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文光:援疆路上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葉氏

人物

+

生命伟大的传承

一切的生物皆有灵性

叶文光,男,汉族,中共党员,1992年毕业于衢州师范学校,大专学历,高级教师。援疆前任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中心小学副校长,2017年2月进疆任乌什第三小学副校长,任教数学和体育,先后荣获乌什县首批科学技术咨洵专家、省援疆指挥部优秀援疆教师、阿克苏地区优秀援疆人才……

衢州叶氏联谊会开展“忆先祖、习祖训”活动

2017年:入疆

援疆之前,我在衢州乡村学校工作了26年。

2015年,我的女儿考上了浙江大学。就在大家都恭祝我一身轻松,可以和妻子重归“两人世界”时,有一个在心中盘桓了许多年的念头,又强烈地冒了出来:我想到祖国的边疆去,去做一名援疆教师。

于是,每每到了选派援疆教师的时候,我都会特别关注。2017年2月,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援疆机会,毅然加入了衢州第九批援疆人才的队伍,来到了离家万里的南疆边塞之地乌什。在受援单位乌什县第三小学,我担任副校长,协助校长分管学校教科研、体育及社团工作,任教一年级2班数学和体育。

面对这样两难的选择,是退是留?

3月1日,正式开始了援疆支教工作,正当我克服了时差和气候的不适、克服了教学工作上的“水土不服”、迅速适应乌什的生活工作节奏、主动融入援疆指挥部团队和受援单位时,家里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对“援疆”的决定产生了质疑,想打退堂鼓。

入疆刚一个月,远在家乡的妻子病了、住院了、要动手术,却因为怕远方的我牵挂、担忧,而对我封锁了消息。当女儿在电话中不慎向我泄露了这个“秘密”之后,我一个七尺男儿,一想起这事就鼻子酸酸的,眼里泪水直打转。心里的牵挂、纠结,让我坐立不安,是走还是留,面对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我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来,为这里的孩子留了下来!留下了我对一个个维吾尔族孩子的爱,留下了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也留下了对爱人的亏欠。

祝贺衢州叶氏联谊会一周年庆典大会圆满成功

博爱

入疆以来,我共上课956节、校内外公开课12节、听课65节、写数学论文两篇,到阿克托海乡中心小学等学校送教4次,在2017年乌什县学期结束统考中所带班级获得第二名。

根植于爱的土壤,教育艺术之树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我坚信:成功教育的第一要素,便是心中有爱。只要用真挚的爱去滋润他们,把他们当成朋友,就会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

在日常教学中,我以真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以细心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以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在班级教学中,我扮演了多重角色,即是传授知识的老师,又是关心冷暖的严父慈母。

三小的学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有很多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他们有的是单亲儿童,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是孤儿。面对这个群体,我一边积极给孩子们送去温暖,艾克热木·肉斯旦木,阿不都拉·伊敏,谢·牙生……对这些家庭困难的孩子,我分别捐赠了衣服、棉被、鞋子以及学习用品。木拉迪力·买买提,祖木热提·艾则孜……对这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孩子们谈心、个别辅导。最近,这些孩子知道我援疆将要结束了,都哭着舍不得我离开,特别是谢依达·托合提叫了我一声“爸爸”,把我感动的眼泪直流。

现在,学校建立健全了相关档案,家长信息表、特殊儿童档案,学困生辅导、德困生结对、特困生帮扶等措施一一出台。只要为师一天,我就要像父母一样关注着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丹心热血沃新花。有爱就不是负担;有梦想,有责任,就不累;有使命,就不怕!

衢州开化长虹乡叶氏家族108位家庭成员的全家福

葉氏聯誼總會

原來創建於1932年

近百年的坚持架起叶氏桥梁!

赠书

【援疆教师离别前赠2.3万册图书给学生留念】浙江援疆教师叶文光号召家乡的师生给乌什县学生捐赠了2.3万册图书。叶文光是浙江省衢州市第九批援疆教师,他于一年半前主动报名来到该县担任县第三小学副校长和数学老师,在当地教学的一年半时间里,他和当地孩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近期他就要结束自己的援疆任务返回衢州,赶在回家乡前他想为乌什县的孩子们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班里图书角的书内容可丰富了,特别感谢衢州小朋友给我们捐赠的各种图书,现在课余活动可丰富啦!每天一下课都会有很多同学围在一起看书,讲故事。”6月13日,乌什县第三小学四年级(3)班迪丽努尔·阿力木边看书边说。

浙江省衢州市第九批援疆教师叶文光即将结束自己的援疆任务返回衢州,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和乌什的孩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感触很深,这次他主动协调家乡的师生为乌什县学子捐赠图书。他说:“当老师的,每当看到孩子们在读书,就特别的开心。在离开之前,想为乌什县的小朋友做点事情,也表达了我的一点心意,就是想把丰富的知识带给孩子们,学好普通话,长大报效祖国。”

就在“六一”前夕,衢州全区中小学开展“衢州有礼——柯城礼雅学子情暖新疆爱心捐书”活动,将捐赠的故事类、科技类、童话类等23000册8成新、重达5.3吨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运往新疆乌什县。

如今,乌什县第三小学各班图书角的各种书籍多了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都围在一起看书,个个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二年级(1)班学生热孜万古丽·瓦依提,平时就喜欢读书,没事就到图书馆去,对于她来说看到这么多书籍是件特别开心的事情,她手捧着故事书兴奋的说:“我们班里有了这么多的书,我要利用下课时间,都要把它读完,书里有很多我们想不到的故事,我非常喜欢。”

用心用情投入校园文化建设

在乌什三小,我发现学生课间运动量不够,就建议学校在阳光体育活动上增加了跑操。由于学校场地小,我设计并画好了跑操路线,并对全校学生进行训练。

这里的孩子缺少课外阅读,我建议在教室后面要做图书角,让学生把图书带到学校共享,并积极出谋划策,设计图书角。见学校教学器材短缺,我自掏腰包,为学校买了篮球、皮球、乒乓球拍、跳绳、跳棋,丰富了学生的阳光体育活动,还捐赠一架雅马哈电子琴和一台手提电脑,用于教师教学。

从踏入乌什三小的第一天起,我就不断鞭策自己,各项工作都要以身作则,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落实完成各项任务。把学校大大小小的工作,都当作自己的份内事,凡事以学校、教师、学生利益为出发点去思考、去落实,当好校长的帮手,为各个科室提供指导与帮助,与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共同商讨各线的工作计划、推进措施、操作要点等。努力营造内陆老师与新疆老师之间融洽团结的工作关系,使工作开展更有条理、更有效果。

如今,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的书法、葫芦丝、田径、足球、剪纸、水彩画、舞蹈、合唱等社团活动,成为学生最喜欢上的课。全县小学生男子足球比赛荣获冠军,全县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荣获团体第一名。

严格要求

一、多学习。

“一天不读书自己知道,两天不读书对手知道,三天不读书大家知道。”我常用这句话教育她们,使她们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理念理解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我让她们通过参加培训、上网学习、阅读有关杂志等各种方式,获取课改信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二、多听课。

只要一开学,只要有时间,不论是什么科目的课,都可以去听,这是多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机会。我希望她们每次听课后都应该向上课教师学习至少一个地方,这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种途径。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让自己受益匪浅。

三、多动笔。

平时应注意反思、积累,多写些东西,朝科研型发展。一年半下来,她们教学水平都在不断地进步提高。

四、如何备课?

要求课前向师傅阐述备课的构思,备课时特别注意以终为始,也就是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更要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甚至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语言都是悉心琢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2017年乌什县学期结束统考中,徒弟所带班级分别获得第一、三、四名;指导教师参加比赛获奖三人次,其中两人参加阿克苏地区比赛荣获三等奖。

领导关注,座谈交流

2017年6月6日,县委副书记、衢州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祝升明,县教科局局长李秀霞等领导一行7人深入县第三小学调研,与援疆教师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祝升明详细了解了该校两位援疆教师老师叶文光和陈霜的工作及生活情况,并与县第三小学教学模式改革以来新招录的教师代表谈心交流,了解师资结构调整后的教师适应情况。他指出,援疆老师这种“舍小家、顾大家”、“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可嘉,予以他们高度的评价。

精彩回顾

1、叶肇夫:世叶总会会长

2、叶公画像创作说明

3、全球660万叶姓人的祖地

4、广东宋桂叶氏

5、我姓叶,我自豪!

6、为叶公正名:叶公好龙-千年奇冤

✎ 关于叶氏 

沈诸梁,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大夫沈尹戌之子,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在叶地治水开田,颇具治绩。曾平定白公之乱,担任楚国宰相。因楚国封君皆称公,故称叶公,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

世界叶氏联谊总会秘书处

叶县政通街九龙国际广场A3-1501

0375-8066006

[周一、三、五]


|公众号投稿信箱:1245108@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