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淋浴阳光书屋ch 2020-09-01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也。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则大者宜为下。

江海处下,而天下之水莫不争往。所谓的处下就是如此了,时常看到有人说我卑微到尘埃里了,为什么我依然受欺负,其实在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不是卑微的尘埃里了。诚然在过去的某一个时刻某一个地点,他处于这个状态,可是处于这个状态也只是暂时性的。并且是为了某一个目的。为了少受欺负也好,或者别的也罢。那么这便不是卑微的尘土里。只是人自利的一个方式而已。

处下是一个状态,是一个我们能够看到的象,而我们要知道的是神。也就是说我们看问题要看到根本,那么这个处下的根本是什么?是因为要处下,而处下,还是因为本来就是没有处上处下,而我们能观察的现象是处下?

我们在看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要看的是什么?是象还是根本。通过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象,而看不到背后的东西。那么怎么看其背后的东西?就是用神,背后的根本就是道,就是神,就是心,如果以天下观天下是对的,那么就应该以神观神,以心观心。

然后我们在回到前面的问题,处下的根本是什么?便是道了。有道便是有德,有德便能天下往。人有德,那么于外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圣人之象。那么什么是邦有德,邦有德便是也如圣人一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