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慢阻肺患者超1亿人,防治却常犯这三个误区!

 祥雲山人杨克昌 2020-08-28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慢阻肺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但相较于高血压、糖尿病,大家对于慢阻肺的了解更少。

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组长、慢阻肺联盟主席陈荣昌教授介绍,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者人数约有1亿,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27.4%,平均每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是慢阻肺患者。慢阻肺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

陈荣昌教授

与高血压、糖尿病相比,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堪忧,由于患者经常会出现气急、呼吸困难、多痰、长期咳嗽等症状,致使大多数患者连基本的日常生活都存在困难,如爬楼梯、外出购物等。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是慢阻肺治疗的目标,也是慢阻肺患者和家属共同的渴望。

然而很多人对慢阻肺的诊治存在很多误区以及药物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1、忽视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的“金标准”。陈荣昌教授在“国内首个吸入装置学院启动仪式”上介绍,目前在我国仅9.7%的成年人、12.0%的慢阻肺患者曾经接受过肺功能检查;即便在自述有慢阻肺病史的人群中,检查比例也只有55.8%

由于大家普遍忽视肺功能检查,从而导致我国慢阻肺漏诊率较高,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因此对于40岁以上的人,如果符合“长期吸烟、活动后气急、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三条中的任意一条,就应该尽早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测,确认是否已患上慢阻肺。如果已经确诊是慢阻肺,就要尽快去正规医院做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2、误认为症状不严重不需用药或停止用药

慢阻肺除了“早诊”,还需要“早治”。对于已确诊的慢阻肺患者,要坚持长期、规范治疗。治疗慢阻肺的目标是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提高生活质量。但很多慢阻肺患者一旦症状有所缓解,就认为可以不用吃药了或停止用药。

其实,就算慢阻肺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也并不意味着没有急性加重的风险,更不意味着病已痊愈,就可以停用药物。所以患者切记不可擅自停药。

对于慢阻肺早期患者,支气管舒张剂是治疗过程中控制症状的核心药物。使用单支气管舒张剂就可以达到良好疗效,又尽可能减少药物负担。2017年钟南山院士团队的研究已证实一种抗胆碱能单支气管舒张剂对于治疗早期慢阻肺的效果是确切的,能改善症状和减少急性加重,还存在延缓疾病进展的趋势

3、误认为吸入装置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在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有很多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吸入装置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中国呼吸医师协会肺功能专委会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劲平教授指出,吸入治疗是慢性气道疾病的一线基础疗法,医护人员、患者和吸入装置的选择和使用都关系到吸入治疗的疗效,吸入装置与药物强强联合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郑劲平教授

因此,如何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吸入装置的认识,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吸入装置并确保患者能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成为慢阻肺治疗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由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共同发起,勃林格殷格翰支持的“国内首个吸入装置学院启动仪式”上,多名专家共同呼吁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规范化使用吸入装置,以更好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理想的装置应该能让患者会吸、吸得动、吸得好。在吸入装置的选择上,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郑则广教授指出:患者“用力深吸气”的能力对于吸入装置选择至关重要。传统的吸入装置例如干粉吸入剂,虽然操作比较简单,但需要患者用力、快速的吸气配合,这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本来就呼吸困难的慢阻肺患者来说难度较大。在实际吸入过程中,经常存在没有吸到药物,或者吸入药物的剂量出现波动的情况从而影响药物的效果。

郑则广教授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更创新的吸入装置,如软雾吸入装置,它能主动喷雾、气雾速度慢且运行时间长,无需患者“用力深吸气”也能够稳定的递送药物,确保了高效的肺部沉积,也有利于保证药物的疗效。

但部分患者用惯了干粉吸入剂,对换用新型吸入装置有抵触心理。对此,郑则广教授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帮助、阅读说明书上的操作指示等方式进行训练,从而正确掌握吸入装置的操作方式,保证规范治疗。

本文参考资料:

①Wang C, Xu J, Yang L,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theChina Pulmonary Health [CPH] study):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Lancet 2018; 391: 1706-17.

② Chen Wang, et al. LANCET, 2018. DOI:10.1016/S0140-6736(18)30841-9

③ Y. Zhou, et al. N Engl J Med 2017;377:923-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