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寒士科举落第,写诗给礼部侍郎泄愤,28字坦率、自信、从容

 江山携手 2020-09-01

文/顾无

【引觞漫谈】

唐代干谒成风,许多文人才子就靠着这一手得到了当时达官贵人的喜欢,从而保证了自己能够顺利的走上仕途。

当时著名的诗人王维,晚年半官半隐,看淡了世俗,实际上他的发家,也是因为干谒,在玉真公主的府中展现了自己的诗歌天赋和音乐才华,被公主欣赏而入仕。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文化史中的疑案要提一笔,这和今天要欣赏的诗歌没关系,纯粹是趣味分享给大家。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同时期号称“南李北王”的李白和王维,他们有着那么多的共同爱好,都与孟浩然交好,也同在京城待过,为什么一丝一毫交际的痕迹都没有呢?

一个说法是性格不合,一个说法是信仰不同,还有一个比较恶趣味的说法,两人的不和,是因为女人。

哪个女人?玉真公主。玉真公主与他俩关系都好,两人都是公主推荐的。后来两人都离开长安,玉真公主也离开了宫廷,去到了安徽定居。

你别说,我甚至觉得这个说法是最靠谱的说法了。大诗人都有个性,但要说这种个性会影响到互相交朋友,我是不信的,当时京城里比较著名的文人还基本没有什么派系之分,大家都是一起玩的。

【临其诗境】

当然,这个原因也只是猜测,历史上李白与王维到底为什么不和,谁也给不出合理的解释,我们还是说回到今天的正题。

今天要欣赏的是一首干谒诗,但却是一首特立独行的干谒诗,行文不仅不卑不亢,甚至还有点傲气。

作者的名字叫做高蟾,这名字取得,很明显就是冲着蟾宫折桂去的。

但是,他的科举之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在一次科举落第之后,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在唐代靠自己单枪匹马想要杀出科举还是难,需要贵人的提携事情才好办。

于是思来想去,给自己的同姓,当时的礼部侍郎高湜写下了这首《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这首诗可以说是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非常的直接,至于后事如何,我们就不知道了。

.【经典原文】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唐代: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条分缕析】

这首诗的四句话,看似都在写花写风写景色,实际上句句都有寄托,句句都是心境的抒发。前两句是羡慕和不平,后两句诗自信而从容。

前两句用了两个非同寻常的意象,天上的桃树混合着天宫甘露种下,太阳边的红杏,倚着白云栽种。用词富丽辉煌,对仗精致整饬,有意表露出一种气势非凡的格调,用以凸显借着科举平步青云之人的炙手可热。

《镜花缘》中的灯谜就用到了这句话,谜底是“凌霄花”,这一个花谜将作者的意图猜的很透,天上碧桃,日边红杏,它们为什么可以自信生长,气势非凡?不就是因为凌霄吗,起点上就和平凡的植物花木拉开了一条鸿沟。

后两句写到了芙蓉,实际上是以芙蓉自比,我这朵芙蓉没有那么多的先天优势,生长在秋天的江边。所以,我也从不怨恨春风没有照顾到我。

不是不开,而是未开。一字的差距,作者的自信就展现出来了,我只是还在等待着机会,一旦春风借力,必当平步青云。

唐才子传中记载:“蟾本寒士,……性倜傥离群,稍尚气节。人与千金无故,即身死不受”秋江芙蓉孤高独立的个性与作者的情操是完全吻合的。

其实,干谒诗某种程度上很像现在的求职信,你要做的就是表现自己,而不拘于对上司的态度好坏,一味的恭恭敬敬也会坏事,有些时候,他们就想看到你年轻人的姿态,看到你的骄傲和自信。对自己有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