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马精神传后人(余干采风之二)

 信江人家 2020-08-27

        从余干县城出发,过干越大桥,仅几分钟的车程就到了远近闻名的白马桥乡。

        白马桥乡的出名与一段民间传说有关,传说在东汉年间,印度有两位高僧,应汉帝之邀,赴京都洛阳建寺,骑白马云游民间时遇洪水滞留余干,县令闻知,急招劳力,昼夜伐木架桥,高僧感赞,遂令白马立桥头镇督,自已卸鞍栖于凤凰山传经送法。百姓感怀高僧传法之恩,在木桥上刻“白马桥”。因凤凰山主峰酷似马鞍,高僧赐名马鞍山,后众神莅临,在马鞍山上建寺,称“白马寺”。明代中叶,木桥残破,白姓富商筹银将木桥改为石桥,雕石马于桥头。后石马遗失,石桥屹立至今。这段美好的传说在2013年得到印证,在白马桥乡的凤凰山下,白水坳畔,挖掘出一石马,石马造型逼真,体型雄浑。经文物专家鉴定,出土石马有六百多年历史,契合了明代富商雕石马的传说,为此,建在风凰山上的白马寺香火就更旺了,成为余干第一寺。

        白马桥乡的人当然知道,要真正走上富裕的康庄大道必须创新发展。为此,白马桥乡为这座出土的石马修建了一个象征白马精神的文化广场,曾任宋朝都司的孙应壁、民国团政委李佩都刻在文化墙上,他们是白马乡走出的骄子,当永远缅怀。

        文化墙上的“马到成功”,既是美好祝福,也昭示着一种敢为人先的龙马精神。白马桥乡的村民自强不息,积极向上,他们发展的肉鸽产业闻名省内外,如今他们又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为切入点,依托白马桥、白马寺这两个响亮的文化符号,打造彭家村生态产业园区。他们准备在白马寺下种植白莲、葡萄、铁皮石斛等作物。到时,游客来白马桥乡就可以欣赏到连片的荷花,摘到新鲜的葡萄和铁皮石斛了,看到的将是一幅既秀美又富足的美景图。

        在白马桥乡藕塘村参观时,看到村民们正在外墙上绘彩色的荷花,在走廊上刻上乡规民约,放学归来的孩子在孝敬老人的图画上,填写了两个大大的传承。中华美德、白马精神的接力棒,只有一代代传承下去,描绘的蓝图才能变成美好的现实。

2013年出土的石马

白马广场文化墙

文化墙上的“马到成功”

为保家卫国建立汗马功劳的功臣

潼湖村古戏台

潼村古戏台

潼湖村的徐氏家祠

潼湖村的老朝门,上书“山门可凤”,从这里可以望见凤凰山。

建在马鞍山上的白马寺

白马寺

白马寺

村里的文化墙

小学生在描写“传承”

潼湖村的古樟树

潼湖村的古樟树


梵音袅袅应天寺(余干采风之一)


分 享 · 交 流 · 关 注 · 订 阅 

2017年第112期(总第830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