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雍序所述,古濑叶氏先祖世序由来已久。尽管其支派“失之家谱”,但其他支派或仍存续流传。稽古濑先祖源流世序,现惟有“谌公世系”流传,别无其他世系;这个“母脉世系”原始、客观存在于“顒序”。鉴此,世系又是惟一,借托名人、传抄错接、或至篡名入序就成为一种必然。根据莆仙及各地谱传所记,入闽祖讳清者,其名字的真实性已难以稽考,在缺乏原始实质性资料前,仅能保持目前这个惟一世系的基本名字,或视为“暂用名”。 “雍序”言古濑上祖在黄巢入闽时其祖居莆阳之仙游,胥宇北岩山下,其后迁归仙岭之古濑;但迁北岩山下之前呢?“颙序”言“清任莆阳簿尉,叶氏而在莆中”,说明清年老迁居北岩山之原;传子兴;兴生第三子启名瀛;兴年老带子瀛到古濑万善里安家开叶,逝后归葬余家山;瀛嗣后胥宇古濑,逝后号余;后世即以他为祖。根据顒、棠“谱序”所记相关先人的已知时年,以时间界尺审计,摈弃不合时宜的“先世”,古濑叶氏先祖、元祖的源流世代之脉络尚然清晰,下具世序。 查得江西武宁叶族首著于1111年,延续五修的图谱世系,叶谌,系松阳始祖叶俭七代孙,下注“祥后”。武宁始祖若朽公,属叶俭后裔外派脉流,世序至34世曰谌,后无续世。尽管后人多次续谱,不知去向,又非其派序而无续记;“顒序”仅记谌出自雍州,但仍失知远祖源流。据此,谌公世系源自松阳叶俭派序即可成立! 摘武宁叶氏族谱吊线图以证:俭公约生于296年,世叶拟为26世;后续派序为: 二十七世爱→銮→常→立齐→仰→德→纵(徙鄂之雍州)→谌,卅四世谌公约495年生,谱记“谌随父從公迁雍州”与“雍序”记“梁陈之后”年代相合; 四十一世孜:约715年生,“安史之乱”(755~762)间迁光州固始; 四十二世炎曾:孜长子,约生于740年,迁浙之丽水,传子枲; 四十四世清?(清有四个谱本说法)约生于790年、814年入闽至莆阳,传子兴; 四十五世兴:约820年生,黄巢入闽时迁居古濑(自兴名字始见于谱记); 四十六世余:约845年生,名瀛,后号余,古濑胥宇开叶,纪以为祖; 四十七世檀:约生于868年,谱记有8子,约于905年生第7子葺,908年生素。 四十八世葺:小字翁来,原居东头,后唐保大年间携子入温陵之武荣(丰州)。 四十九四迅:生于五代后汉天福元年,即947年,随父入南安,居城就读。 世序为:諶→任→弃→宣→遇资→拱→雍宗→孜→炎曾→枲→清→兴→余→檀→葺→迅。此世序名字有的可视为“暂用名”;而代数具备如下几处相合时宜: 1.两地谱系相较:一无续传、一失上源,两处之谌,名字、世序、时年相合; 2.“顒序”:清入闽莆阳,绵(延续)十代而曰顒:清、兴、余、檀、素、宾、傅、宝臣、霆、顒恰十代吻合;以“雍序”记古濑上祖墓道数符合入闽祖至顒十代的说法; 3.“棠序”称:祖唐元和间(806~820)入闽,和有记先祖的时年、年代相合。 4.清代凌云谱记:迅公为古濑(错,应为谌公)十六代开来相合。 综上,根据谱记记述的时年、代数,以时间界尺鉴量,本世系相对靠谱,符合古濑上祖迁续、及之历史事件,时代、社会环境、人类的生育规则。 葉氏入闽始祖 一门十一进士八监司郡守 —— 古濑叶氏曾经的辉煌 从仙游古濑叶宾高中进士开始,至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叶顒曾侄孙叶大有考取进士,短短227年间,古濑叶氏真是人才辈出,一共有进士21名。一门十一进士和一门八监司郡守的实属不多见。 一门十一进士: 叶宾(叶素子) ,叶傅(有的写作:传,叶宾子) ,叶确(叶宾从玄孙) , 叶牧(叶宾侄孙) ,叶阜(叶宾侄孙) ,叶颙(叶宝臣孙)叶立功(叶确曾孙) ,叶立志(叶立功弟) ,叶叔侨(叶宝臣侄孙) ,叶槃(叶颙侄孙) ,叶大有(叶颙曾侄孙) . 一门八监司郡守: 叶确(叶宾从玄孙,河北提举) ,叶元潾(叶颙侄,广东提举) ,叶元汴(叶颙侄,广东漕使提刑) ,叶棠(叶颙孙,浙东提举) 叶元澣(叶颙侄,桂阳军) ,叶圭(叶颙孙,知容州) ,叶槃(叶颙侄孙,知新州) ,叶大有(叶宾礽孙,知温州) 。 重兴古濑府清德堂记 清 长泰县圭塘 叶珠 仙邑万善里古濑“清德堂”(1)。珠(2)等窃念: 始祖四府君与公肇基于此,文学甲第代不乏人,至宋九世祖状元(3)顗公、丞相颙公、平章尚书(4)岳页 公,相业忠节,尤为著者也。厥后,兵燹相仍(5),子姓各处他邑,其地渐荒,至明方伯珩公(6),御史峦公(7)起而复焉。 因祠未建就,而古濑之地又被人吞占,至国朝族伯举人凌露公、泮公(8),同族长宪卿公、房长龙章公,协力告复,始建一祠。多历年数,风雨飘摇,墙垣圮坏。珠自雍正甲寅年(9),同房叔庠生中锦、儒淇,族侄举人梧(10),到仙邑谒祖庙。瞻拜之下,见神像俨然而栋宇倾颓,孝思之感,同一油然。 爰谋于族兄进士知县大楷公(11)等,有重新之举,而众以旧祠规制狭小,且地脉未钟,于是度地旧祠之下数十步,诹日(12)起盖上下两堂,中间厅宽三丈六尺,深七丈六尺,坐丑向未,四周墙壁俱砌以砖,两边护厝共十六间。 经始于乙卯年(13)八月,至乾隆丁巳年(14)十月竣工。又倡置祭田,告复封茔(15)四所。各房子姓捐银买租者,分为二十余支(16),递年(17)葭月望日(18)祭扫。 其山地田禾(19)载入万善里四都十甲(20)叶大宗户内,亦庶几乎(21)古濑数百年相传之基业赖以不坠,诸叔兄弟侄功亦不朽焉。 但祭典未备,祭品未充,今姑从约(22),便可轮流,逐年递当(23)。至于扩而大之,不得不望于后之贤者。是为记。 乾隆三年岁次戊午(24)葭月望日 珪塘裔孙珠谨识 【注释】 (1)清德堂:可见古濑大宗祠原来就叫这个名。 (2)珠:中锦、儒淇、珠是珪塘大二房容川公之裔孙,举人梧是珪塘大三房一万公之裔孙。 (3)状元:实为靖康元年秋“武艺谋略科”特科的武进士。 (4)平章尚书:以为兄丞相颙公贵而受朝廷貤赠。应该没有此官名,更无貤赠。 (5)兵燹相仍:战火相连。 (6)方伯珩公:方伯,对一省的行政长官布政使的称呼。明朝进士,贵州布政使叶珩。《贵州通志》:“(嘉靖 左布政使)叶珩 莆田人,进士” “兴化仙游一派住古濑,乃兴化军清公之分派也,明朝有派孙珩,登进士第,官至布政,尝来漳郡,与宗子福公辈为雁行。信宿其家,接家谱如一辙,后珩子士宾登嘉靖壬戌会科,珩 孙九金者,登隆庆戊辰科进士。录之以俟后会云。”——佛岭派的记载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三选举 乡举》: “弘治十七年甲子 叶珩 字鸣玉,儒士。丁丑进士。”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叶士宾 字尚宾,珩子,儒士。壬戌会试第四人。” “嘉靖四十年辛酉 叶九金 第八人,字廷相,士宾侄。府学。戊辰进士。”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 叶天陛 字懋缙,九金侄。丙辰进士。”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三选举 进士》: “正德十二年丁丑舒芬榜 叶珩 贵州左布政。在工曹不畏强御,历臬司,克戢冠攘,凝重简淡,有古人风。”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申时行榜 叶士宾 会试第五人,户部郎中。” “隆庆二年戊辰罗万化榜 叶九金 江西佥事。”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钱士升榜 叶天陛 广信知府。” ”崇祯十年丁丑刘同升榜 叶子发 惠州知府。” 《 ·卷四十七秩官》 “叶九金。以上俱佥事。” 《广信府志·卷九秩官 知府》: “(天启)叶天陛 莆田人。”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四选举 封赠》: “叶忠 以子珩,累赠参政。” “叶体仪 以孙珩,赠参政。” “叶士需 以子九金,赠员外郎。” “叶九节 署丞。以子天陛,赠知府。”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四选举 例监》: ” 九节 光禄署丞。” (7)御史峦公:进士,江南巡按监察御史,提督学院,历太常寺少卿叶峦。 “建文元年己卯 叶保 字良能。府学。顺天教授。” “永乐十八年庚子 叶珙 字崇器,保侄。府学。密县教谕。” “正统十二年丁卯 叶峦 字峻甫,珙侄。府学。辛未进士。” “成化元年乙酉 叶王棘 ,字朝璧,峦从侄。兴国知县。”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三选举 进士》: “景泰二年辛未柯潜榜 叶峦 御史、提督南畿学校。居官廉静,家甚清贫。”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四选举 封赠》 “叶琼 以子峦,赠御史。”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四选举 岁贡》: “景泰元年庚午至七年丙子 叶茂高 保子,广昌知县。叶茂端茂高兄。仙游县学。” (8)举人凌露公、泮公。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四选举 岁贡》: “雍正元年癸卯至至十三年乙卯 叶重起 凌露孙。府学。罗源训导。” “乾隆元年丙辰至二十二年丁丑 叶凤池 重起子。副。”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五选举 武科》: “康熙二年癸卯 叶凌露。” “康熙十一年壬子 叶泮 凌露从弟。” (9)雍正甲寅年;雍正12年,公元1734年。 (10)举人梧:康熙五十二年癸巳科武举人。 (11)大楷公: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三选举 乡举》: “康熙五十年辛卯 叶大楷 字楷臣,泮子。府学。癸巳进士。”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三选举 进士》: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王敬铭榜 叶大楷 仪征知县。居官清慎,归田后,老犹嗜学。” 《重修仪征县志·卷二十四职官表》: “雍正四年 知县 叶大楷 福建莆田人。”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四选举 封赠》: “叶宗思 以孙大楷,貤赠仪征知县。” “叶泮 举人。耿逆变乱,不受伪职。以子大楷,赠仪征知县。”(按:耿逆变乱:福建的耿精忠、广东的尚可喜、云南的吴三桂同时叛清。)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四选举 例监》: “叶鸣琦 大楷子。考授州同。” “叶元飏 考授州判。” (12)诹日:意为择日,选吉日。 (13)乙卯年:雍正13年,公元1735年。 (14)乾隆丁巳年:乾隆2年,公元1737年。 (15)告复封茔:告祭祖先,堆高坟墓。 (16)二十余支:二十一支。 (17)递年:年年。 (18)葭月望日:十一月十五日。 (19)山地田禾:山地、田亩。 (20)四都十甲:相当于今村组单位。 (21)庶几乎:差不多;也许;大概可以。表示在上述情况之下才能避免某种后果或实现某种希望。 (22)今姑从约:现在暂且依照约定。 (23)递当:南安文“递堂”;圭塘“尚当”;香山“适当”。“适”“递“形近;“堂”“当(當)”形近音近;“尚”“当”形近重复误。当:值也,值祭也。一个接一个当值祭祀。 (24)乾隆三年岁次戊午:公元1738年。 由于文章是圭塘人所书,后来可能有所更改,所以与香山、凌云所存有所不同。文章最后这段原文应该如下: 但祭典未充,祭品姑从俭约,使可轮流递当。再于扩而大之,不得不望于后之贤者。是为记。 重兴古濑祠宇公理祖事者禄位 乡进士:凌露公(按:泮从兄); 乡进士赠知县:泮公(按:大楷父); 待赠:而藻公; 族长:宪卿公; 房长龙章公、孟材公、松二公、廷美公(按:“廷美公”本列在“大楷公”后); 赐进士知县:大楷公; 候补知府:承标公; 增广生:鉴公、大章公(按:本在时芳公后); 乡进士:梧公; 太学生:大榞(按:“榞”本作“源”)公; 修职郎:时芳公(按:梧之父,字馥园); 庠生:元飏公(1)、德兴公(按:珠之父)、竹公; 庠生:中锦公、儒淇公、珠公。 ----------------------分界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