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鱼病防治的道路上笃实前行(二)

 新用户5488A7GH 2020-08-30

说到吃法,让我联想到了一个段子。话说一个买鱼人从打鱼匠那里买了条鱼,买的时候担心不会做,所以叫卖鱼的把鱼的做法写在一张纸条上。他就这样攥着这张纸条回到家,把鱼一放就开始准备做饭了,可是不想被猫发现了这条鱼,叼起就跑。买鱼人并没有追上去,而是打开手上的的纸条说,吃法在我这里。

所以这次听博士生导师陈老师说,我们的临国就看不懂中国人吃鱼的方法时,当你听了接下来的分析,你肯定会会心一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吃鱼时,获取的营养是什么呢,是氨基酸。而鱼肉是什么,是蛋白质,我们消化道吸收的氨基酸,蛋白质要被水解成了氨基酸才能被充分吸收。当把鱼杀了之后,马上就开始烹饪,按日本人的说法只能吸收30%的营养,而70%都浪费了。

按这样的理论,那鱼肉什么时候最新鲜呢,那就是蛋白质完全水解成氨基酸时,这个时候最新鲜。那么怎么界定呢,那就是把鱼杀死后,鱼先经过僵化阶段,鱼会变硬,在蛋白质转变成氨基酸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叫氨化,随着氨化进行,鱼会慢慢变软,那什么时候氨化完成呢,那就是把鱼头水平按到菜板边上,在鱼头上边放把尺子,鱼尾与尺子的夹角呈37度时,这个时候,氨化就完成了。这个时候,因为氨是有点嗅味的,所以正好要嗅不嗅时,其实这个时候,按理论来说,是最具营养和新鲜的。像这次在湖北,我就专门去吃了下了类似做法的鱼,味道还不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