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是对孩子感到愤怒的父母,越是在逃避自己的“无能”

 谢耳朵馆长 2020-08-29
很多父母认为,打是亲,骂是爱,但事实可能并没有人们所想的那样简单。
其实,你越是对孩子感到愤怒,就越是在逃避自己的无能。
首先,对于某些父母来说,因为他们的无能,所以他们无法用理性、巧妙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在很多时候,“教育”只是他们的一套说辞和借口,更多的则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
其次,孩子继承了父母的基因,自然就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与父母相似的一些特征,如果这些特征引起了父母的愤怒,那么其实质就是一种逃避。因为父母无法原谅自己的这一特点,所以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具有这一特点。

最后,投射效应也会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有时候,孩子明明不具有某些特点,但父母却将这一特点从自身投射到孩子身上去,结果就引起了父母的愤怒。
很多人都没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甚至他们的童年充满了噩梦与恐惧,而这与他们的父母息息相关。
最近一个视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视频中一男子将自己3岁的女儿举起来,然后狠狠地摔向沙发,并不断地重复这一残暴的动作。
后来人们了解到,该男子系与妻子就孩子的抚养问题发生争执,该女子可能是这个男人的小三,男人一气之下将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
虽然这种家暴的方式触目惊心,但这确实是当今社会上家庭暴力的一个缩影。

在很多家庭中,父亲是家暴的主要发起者,尤其是那些年轻时接触过大量暴力因素的男性,他们更可能对自己的孩子施暴。
在我们身边,家庭暴力普遍存在着,家暴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皮带、衣架、晾衣杆、树枝、筷子等等,或许此刻屏幕前的你就是这些“凶器”的受害者。
这些父母以为自己是在教育孩子,却浑然不知自己正在将孩子带上一条施暴的不归路。
班杜拉认为,人们行为的产生仅仅通过观察即可实现。
即使你正用某种行为伤害他,即使你的某种行为没有任何意义,但只要被对方观察到,他就可能习得这一行为。

所以,父母们以为打是亲,但实际上却让孩子习得了打人、骂人的技能,这对他们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对孩子教育的极端化反映了父母的无能,他们迷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却忽略了那些棍棒下的不孝子。
研究表明,人格具有遗传性。
例如A型人格和B型人格,A型人格个体具有上进心、时间观念强,B型人格随遇而安、安于现状。因此,如果父母具有这类人格,那么其子女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特征。
相比之下,亲子都具有B型人格可能会导致较少的冲突。
若是都具有A型人格,则更可能会引起家庭冲突。例如,父亲争强好胜,儿子也争强好胜,当两人发生矛盾时互不相让、针锋相对,两人之间的冲突就很可能上升到肢体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对儿子产生的愤怒实质上就是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
对于父亲来说,他痛恨自己的暴脾气,痛恨自己总是批评别人而不会表扬别人,当他发现儿子也具有这种特点时,就会感到非常难以忍受,他不希望儿子走自己的老路,尤其是看到他们的某些行为,就像看到自己的影子一样。
难以忍受自己的某些缺点,因此也不想看到孩子表现出这些缺点,对他们所产生的愤怒其实就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自身的特点投射到别人身上,例如总是猜测别人心里的想法,并且坚信不疑,即使对方辩解也没用,他们坚信自己对他人的判断。
亲子之间也是如此,有些父母擅自揣度孩子的想法,无缘无故污蔑他们、冤枉他们,用愤怒去胁迫他们,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例如,当孩子成绩不如别人遭到父母批评后,孩子为自己辩解,这时父母就会说“你是不是又要说他是他、你是你,不要拿别人和你比较?”
这类擅自的揣度通常把孩子问得哑口无言,内心憋屈,心里的烦闷更甚。
这种对别人无端的猜测其实反映的是父母自身的想法,而不是孩子的想法,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爱猜测别人,但很多时候并不准确,那只是人们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了别人的身上。
因此,想要改变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父母应该放弃家暴、宽容自己以及尊重孩子解释的权利,唯有直面自己的无能,才能让孩子变得有能力。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Individual Psycholog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