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屐痕重觅(11)逝去的古战场

 jxyslza 2020-09-02

点 击 上 方 蓝 字 关 注“鹅 湖 山 人”、



祁连山,原指河西走廊南部山地最北的一支山岭(走廊南山西端,海拔5547米),或称狭义的“祁连山”。“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读中学的时候,我印象中的祁连山是和战争密切相关的一个地方。李白写了六首《塞下曲》,其中第一首很有代表性: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诗人第一、二句写天山(祁连山)气候的恶劣;第三、四句写边关将士的思乡之情;第五、六句写戍边将士征战生活的艰苦和战事的频繁紧张;第七、八句写将士愿意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短短40个字,有声有色的向我们描绘了戍边将士在祁连山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不愧是诗仙!
2017年6月26日,我跟着摄影团从甘肃沿着河西走廊到青海,在大巴车上,往左看,不时的会出现长城的遗迹,都是夯土建筑;往右看,就是连绵不绝的山岭——我早闻其名,未识其面的祁连山。眼前看到的一切,顿时把我拽到了一个铁马金戈的古战场上。经过扁都口——祁连山的一个山隘口——等于横穿了祁连山,于是就到了塞外,青海省祁连县。
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其中有《匈奴列传》,其中提及祁连山的地方不少,其中有一段写汉朝著名的将领霍去病的战功,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其明年春,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馀里,击匈奴,得胡首虏万八千馀级,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骠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馀人,裨小王以下七十馀人。”
这段话提到两座山,一是焉支山,一是祁连山。《后汉书》引用了两汉时期的一首匈奴民谣《匈奴歌》,其歌词写得悲痛万分: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译成白话就是:失去了焉支山,我们放牧困难,生活贫困,妇女们因过着穷苦的日子都没有好的容颜。失去了祁连山,使我们丧失了良好的牧场,牲畜不能繁殖。我们是多么凄伤啊!
诗句用的是“互文”,祁连山和焉支山产燕脂草,匈奴妇女红妆,都用此草,后来通用的“胭脂”,大概是“燕脂”的谐音。汉朝收复了祁连山,匈奴人失去的不仅是妇女不能化妆,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水草丰美的牧场。由此可见,祁连山是匈奴人争夺良好生存空间的一个关隘,过了祁连山,陇中一马平川,这对游牧民族是非常重要的生存环境,所以,祁连山,就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00首,而其中1500首与大西北有关。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诗中反复歌唱的又多是这样一些地方:阳关、玉门、敦煌、酒泉、凉州、临洮、金城、秦州、祁连、河湟、皋兰、陇坂……它们犹如一串耀眼的明珠,连接起了自陇山到玉门、阳关东西长达1700公里的陇右山川。

2017年6月26日傍晚,我们来到了祁连县,进入了青海的地界。祁连山连绵一千多公里,而这里独以祁连命名,这和它处于祁连山中部,为甘青交界之地有关。第二天一早,太阳还没有出山,我们就乘车来到城外的卓尔山。已开发的卓尔山景区最高海拔为3100米。
卓尔山是众多游客来祁连之旅必登的胜境,山上一块大石头上镌刻着“天境祁连”四个字,名副其实。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卓尔山景区项目建设地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紧靠八宝河与西藏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站在卓尔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我实在无法把它和拼杀上千年的战场联系起来。端着相机,无论朝着哪个角度按下快门,都是一幅绝妙的风光照。
大美卓尔山!


【回顾】

屐痕重觅(10)永别的圣山——年保玉则

屐痕重觅(9)——生存奋斗的史诗

屐痕重觅(8)—— 原生态的旺溪瀑布

屐痕重觅(7)紫鹊界

屐痕重觅(6)人间瑶池——黄龙

屐痕重觅(5)诺日朗瀑布·犀牛海

屐痕重觅(4)长海 · 五彩池

屐痕重觅(3)五花海

屐痕重觅(2)老虎海与树正瀑布

屐痕重觅(1)九寨沟箭竹海

第535 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