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雄《小议研练杨式太极拳的误区》

 太极愚 2011-11-10

 

笔者于1986年拜特级太极大师林墨根先生为师学习杨氏太极拳,二十年来对拳艺极虑求精,搜寻探索,刻意上进,偶有些粗浅体会。加上利用每年的出差外地机会,喜跟众多太极拳爱好者交流心得体会,遇上明师或前辈则诚心请教,质疑问难,通过近几年的观察,发现了一些研练拳艺的误区。由于自己拳技不高和知识水平有限,文中的某些提法或观点若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多加批评和纠正。就太极拳而言,其动作的细微之处及道理的深奥玄妙处,多有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困难, 只有经过实践及明师点拨,才可悟其真义。请初学太极拳的读者在研修拳艺时多加思考和比较感受,那么,练拳的误区就会在自己眼前消失了。正所谓:功夫凭苦练,奥妙赖深思。

一、柔姿动作不是太极拳松柔的体现

有些人练起拳架时动作运行像自由体操或健美操的表演,或像随曲起步的舞姿,或像蛇拳个中动作。甚至为了追求优美大方,手掌变成了外家拳的柳叶掌,弓步站得过低过宽以至不合技击要求。所以这些柔姿动作自认为是太极拳中松柔的体现,自认为松柔的感觉良好。外行人从形体动作上看动作好像很松柔,很优美,其实这是人为故作的刻意美,不是自然质朴的归真美。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武术,动作运行讲究松静自然和朴实无华,太极拳技击家李雅轩先生说:“太极拳要内外放松。所谓内者,即心性思想意识。所谓外者,即五官面目,腰身四肢,所有的这些内外部位,如有一处不松,或松的不均不匀,不整不满,也就作不到好处……太极拳所讲的柔软,是指的周身均匀,配合一致合 度。”学拳伊始,就应同时掌握每一拳式的意与形,从一式的起始、运行、终止、变换到下一式的过程中,意与形必须要表里相通,以意导形才能使拳式动作做得闲适自在,轻松圆活,毫不僵滞。若把拳势练得大松大柔,首先要心静。盘拳架过程不宜有音乐奏,否则较难做心静。心不静则意难专,意不专则内外难松,尤其初学者更是如此。在四处皆静的环境中,容易进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行拳状态,收到较好的练拳效果。避开不必要的外界干扰,专心致志地在内外皆静的状态下探究拳势现理法和各种劲道。

踏入误区的练拳者有时疑惑起来,自问拳架练得这么“松柔”了,为什么会在推手对练中不是顶就是丢呢?使力猛推不是松啊。那么说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上海市太极拳明师戴英先生在1989年抵达湖南省长沙市授课时说:“标准应该是你的架子松到什么程度,你的推手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练拳是单练,推手是双练,不是比武。所以松的标准还是向自己身上”。可以从这样角度作简单认识,松就是说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都要统一起来。关节统一了就均匀了,均匀了就是比较松了,一节节能接得上,不是这个地方用力,那个地方不用力。松首先一点就是内部先要松,心里不能紧张,不能有什么东西舍不得放下。松容易产生两个方面的错误:一个是容易懈或容易丢;另一个是没有松他讲松了,身体不听指挥,一旦碰到问题就是紧,这是常人的本能。没有放松去推手的话,自己身上的肌肉就是负担,负担大了变化就慢了。如果碰到问题能松,需要有一个较长的练拳过程。在练拳中你若感到再松没有了,那么这种松己经丢了,松是把身体松开来,而不是松得缩了。松开以后毕竟是大,而不是小,缩小不松而是紧。这是局部的松,而不是整体的松。把体操、舞蹈、蛇拳般的柔姿改掉,不要苦练呆死桩功(宜练活桩)和伸腰拉腿,认真追求太极拳境界的大松大柔才能使拳艺提高。

二、会推手不等于掌握太极拳功夫

有些太极拳爱好者凭着多年的推手实践去和水平不高的外人较技,结果输下来,过后想想平时对练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为何用不上,或是用上而技击效果不好。其原因除了他本人的推手技艺不精之外,主要是他还没有掌握较为完整的太极拳功夫。李雅轩先生说:“练架子是基本之功夫,是沉气之功夫,脚下稳固之功夫,定步推手是沾粘绵随之功夫,及腰腿转变之功夫,活步、行步推手、大捋推手是练身势活泼、脚步轻快、进退跟随之功夫。散手是练手眼身法步功夫,比手是练心胆精气神功夫……在对打时,只凭身手腰腿的功夫及感觉灵敏还是不够用的,其决定胜负的主要环节,是要有决斗的精神,豪横之心劲,必胜之志向为主宰方可。如果没有决斗的精神,必胜之志向,虽有很高的功夫还是不足以谈比手的。其次虚无的气势,莫测的变化,轻如百无所有,重似泰山立崩,金石俱碎的气势,以及冷狠脆准的手段也很重要……打人不入内,是松的功夫不够,尚未松净,还有拘滞之力牵。动先被人知,是尚不软,有明力还未退净。比斗未久,便喘息不定,是缺乏练功,拳不管用,是身势手法呆板,无虚灵变化……人从刚来,我以柔化;人以硬力,我以松软;人以速快,我以精细;人斗力,我斗智。练的是手眼身法步,心胆精气神,用时是神经之动,冷快绝伦。打的是丹田冷劲,惊心动魄,这才是太极拳真功夫。”以上前辈的话句对描绘太极拳功夫是相当清楚的了。在此补述的是,与人较技就是技击散手实践,技击教散手实践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具备太极拳技艺的基本功夫,推手功夫相当熟练,内功劲道较好,掌握化、拿、引、发技巧,综合技击水平达到较高的程度,方可言散手实战,与人决一高低。如果没有熟练的基本功,一上来就练散手,最终也不过是个“打熟”,不能成为拳家上乘;但 是散手又是练习技击的必经之路,只有身经百战才可谓“实作通家”。

北京市太极拳名家汪永泉先生说:“技击功夫主要体现在招术的实际应用上 ”。内功为“术”,是无形无像的;手法为“招”,是有形有像的。“术”为阴,“招”为阳,两者必须相互结合。光有招而无术的结合,是外力较量的动作。光用术而不用招领出,其效果不是输得遗憾,就是赢得不爽。只有招中有术,术随招出,才是内外相合的太极拳功夫。

技击散手实战的基本条件之二是个人的心理素质。要使精神凝重浑厚,忘我无俱,斗志昂扬。有关科学研究表明:人体运动的潜能的发挥,在于体能、技能和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为了取得较技的胜利,心理训练不容忽视。因为与人较量,就是较技、较力及斗智的综合体现和运用。事实表明,人们在精神力量的作用下,能够克服许多困难,产生非凡的动力,干出超乎寻常的事情。训练有素的太极拳爱好者,可控肌的范围大大加强,使大量的分散肌力集中起来,加上源自丹田的能量,具备了常人所发不出的那种威力大、均整协调的内劲,这就是太极拳技击高手的功力。较量过程中,个人的心态是复杂的,主要心态变化有二种:一是较量前心态的延续和发展;二是较量中新发生的心态变化。较量前要调整好轻敌、怯敌、紧张三种心态。以精神为主,气势争先,“剑到身边意不乱,拳到眼前亦等闲”。不管出拳踢脚,必须神在手脚前,意透敌背, 做到“人未动,意先动,艺要压人,手要打人,身要摧人,步要过人,神要逼人,气要袭人”。意由心生,心静气发,四肢皆动。

三、消极退让不等于舍己从人

有些拳友在对练推手时,自认为把四肢“松”开而不跟对方顶牛便是舍己从人,这种消极退让没有技击效果,实际上这种“松”是丢、是懈。太极拳泰斗杨澄甫先生 说:“与敌对手,要随人所动,不可自动。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便得落空之妙,由己反不能由己,能从人便能由己”。理虽奥妙而确切,惟功夫未到,则不 易领略其意。

若要感受到舍己从人的妙处,那就首先搞清楚基本劲道的关系并要练得扎实。譬如说什么是沾粘劲,它就是不丢之劲,如果不明沾粘劲,就不能听,这个“听”是指周身皮肤触觉的听。不听,就不能懂。不懂,就不能走,这个走即不顶之劲,走者走避人的重力,而不与之相抵。不走,就不能化,这个化劲由粘劲与走劲而成。化之要点全在我顺人背,化劲中应略含掤劲,无掤劲则化不好,且宜用腰腿。若用手或肩,是谓硬拨,不是太极拳的化劲。初学者多以退步为后化,实不知这是逃避,并非其真化。不化,就不能引,这个引即人不动而引其动,或人既动而引其入于己之路线。不引,就不能拿,发之不中皆因拿之不准,拿之妙,妙在人不知不觉之间。杨氏太极拳自第三代传授之拿多数不是抓筋、错骨、断脉,乃是拿对方劲道,从而控制周身九大关节。拿人非手拿,手拿钝而易化,拿之枢纽全在腰腿。拿人非力拿,力拿呆而易脱,拿之主使全在意气。不引不拿就不能发得干脆。仅是以上劲道就了不好练到位,确需明师指点迷津,言传身教。奥妙功夫虽由明师教授,然而非本身持之以恒不会有成。到了这步便可理解和感觉到太极拳中一些实在的东西,譬如说是沾连粘随和不丢不顶,粘就是走、走就是粘和退就是进、进就是退……推手中,如果对方找我的中心(人是一个圆柱体,守住中线,就可使自己重心稳固,随时化解对方的攻击),我亦能自然的全身松软圆活,掤住对方将来力引向身外,这就领略到舍己从人的妙处了。

舍己从人和引进落空关系密切,引进落空只是具备战胜对方的条件,要最后战胜对方,还须把功夫上升到舍已从人的高度。从人指战术,舍已讲实质。所谓引进落空?就是引动交手对方的重心,使其失去平衡,为我的取胜创造条件。引进落空的条件之一是需要灵敏的“听觉”,为了取得主动权,彼方总是不间断地调整向自己的重心和劲点,因此我方必须先于彼方掌握变化的动态。条件之二是静和蓄,心愈静,分辨彼方的虚实愈细致,掌握彼方的动向愈精确,这一层功夫是无止境的。从人的中心思想是根据自己皮肤触觉“听”到的,神经系统感觉的,眼睛注视的,综合对方情况作出分析判断,然后运用各种手段迷惑对方,调动对方,使对方不知不觉来上当受骗,最后为我所制。舍已要求得机得势,身心合一,练气归神,气势腾挪,虽动犹静,虽静犹动,最后进入忘我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舍己的功夫具有忘我无私的品格,它不但是技击功夫,亦是修德功夫。林墨根老师说:“击倒对方不为强,让过别人方为高,这是杨氏太极功夫的技艺追求,也是武德的表现”。舍已从人是太极拳用于技击的精华,它是牵动四两拨千斤的终点,但又是起点。因此王宗岳在《太极拳论》最后告诫道:“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考不可不详辨焉”。

四、四两拨千斤需强调牵动二字

拳谚云:“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斤”。意思是说自已用四两之力来化解对方千斤之力,是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的技巧。近几年来,笔者从拳友同道口中听到的、杂志文章看到的,说什么这招或那招用法是四两拨千斤之妙,少见四两拨千斤前面有牵动二字。由于把牵动二字省略而淡化了,故有部分太极拳爱好者对此疑惑起来了,四两是否能拨开千斤?在现实的太极推手对练或散手较技中,有“四两拨千斤”之妙的拆招用法真是少见,拳友们想体悟感受一下却难以办到。

我在1999年观摩第六届中国永年太极拳联谊比赛大会时购买一本名叫《太极名家谈真谛》的书,该书文中有解释四两拨千斤的语句,文中说:四两拨千斤其一理由是符合力学原理,只要时机准确,方向正确,用小力胜大力是完全可能的。其二理由是人体的结构使四两拨斤千斤成为可能,只要不断地修心练身心,不断地练劲,直到纯熟无比,才可在那零点几秒的时间内把握一招致胜。我看以上分析不是全无道理,得机得势、控制时间差问题是大家熟知的,但是讲得较为抽象,让人难以捉摸到位。林墨根老师在1999年抵达广西领钦州市授课时说:在拳理拳法研讨中,我曾想过四两是否拨得开千斤?这个提法是否科学?经过多次实践与思考,四两拨千斤需要强调牵动二字。拳经中的牵动四两拨千斤不宜淡化牵动,试问不牵动对方的重心,又怎能实现四两拨千斤之妙呢?打是不对,不打也是不对,要打在对方的脚根上才对,此话会启迪大家体悟“牵动”之道。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牵动对方重心的方法和技巧。记得林墨根老师在钦州授课示范动作要领时,有一位练了几年南拳北腿后改学太极拳的青年教师,提出想感受一下四两拨千斤之妙。年己八旬的林老师,即兴站在圈内,只用一根手指(右食指)便把这位青年人发放跌出二、三步。在座的拳友们不禁惊奇了,接着报以热烈的掌声。过后这位青年教师对同道谈及此事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身感受更为真实,否则,我还以为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是句过份夸张的话呢!”。

话又说回来,太极拳名家董英杰先生在《太极释义》书中写道:推手时要细心揣摩,不可将对方推出以为笑乐,务要使我之重心,对方不能捉摸,对方之重心,时时在我手中。前辈的这番话亦有助于我们理解牵动的意思,“脚根”和虚实有密切关系。就全身而言,虚实就是重心的位置;就局部而言,虚实指力量的分布。林墨根老师深入浅出的说:“肩是上三关之根,捋就要捋肩;腰是整体之根,胯是下肢之根……”。破根是牵动的手段,最好是有明师悉心指教才能熟练掌握。在实践中得知:掤劲的质量对牵动对方重心的影响较大,掤劲的主要作用有二个,一是掤使对方脚跟翻起;二是掤承来力。掤的要点是:力求掤劲由脚起,裆劲向前上方翻起,上掤时两臂先微微后引,使对方无力对抗,再向前上方掀。运用手臂滚动,占据主动。初学者易犯的毛病是:只有手臂动作,劲滞于上肢,无引劲,硬抗对方。掤的位置以人的关节或拗处为佳,掤劲出好了,又摸准对方的重心,打掉对方“脚根”唾手可得,对方掉了重心而站立不稳,象个醉汉,我则以较小的力量发他跌出身外,是不难做到的事,那不是牵郊动四两拨千斤吗?具有相当水平的太极拳爱好者不妨作几下试验。但要知道,初学者要运用向自如实在不易,应在明师口传身授之下,多加揣摩、研练才有所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