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杨嵩:宝沃的窗口期只有四个月 | 帮宁工作室

 新用户5657qPkI 2020-09-02

      来自帮宁工作室(gbngzs)的报道

2018年4月11日,杨嵩接受帮宁工作室独家访谈,期间涉及到他为何回汽车业,为何选择宝沃,以及宝沃的窗口期为何只有四个月?以下为访谈节录。

- 1 -

“如果你是我,你选不选宝沃”

BNS:大家都在说,那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杨嵩又回来了。您为什么又杀回汽车业? 

杨嵩:从逻辑上讲,这可以分成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回汽车业?第二,为什么要回主机厂。第三,为什么要来宝沃?

为什么选择汽车业?很简单。出来创业后才发现,汽车真的是一个规模巨大的行业。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规模巨大,没有任何产业可以跟它比,房地产虽然名义上GDP比它大,但是一个碎片化的市场,因为只能在几个城市开发楼盘。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汽车是最大的产业。

二是汽车正遭遇百年以来最大的变革。过去十年,虽然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但其实没质的变化。接下来,从2018年开始遇到拐点。拐点什么意思?技术和产品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其产品的设计理念,包括外观、内饰、智能互联以及轻量化等都在发生巨变的前夜。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新造车势力还没有真正量产,还是概念车,或者接近量产车,但还不能交付给消费者。

三是中国经济也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里,只有汽车行业最红火。

所以三个原因,它最大规模,而且价值链最长,正好这个产业面临2018年拐点,可能接下来是2020年,然后2025年,这三个拐点。所以为什么不回来呢?本身我在汽车行业做了十几年。

2020年和2025年的拐点是怎么判断的?

2018年启动变革,2020年会出来初步轮廓,2025年80%会尘埃落定,竞争格局基本确定,不能说完全定。8年后再回头看,今天所有主机厂都在发表使命、愿景、概念车和商业模式,但2025年基本尘埃落定,新一轮格局轮廓显现。

但不敢说就百分之百,肯定还会有后起之秀,永远都会有后起之秀,但起码大局已定。所以,第一,一定要回汽车行业,第二,一定要在这时候回汽车行业。否则都尘埃落定了,你还回来干吗?

为什么选择宝沃?

第二,为什么回主机厂?也很简单。起码在看得见的未来,它一直是价值链的顶端。套用生物术语讲,就是食物链的顶端。往下有围绕主机厂的零配件厂、4S店、金融公司和保险公司等,但主机厂仍是汽车行业的中坚力量。

我本来从主机厂出来,最熟的也是主机厂,那我干嘛要放弃食物链顶端的企业,去搞一个周边产业,这不符合逻辑嘛。

第三,为什么选择宝沃?

我认为主机厂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国企。第二类民企,一般来说,民企有个强大的创始人,而且还一直管理着企业。第三类新造车势力,既不是国企,也不算民企,有点类似股份制结构。

宝沃属于第三类,但它在第三类里最特殊,因为它挂着国企头衔,它的机制独一无二。宝沃是福田汽车投资,北汽集团是福田汽车第一大股东,但并非控股股东,所以它既有市场化体制,又有国企的资源和背景。

所以宝沃是新造车势力里走在最前列,也最特别的一个企业。这个特别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它有2000人的工程师团队。二是,它有近10万辆汽油车在路上跑。三是,它有一个非常先进的工厂在运转。四是,它拥汽油车、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这四种生产资质。你看看其他新造车势力,是不是同时具备这四点?

好像还真没有。

如果你是我,你选不选宝沃?

说实话,上面提到的三种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和新造车势力)都找过我,这里边反而宝沃看起来最不起眼,因为外界并不真正了解宝沃,也看不到它的这些优势,加上去年以来对它的负面评价也很多。

很多人都没看到,在燃料电池车方面,宝沃其实也有优势。福田汽车是全球最大商用车企业,量产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福田汽车已推出有两三年,这种技术可以为宝沃所用,或者至少能给宝沃借鉴。

- 2 -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BNS:您什么时候接到宝沃的邀请?

杨嵩:(2017年)12月初。福田汽车董事长张夕勇、总经理巩月琼、宝沃汽车集团总裁魏燕钦(现任宝沃汽车集团副董事长),这三个决定宝沃汽车命运的核心人物我都见过。

而且很巧,张董事长和巩总都是财务出身,作为投资方,他们精通投资和金融。魏总曾在泛亚技术中心和上汽研究院就职,负责过上汽自主品牌荣威的研发设计。到今天为止,所有宝沃车型的研发都是他主导。

至于我,主管运营。所以你看,董事长管投资规划,一把手管研发,这其实是非常好的组合。过去一般是财务或者销售做一把手,我个人觉得产品竞争力才是核心,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应该是一把手工程。

互联网企业整天说什么超级产品经理,不就这意思吗?马化腾说他是腾讯的超级产品经理,张小龙说他是微信的超级产品经理,所以今天的竞争不是靠渠道靠市场,渠道和市场也重要,但产品的权重越来越重。过去产品也重要,但没有今天这么重要。宝沃恰好顺应了这个潮流。

今年1月底您和媒体见面时,您说吸引您的原因有三,人、车、工厂,但我觉得这个理由还不足以支撑。

那是战术层面的说法,也是事实。最核心就是,这个公司机制很好,还有就是刚才说到的四个优势。

另外就是,把合适专业背景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你可以对比其他主机厂的架构设计,如董事长什么专业背景,CEO什么专业背景,CTO什么专业背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

接到邀请没多久,您就确定选择宝沃?

其实就是张董事长和巩总刚接任没多久,就通过猎头公司找到我。选择宝沃,我也是经过了精确的计算,并不是拍脑袋做出的决定。

我也很自信。我第一份工作是宝洁,纯外资企业。然后去民营企业,快消品行业。接着去国企,汽车行业。第四还自己创业,有这么完整的背景的职业经理人也很少。

您2月初上任,当时有没有系统思考过,宝沃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问题很多……今天我们就聊前半段。至于上任后所做的事情,以及接下来宝沃要往哪个方向走,等到5月9日超级工程院发布,你就会知道。4月15日你就会收到邀请函。到时你就会发现,宝沃的打法和其他企业,包括新造车势力有何不同。

我相信您的打法肯定不一样。

当然。我们的钱一定花在刀刃上,一定花在现场。

这也是宝沃没有参加北京车展,而是集中精力做品牌日活动的原因吧?

对。我们也比较大胆。为了这事,我还跟王侠会长做了解释,请他不要误解。

包括您上面的领导,他们也支持您这样做?

一开始他们非常SHOCK,非常震惊。觉得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我2月1日到宝沃时,他们早就规划好,北京车展多少预算,多大展厅,设计怎么做,以及展出什么车,全都规划好了。

最终我说服了他们。讲明白道理后,他们都很支持。所以我在宝沃干得很开心,得到充分授权。

说服的过程难吗?

可以这么说,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北京车展展馆面积史无前例的紧张,因为有太多新品牌,绝大部分新造车势力都想参加,这就叫星夜赶科场,而宝沃就是辞官归故里,把参展面积主动给别的兄弟们,不是正好嘛。

给我讲讲宝沃家宴吧,您的出发点是什么?

这其实反映了我们的态度。我在八项军规上面写了,那就这么做吧。每月最后一个礼拜五的晚上。八项军规3月发出,3月底我们就做了第一次,4月27日我们做第二次。

听说效果不错。

很好。车主们都很感动。虽然我邀请的是10个车主,每个大区一名,但我带动的是整个大区的经销商体系,他们对车主的态度和转变。

我曾经讲过,经销商也好,4S店也罢,包括主机厂,他们都会说车主至上,但第一,有多少人会真正这样认为?第二,这样认为后,有多少人能真正付诸行动?第三,付诸行动后,还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不懈?你用这个标准去看看,哪些企业真正做到了?

这是受什么启发?

创意出来的。我其实是想通过这件事告诉宝沃系统的人,要发自内心地去感谢车主。这是第一。第二,我想告诉大家,口碑很重要。口碑不是天天在办公室写PPT,在公司内部做培训,或者给专营店做培训,而是要实实在在去感化和引导每一位车主。

我们每个4S店的投资人和总经理都在坚持不懈地做。从3月开始,他们做了100多场。统一logo,统一流程,我们准备把所有车主都轮一遍。

- 3 -

“为什么是5月9日,其实我埋了个伏笔”

BNS:上任后,您怎么组建团队?

杨嵩:我没带什么人过来。营销团队现有300多人,科长还没认全,副总副部长以上的人比较熟。

科员通过什么机会认识呢?每个月中旬,我们会邀请当月过生日的基层员工过生日party,期间有个座谈。这些基层员工都是80后、90后,跟他们沟通,我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您这种跳跃性的思考和做事方法,他们能跟上您的节奏吗?

他们比我还跳跃呢。我们聊得很开心。我毕竟是过来人,宝沃往往都是他们的第一个单位。我跟他们讲,我当年也是大学毕业然后去了宝洁,你们大学毕业来了宝沃,所以我很清楚你们在想什么。

从目前竞争态势看,您认为留给宝沃的窗口期还有几年?

说实话,宝沃的窗口期,如果你去问宝沃的经营商及员工,我来之前了解过,宝沃的窗口期只有四个月。

四个月?

什么意思?就是说宝沃处在非常关键的节点上,不是生就是死。他们告诉我,如果宝沃没什么改变,五六月可能经销商就开始退网。一旦这成为瘟疫蔓延,那就是兵败如山倒。再加上前几个月,还有些员工在离职。

坦白讲,如果再晚一些,经销商要是大面积退网,人员流失严重,我也没才能戏可唱,真的只有四个月。为什么5月9日必须搞品牌发布会,明确宝沃品牌战略,品牌定位,以及产品路线和前瞻性技术,都必须在这时候做。

否则等到黄花菜都凉了,再做有什么意义?所以,宝沃急需一支巨大的强心针,明确战略方面。不只是营销,包括研发制造,宝沃汽车近6000人,以及所有经销商伙伴们……

那您给自己多长时间?

给我不就100来天吗?而且很巧,5月9日正好是我加入宝沃汽车100天,但我不是因为这个才选5月9日……

那是因为什么?

很简单。第一,从时间来看,我们没参加北京车展,那就必须在车展后尽快有个品牌日,否则会有很多猜测,宝沃是不是没钱了,连车展都去不了?肯定有人这么说。

员工和经销商也会很沮丧。天哪!宝沃连车展都不参加。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参加北京车展,都会有惯性思维,就像人要吃饭一样,这还需要想嘛,对吧?

第二,从现实需要讲,我们必须尽快提升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来店量,提升销量。这也需要巨大的传播,当天配合新定位,新产品卖点,我们会有大规模广告投放。

第三,只能这么快,再快也不可能。为什么?品牌定位重新梳理,对外传播素材,广告创意,平面店头投放等等,需要时间准备,不可能再快。而且这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为没有第二次机会给你。

基于这三个原因,只能定在5月10日左右。也就只有45天准备时间,所有东西都要到位。但具体定哪一天,为什么是9日?其实我在宝沃大讲堂上讲过,你可能没注意这个细节,讲到《易经》时,提到九五飞龙在天,这句话比喻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的巅峰时刻,我刻意用红色标注,其他都是黑底白色,就是为这一天埋了个伏笔。

对于您本人,外界也有一些质疑。有人认为您之前的成功,是因为有人给您施展的平台,但您现在做事,还有这个空间吗?

我发自内心感谢在东风日产时有一个非常公正的平台。我是外来户,也就是你笔下的三无人员,没有东风背景,也没有做过汽车,从市场部部长助理,到市场部副部长,从市场部部长,到销售部部长,再到市场销售总部副总部长,5年差不多升了5级。每一次升职时,都给我一个公正的评价。

而宝沃给了我巨大的授权空间。

如果用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来形容您,您会选谁?

我还真没想过。从大方向讲,我肯定不是金庸类型,应该是古龙类行。所谓金庸类型,动不动就 300招,打来打去。古龙类型就一招制敌,活得真实。我肯定是郭靖的另一端,他如果在南,我肯定在北,我们是两个极端。但那一端是谁?我还没想好。

您在八项军规中写过,对媒体说的每一个字都必须字斟句酌,力求严谨缜密,文采斐然,今天我们的对话也是这样吗?

(大笑)还没达到,这只是上半段。核心内容会在5月9日公布。八项军规、宝沃大讲堂和宝沃家宴,都是小事,5月9日才是大事。

东风日产也好,宝沃也罢,我都是在企业第一款车上市一年半左右时加入,这真是巧合。东风日产2003年7月推出第一款车,我2005年5月加入。宝沃2016年7月推出第一款车,我2018年初加入,刚好20个月。

我很好奇,像您这样的人,您有害怕的时候吗?您最害怕什么?

(笑)我在宝沃大讲堂上分享过,害怕女人的眼泪。

-商务合作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