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家打手要法》陸

 努力才有希望1 2019-05-06

(接上一篇《杨家打手要法》伍)

三四、打手的“垫”字诀

所谓“垫”字诀,就是当与对方打手或技击时,自己的两臂与对方相搭,或者是自己的臂部、腕部等处,甫被对方抓住或拿住之际,我迅速设法在对方的臂部,用手加一力点,这个加上去的力点叫做“垫”。

“垫”可以加在对方的小臂、上臂的任何部位。加“垫”是刺激对方,使其泄力、回力、分力、截力,或“合”其力使其僵整,以利我之还击。

加“垫”时,要先用“度、量、衡”的方法,察明对方来力之尺寸、大小、轻重等,然后以适当的“垫”加於其身。如果情况不明又使用的不恰当,“过”与“不及”,皆会失效。

故所加的“垫”要分大小、薄厚、轻重。应在实践中去体会之,要熟练掌握加“垫”的技法才好。

三五、打手的“穿”字诀

太极功系里在打手与技击时,常使用“穿”字诀。

穿就是用某种手势,或由双方接触点处,以劲去穿连对方,包括其关节或部位,使其多个关节或部位,经我之穿串而僵滞,以利我之“发拿打化”之用。

当我与对方打手或技击时,如果对方来势或来力击我,我多采用松散关节或接触部位的方法,去走化对方的攻击。反之,我如能在应对时使用“穿”字诀,即设法将对方多个关节或部位穿连而僵滞,则对方必然无法走化而为我所乘。

穿的部位,由接触点以“劲”穿对方的顶、肩、腰、膀、膝、足等,如:拿住对方的手,穿其肩、顶;擒住对方之臂,穿其腰、胯……等。

散打技击时,要在粘住对方、或擒拿住对方之后,再变势、变劲而穿击之,可获全胜矣。

在打手和技击之“穿”字诀的用法里,有“打弓弦”“打弓背”两种方法。所谓弓弦、弓背,是比喻对方的两手和两肩。如与对方的左手搭手后,由左手的接触点到对方的右肩,形成一“弓”形状区域。此时由接触点处,以“劲”经对方胸前,穿击其右肩时,似沿“弓弦”路线发劲,谓之“打弓眩”;如果由接触点处,以“劲”经对方臂之外侧,环击其右肩,似沿“弓背”路线发劲,谓之“打弓背”。由左臂之内外侧,“穿”击其头顶,也可比喻为“打弓弦”或“打弓背”。这些“穿”打的方法和名称,都是前辈先师们留传下来的,语言朴素,方法精绝。

散打技击时,必须先粘黏住对方的来手,我用势或劲制住其手臂之后,再变劲“穿”击之。顺应其势,打其弓弦或弓背,始可奏效矣。

三六、释“彼力尚未及我身,我意已入彼骨里”

太极拳论曰:“彼力尚未及我身,我意已入彼骨裡。”这句拳论主要针对推手而言。当与对方推手应对时,对方之力尚未出,在接触对方之始,即用“意”渗入到对方的骨头里。其实这是入侵,是用“意”引自身之“气”入侵,所谓:“意之所至,气亦至焉。”入侵时如果不用“意”而用“力”则谬矣。只有入侵之后,才能做到:“彼不动,己不动;彼若动,己先动。”入侵后既能“听”也能“审”,自可顺其势而发打之。

“彼力尚未及我身,我意已入彼骨里”,实际上也是“抢位”,用“意、气”抢位,使对方很难察觉到我已入侵。由於我不用“力”而用“意、气”,则对方无法察觉我之虚实与动静,自然受制於我也。

三七、释“舍己从人”

太极拳论曰:“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讲的“舍”,应解释为“捨”。应对时自己要“捨”掉甚么呢?就是要摒弃掉自己的主见。因为太极拳是以“应物自然”为主旨的拳术。所谓“从人”,就是顺应对方的来势而击之。过去前辈先师们常说:“怎么来,就怎么打。”就是“舍己从人”的意思。

所谓舍己,并非真的“捨”己,是顺应来势,伺机而动;乘虚而入,避实就虚;因势利导,后发先至,这样理解才较为要当。

能做到“舍己从人”才是太极拳最好的御敌之方法。故前辈先师们又教导后学,不要“舍近而求远”。

要艺精技纯,才能做到“舍己从人”。要有胆量,敢不敢捨?能不能捨?“艺高人胆大”,练者仍须从艺精技纯上下功夫。

三八、谈谈“走化”

太极拳论曰: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又曰: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从两则拳论的字义上,明显地看出,因所谓“走”者,化也。以我之“柔”走化对方之“刚”。有些人误认为只要用“软(弱) ”去退避对方之“刚”,就算“走化”了。所以在与对方对峙时,就很被动,往往因为“弱”而被人所制。

走化之中,必须包含“粘”字在内。即使用“以柔克刚”之时,要我“顺”而制对方於“背”。“我顺人背”方能制人,而免被人制。故走化,不应该消极地去走化,一味地软(弱),是错误的。走化之中,应含“粘”、含“顾”、含“拿”、含“打”,要寓“发、拿、打”於“化”法之中,才是真的“走化”。

三九、释“双重”

太极拳论曰“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指的是在打手或技击时,两手的虚实宜分清楚。在所谓的刚柔相济之中,单重可走,双重则滞矣。

双重与双用不同。双重之病主要是在对峙时,两手产生不同时、不同向、不同速、不同用等等毛病。两手出现不协调、不贯串、不一致、产生凸凹、断续、缺陷等空隙,这时自己就已经僵滞而无灵活可言。所以这样的双重谓之病。双用则不同,所谓双用,是指在对峙时,两手既同时、又同向、又同重、又同速、又同用,双手配合精微,通体贯串,丝毫无间。此时乃双手完整之用,故不为病。

太极拳论曰:“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故练太极功者,贵在一个“悟”字。

四十、释“四两拨千斤”

太极功系里对太极拳所下的定义是:“以意导体,不用拙力;以静制动,机先动静;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以小胜大,四两拨千斤。”所以“以小胜大,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的四项标准之一,也是鉴别是否是“真”的太极拳的方法。

当前有些人误称:“万斤力才能打千斤力。”实为旁门之说。太极拳论曰:“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又曰:“牵动四两拨千斤,妙在“牵动”二字上,就是说:在对峙时,能将对方“牵动”起来之后,再用“四两拨千斤”就容易生效了。而则如无“牵动”,从力学上讲,若不多於千斤力,就无法去打千斤力了。

太极功系里,牵动对方的方法甚多。如:引其落空、诱其失重、拿其反背、导其偏斜.变其呼吸……等法。待对方被牵动与控制之后,再施以太极功精妙绝伦的学力─劲,无不信手而应。故“四两拨千斤”,并非夸张之说,乃科学的技巧也。

四一、“无过不及”应注意

太极拳的打手法里,有“无过不及”之说。“无过不及应该解释为:在推手练习和技击应用上,应该注意做到“无过”和“无不及”。

在推手练习和技击应用时,一定要使自己的势和所用的劲,始终保持不丢不顶。如果势与劲用之过头,则必然会偏离自己的重心,有失中的危险。如果自己的势和劲,使用的不到位,即击发不到对方身上,则必然落空。这样既打击不到对方,又有被击之险。所以“过”与“不及”皆应避免。推手和技击时“得其图中”是很重要的事。

太极拳论曰:“差之丝毫,谬之千里”并非夸张之句。因为在推手和技击时,如果差之丝毫也同样会失效,所以太极功系里的“十字诀”,即准、是、稳、脆、真、恰、巧、变、改、整,须领悟并谨守之。

四二、“欲提先沉”与补手法

太极拳推手和技击时所用的“提”法,指的是设法掀对方的根,使其重心浮起,再乘势而击之。但是在“提”时,应先以沉劲向其脚坠击,荡摇重心后使其冒升、拔根失重,才可以“提”发。

太极拳的提法,不是用拙力硬提,而是借对方浮起而“提”之。“提”也可称为一种“劲”。它与粘黏劲是不同的。粘黏劲多利用对方之来力,或经触动对方产生反作用力之后而“粘”之。故提劲与粘黏劲之分别在手法上“提”较重而“粘黏”较轻。因为提用沉坠,粘黏用触动也。其劲属於一老一嫩之故。

所以使用“提”法,必须“欲提先沉”、“沉而后提”,此亦为太极拳牵动对方之法。如果在使用提或粘黏时不够轻脆或失效,切记应迅速再做二次提或粘黏,千万不要“回”劲。连发劲可用,回劲不可要。另一方法是用一只手附於对方的背部,如果提或粘黏的不脆,可由其背后补手牵动之。但是补手一定要与提或粘黏同时、同向、同速,勿出现双重之病。

四三、释“引进落空”

太极拳《打手歌》曰:“引进落空合即出。”在太极拳技击与推手中,引进落空是一项重要的法则。“引进”必须“落空”。引进是手段,落空是目的。

引进时,必须含有“诱”字,也要含有“走”字。“引进”忌讳往自己身上“引”,应当往“落空”之处去“引”,诱敌深入而不是引狼入室。故引进之中要有拿、要有顾、要引其“反背”。

“引进”妙在“落空”,无论对方来势多么凶猛,也不论对方来力多么狠重,只要使其“落空”,则对我绝无伤害可言。

太极功系有“空劲”的用法。空的用法有:离、漏、扔、掉等法。从引进落空的形式上讲,可分为:大引进、小落空;小引进、大落空;大引进、大落空;小引进、小落空等。其分别在於“引”的大小和“落空”的大小而已。上述诸法,以小引进、大落空为佳法,盖因其极具震撼的威力也。

四四、释“斗笋(榫)”

前辈先师们形容和解释太极拳技击和推手时,有“斗笋(榫)”之说。甚么是“笋(榫)”?就是当二人技击或推手时,双方一经接触,必会产生“力”或“劲”的作用点。造些作用点在双方身上,不论是多少、大小、轻重,只要接触上对方,就如同将“笋(榫)”楔入对方身上。二人的情况完全一样,随之而来的彼此“发拿打化”的争夺、如同双方争夺“笋(榫)”的胜负。所以前辈先师形容和解释这种争夺,谓之“斗笋(榫)”。

“笋(榫)”因对方的来势、来力、来劲之不同,有宽、窄、老、嫩之分。故当与人技击和推手时,甫经接触,必须先察明“笋(榫)”的情况,方可以应对。太极功系对峙之法有:

堵笋(榫):甫经接触,在对方未楔入之前堵截之。

撅笋(榫):一经被喫入,由其“笋(榫)”根撅断之

脱笋(榫):一经接触,即刻走化之。

倒插笋(榫):一经接触,略做转圜,将对方之“笋(榫)”还原并楔人对方之身。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