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归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续)

 基础教育研究 2020-09-01

  回归生活的教育,是张扬人的生命活力、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地生存,这是生活的本性。教育就要以生生不已的生活为基础,造就人奋发进取的精神,使学生不断地“生长”,使其成为建构自我生命的主人翁。因此,教育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其以往生活体验、情境履历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使教育源于学生生活并指向未来更美好的生活。陶行知先生针对当时教育脱离生活的现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这些话虽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至今读起来,犹发人深省,一语中的地点明了应试教育种种弊病的根源。

  回归生活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回归真正的人的教育。生活总是人的生活,人在生活中成为人,离开了人的生活,人作为人将无立足之地,他只能是被异化、被扭曲或者被降格。因此,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归人自身,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也就是回归真正的人的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指出的那样,“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也恰如小原国芳的呼吁,只有把出发点归之于“人”,回到人,进行人的教育,才会是真正的教育”。回归生活的教育从“生活”的视角来诠释教育,从而使教育更能体现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之更容易“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进而充分张扬人的尊严与高贵、人的唯一与独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昂首挺胸于天地之间。梁漱溟曾经有言:教育应该着眼于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而领着他去走人生大道。回归生活的教育正是以此为旨归。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应试教育过度关注对科学知识的机械追求,忽视学生活生生的生活体验,其结果是将学生囚禁在一个人为的世界——知识世界(波普尔所谓的“第三世界”)之中。学生在物物(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却“物于物”,被物所累,最终成为知识的奴隶。他们遗忘了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忘却了思考“人何以为生”的目的,在对知识的一味追逐中,日益成为感情淡漠、体验荒芜、没有人生趣味、缺乏内心敏感性的“单向度”的“现代机器人”。所以,教育之最终鹄的不在机械地获取知识,而在生活,在美且善的生活,而且,教育本身意味着生活,享受教育的过程即是体验幸福的经历。

  (作者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分享到:0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孙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