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血方

 艾灸健康你我他 2020-08-28

少腹寒凝瘀阻方
膈俞,太冲,痞根,关元,次髎,三焦俞
功用:活血化瘀,散结化瘀消癥,太冲理气通瘀,三焦俞疏调上中下三焦气机。
主治:月经不调,颜色紫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痛有定处,经闭,少腹胀痛,刺痛,痛经,白带多而清稀,不孕,子宫肌瘤,息肉,卵巢囊肿,子宫急慢性炎症,盆腔炎性包块,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肿块消散或缩小,调节月经周期。
用法:熏灸
下焦淤热互结方: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或沉结,热伤血络。
主穴:膈俞,太冲,关元,大肠俞,上巨虚,内庭
少腹硬满痛甚加中极,加强理气血,止疼痛。
若如狂,发狂者可加神门,中冲
治疗活血化瘀,通下泻热,闭经,痛经,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下,目赤,大便色黑,烦渴,至夜发热,盆腔炎(热病过程中)。
注:无瘀者,面色苍白,大量出血,气血虚弱而兼瘀者不宜用本方。
补益气血化瘀消块方:舌质淡紫,舌苔灰糙或舌质淡红而无苔,脉弦细。
脾俞,足三里,气海,三阴交,肝俞,章门,膈俞,痞根
阴虚内热加三阴交,太溪,照海,以益阴清热
症见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重,面色黧黑,形体嬴瘦,食少便溏。
治疗:肝脾肿大,腹腔肿瘤,胁痞块,改善血液循环。
膈下逐瘀方:舌质紫暗或有紫斑,脉弦涩。
主穴:膈俞,期门,肝俞,痞根,章门
阴虚证者加三阴交,太溪,照海,益阴
胸闷胸痛者加内关,宽胸理气
纳差(食欲差)腹胀加脾俞,足三里,以健脾胃
主治:癥 块作痛,痛处不移(固定),慢性肝炎,肝硬化,脾肿大,胆囊炎,经闭,胁下疼痛,痛经,改善血液循环,缩小和消散肿块,镇痛。
头面部瘀血方:舌质紫暗或有紫斑,脉涩。
主穴:膈俞,大椎,风池
头痛头晕甚者加太阳,印堂
酒糟鼻加合谷,迎香
耳聋加听宫,翳风,耳门,听会
目疾加睛明,球后
主治:目赤,脱发,面色青紫,牙疳,跌打损伤,脑震荡后遗症,改善血液循环。
胸中血瘀气滞方:舌质紫暗或有紫斑,脉涩或弦紧
膈俞,心俞,膻中,内关,太冲
头晕头痛甚者加风池,百会,太阳
功用:宽胸理气,活血化瘀
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撞伤,促进血液循环,强心,镇痛,胸痛如刺,心区憋闷,急躁易怒,多梦不寐,心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