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战役粟裕直接调动过中野部队

 NGC1952 2020-09-01

淮海战役粟裕直接调动过中野部队

    张雄文

    淮海战役中,中野司令部的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能指挥得动的其实只有中野部队,华野部队除非中央军委毛泽东批准,或者华野司令部粟裕点头,否则他们调不动。反过来中野的部队,粟裕也调不动。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的确不曾像后来和平年代修史者所逆推的可以随意调动两个野战军,他们将自己始终定位在“中野司令部”。协助他们参加攻打黄维的华野7纵等部队,是他们请示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后,向华野要过去,后来,粟裕还主动提出增部队

    粟裕的职务局限也不能直接指挥中野,但他的淮海战役的构想以及战役期间绝大部分重要决策,大多以建议形式上报军委和毛泽东,军委和毛泽东批准后要求中野执行。

    不过,令人想不到的是,粟裕也有例外,竟然通过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直接调动过中野部队。

淮海战役中,粟裕与参谋长陈士榘、副参谋长张震在华野司令部

    19481130日,杜聿明率30万人马撤出徐州往西南方向进发以后,粟裕立即部署华野各纵队追击。因为晚了一天的路程,杜聿明的撤退方向又是豫皖苏军区的地盘,粟裕便致电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政委吴芝圃以及豫皖苏分局书记宋任穷等人,要求他们立即阻击、迟滞杜聿明的行动,等待华野主力追过去。

    电报规定了具体的任务:

    一、豫皖苏各地方部队(开封之71团在内),立即在暘(山)、夏(邑)、商丘、柘城、兰封线布置,阻击迟滞敌人,以待主力到达止。

    二、并控制涡河、沙河船只渡口,利用可能迟滞敌向西南逃窜之一切障碍,阻延敌人。

    三、应以涡河南北分区任务,除坚决阻击敌之逃窜外,并应将敌到达位置随时急电报告我们,以便主力会歼。

    豫皖苏军区不属于华东军区,更不属于华东野战军,而是中原军区一个重要的军分区,司令员张国华后来成为二野(即中野)18军军长。

    军情十万火急,粟裕只能机断专行,“擅自调兵”了。不过,他给他们下达命令的同时,电报的抬头后面没有忘记加上几个字:“并报军委”。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当然无话可说了。

    但这份电报未报“总前委”或者“刘陈邓”,此前此后,粟裕还有好几次“用上”了张国华的部队,不过一直是向中野司令部这一“钧部”建议的。

    另外,尽管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明令地方部队归军区指挥,但一旦打起仗来,因为战争现实需要,似乎野战军的权力要比军区大得多。粟裕在淮海战役中不但直接指挥江淮军区部队的各种行动,甚至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的部分也一直归粟裕指挥,所以淮海对决时,他的人马才有42万之众,其中华东野战军其实只有30余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