,也就是说,当我们识别出了自身的防御机制,感受到了躲在它背后的痛苦,我们一定要有所行动。

压力面前,不逃避、勇敢去面对,我们终将活成内心无比强大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