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谱:《太极拳论》徐震注释

 yuanyi 2020-08-31

徐震,字浙东,是 文学教授,太极拳理论家,曾跟随郝为真的儿子郝月如学习太极拳多年。《太极拳谱笺》于1941年8月撰成,1943年订正誊清。这是徐震已经练拳二十多年,对拳谱的理解非常深刻,功夫也达到“神明”的程度。徐震注释的《太极拳论》内容如下:

王宗岳所编太极拳谱,自武禹襄得诸舞阳盐店,复加解说,杨露禅亦承用之。然传者于原谱旧文与武氏解说莫能识别;予既详考端末,辨而析之,遂就原谱为之笺释。其武氏之言,有须疏明者,别有论撰,兹不及焉。至若应作「手朋」,「手履」当作搂,若此之类,新论正名篇详之矣,今悉加刊正,故异于他本,学者可无疑焉。

1、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此节明太极取名之义,以为总摄体用之言。

易》云太极生两仪。朱子《周易本义》云:“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周子曰:“无极而太极。”拳名太极,义盖取诸此也。太极拳造乎最高之境,为能常定常应。常定为寂然不动,常应为感而遂通。寂然不动,无极也。感而遂通,太极也。应生于定,感生于寂,故曰“无极而生”。《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谓夫一切事物皆相反相济也。太极拳练法,在开合、蓄发、互为根纽。用法在顺逆走粘一时俱运,皆相反相济之道,故曰“阴阳之母”。此二句摄尽体用,实为全文之开宗本义。

2、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此节言太极拳运用之纲领。

动静在心,分合在形。心能宰制其形,则一心主政,百骸从令,作止发蓄,无不如志。故曰“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也。“无过不及”,谓应合他力,须时间与方向两皆适当:时间则不后不先,正当他力将发未发之际;方向则不即不离,正切他力难转难化,不可抗拒之处。“随曲就伸”,谓应合他力,贵能因事乘便,不与dǐ wù,则他力皆为我用矣。此一节中,以此四句为主。

“走”谓避彼来力,“粘”谓随彼来力。彼力虽强,我以运转灵敏,即可不受其力,是为用柔。然必自处于顺,乃能运转灵敏,故柔与顺常相合也。若筋腱未能练柔,举止未能练顺,他力虽背,我亦无由制之,以我亦不能得势得力,即不能利用机会也。“动急急应,动缓缓随”,谓时间须求适合。若必以急为善,则有先自见其形势之失。若必以缓为善,又将失之迟钝,故不可自用,惟当因彼。此四句申明上四句之义。“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谓法无固定,理有要归,此二句总束本节。

3、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此节言功夫之进程。

“着熟”为初步功夫,不过求熟于法而已。所谓法者,在本身为各部骨节筋腱之动作能相互调协;在对角为于彼来力之线路能确实辨认。所以在此一步中,可谓重在应用力学之练习。

“懂劲”为第二步功夫,由法之运用渐熟,至于习惯自如,使思虑变成本能。在本身为各部内外肌之调适进于形气之调适;在对角为于来劲之线路无须着意辨认,肌肤自有感觉,身体各部反射之机能,极为灵敏。所以在此一步中,可谓重在神经反射之练习。

“神明”为第三步功夫,功夫至此,惟在调伏其心,养成定力,则精神可以控制外物,而他力无异我力;所以此步功夫,全重精神修养。

三步功夫,每一步中尚有若干节序,然未易细分,且各人之过程不同,故亦无从详分。至于练成之时闻,初步功夫,若不谬蹊径xī jìng,速者年余,迟亦不过两载。然自初步进入第二步,时之久暂即已难定。自第二步进入第三步,亦复难言。要能持之有恒,精进不懈,亲近良师益友,常相讲肄,则功至自悟,故曰、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

4、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右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此节言练法及功效。

“虚领顶劲”至“不偏不倚”专就演架而言。“忽隐忽现”一句兼具演架打手之法。自“左重则左虚”至“我独知人”专就打手而言。“英雄”二句言功效也。

“虚领顶劲”者,自外形言,头容端正,若以顶劲领起全身;由内心言,寂然若合体于虚无,而脑间常自朗爽;故“虚领顶劲”实兼内外而言。若但说外形,则虚义不明;若专说内心,则顶劲何指?故当内外兼及,义乃满足也。“气沉丹田”为伏气之功。丹围为脐下少腹,意系于此渐加摄敛,将觉如有孔穴,为呼吸之根。息之出入,乃极深细,至于安匀调畅,举体自尔和顺,运用自能随意,乃至不觉有孔穴,不觉有气相。此须体验方知,非可凭臆测度也。“不偏不倚”,即为中正,乃专就外形言也。外形欲其中正,当谨守身法十目。身法十目即武禹襄所标示“提顶、吊裆、裹裆、护肫、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腾挪、闪战”是也。此十目能练至悉当,即为合度。统观此三句,“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皆“不偏不倚”为基本功夫。

太极拳练法不离演架打手,于演架中用轻清闪倏shū之劲,是为练本身之“忽隐忽现”;于打手时使突变猝发之劲,是为练应敌之“忽隐忽现”。

自“左重则左虚”至“退之则愈促”,此乃练走练粘之法,其要诀总归不与彼力相犯而因势利用之耳。至于“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则皮肤感觉之敏、全身运用之灵可知矣。故人不知我之动静,我独知人之虚实。人不知我则能出其不意,我独知人则能攻其无备;依此练法,施诸弁搏,自有奇效,故曰“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5、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此节明太极拳之特长。

“斯技旁门甚多”四句,谓太极以外之各派拳术皆形式有殊耳。据实论之,无非恃先天之力与捷,其不合正法一也。震谓太极独到之处,在超越形骸之作用而练成心神之凝定。故功夫不随血气之盛衰而进退。太极而外各派拳技虽有具高美之理法者,然皆不免随年事为盛衰。如摔跤之术,非无巧法,年逾五十,功夫即不免衰退。惟太极拳功夫,可以至老不退。此亦其独到之处也。“有力打无力”四句明太极之妙,在不恃本然之力与捷,而能由学以成智勇。然太极之外各家拳术,亦有其高美之理法者,谓其未若太极之深妙则可,直谓皆是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未免抹煞太甚。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四句谓太极拳家不取力与捷。其实何尝不取力与捷,特其力与捷皆由锻炼而得,非先天本具者耳。太极拳所用之力,粗者为肢体连贯动作之合力,精者为意气一致之刚劲。太极拳所用之捷,粗者在肢体之能调与时方(时间与方向)之有准,精者在感觉之敏、心神之定。故其力不争强,捷不争先,惟在当机赴节(恰到好处,当机则能后发先至)。故有“四两拔千斤,耄耋能御众”之效。

6、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此节言太极拳之得失。

“立如秤准”四句,上二句言势法之本,下二句言得失之由。秤之为物,能权轻重而得其平。人能将重心位置得当,则虽在变动之中,全身之力仍得平衡。就其姿势言之,则有立如秤准之象。若能养成此种功夫,则作止变转之时,自尔稳定便捷。已能保持此种平衡力,方可练全身处处圆转;能全身处处圆转,则与外力接触时可以顺势滑过,故能不受他力,此即活似车轮之义。又圆转之法,大圈之中更包小圈,此种复合之转法,最能利用他力之来势而变更其方向。故“立如秤准,活似车轮”乃一切势法之基础。有此基础乃可随而不滞。所谓随者,须将两足分清虚实,使重心常在一足之内。作止变转,常将两足交互相代,以支其身;则重心不致提高,动中依然稳定,动时仍可发劲,此所谓偏沉则随也。以支身只着力于一足,故曰偏沉;以身体各部可任意而动,故曰随也。轻灵之功果造其极,丝毫不受他力,所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此二语最为善于形容。若他力来时犹有与之之意,则与左重左虚,右重右杳之义不合,如是则犯双重之失。犯双重者,必显其力之方向,方向既显,则为人所乘,每至不及转变,故曰双重则滞也。“每见数年纯功”四句,即专言双重之失。大抵犯双重之失者,多由步法虚实不清所致。所以者何?缘动步之时,不能圆转自如,遇有他力突然而至,乃不得不与之抵拒,如此即成双重之病。论中以“偏沉”与“双重”对举,意在是也。

7、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此节言取径高则病去而技日进。

阴、阳、走、粘之义已见上文。“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者,以本身言,则一时能为复合之动,错综之运是也。以应敌言,攻守俱时而有取势,相反相济是也。举例明之:如推手之时,彼力前挤,我须一时将身向后向侧向下作按势而不着力,足反阴自下进,并于此时将我欲发劲之方向取准。及彼势已穷而将回,我乃随其回势而发劲下按。此即一势之中含复合之动、错综之运也。至于当彼挤进之时,我以避让为蓄势,故守即同时为攻,相反适以相济。此阴不离阳,阳不离阴也。然此乃就显见之法式言耳,故为粗浅之动作。功力既深,动作造微,虽有复合错综之实,一泯攻守避就之迹,则亦非言语所能达,而当征诸体验矣。“阴阳相济”总括上四句而言。果能臻此境地,自能知己知彼,是以谓之懂劲。由是愈练愈精,直可视他力如己力,是为从心所欲。自懂劲以后,全是内省功夫,非复求诸外形所能到,故以“默识揣摩”示用功之途径。

8、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此节明太极拳功夫之归究也。

“舍已从人”,“舍近求远”,应作四种料简:一为既不“舍己从人”,又复“舍近求远”。世俗拳师但练花拳,或专练硬功,不识门径,不通理法,大都如此,此最下也。二为虽知“舍己从人”,未免“舍近求远”,习太极拳功力浅者,易犯此失。三为不能“舍己从人”,尚非“舍近求远”,内功之粗者,外功之精者,往往如此。其用法未尝不简捷,特非变化圆融,随触即转,未免有起有落。虽就势法言,已不见“舍近求远”之失,究极论之,尚未尽切近之能事也。四为太极功夫之归究,必于“舍己从人”之中,求其至切至近之运用。所争只在毫厘,功夫若此,方为造微也。故结论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意谓太极拳之所以xiòng绝,正以有此精微之境。不到此境,不足以识其特异。学者于此小有差忒chà tè,差错、误差),即不得太极拳之真谛,故辨之不可不审也。

统观此论,足见太极拳之真谛,惟在轻灵。今之习此拳者多矣,而与此论略不措意。徒凭讹传,以为得真,遂使轻灵反成拙滞,久练竟无功效,岂不惑(迷惑,烦恼)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