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生豪:生性木讷,但对爱人他却是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子

 夏目历史君 2020-09-02

在近代文坛中,我们见证了各种文人骚客们的爱情故事。杨绛与钱钟书的伉俪情深,梁思成与林徽因颠沛流离的痴恋,或是戴望舒与那“丁香般的姑娘”在雨巷中的徘徊惆怅······都无不是他们传奇生涯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一段爱情。

朱生豪:生性木讷,但对爱人他却是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子

而朱生豪,这个将莎士比亚更加鲜活地带给中国读者的翻译家,生性木讷,静若处子,但是面对着他所钟情的宋清如,却能将自己“卑微”到尘埃里,将其称为“宋清如主义至上者”。沉默寡言的朱生豪,将自己对待宋清如的爱意化为笔墨,在后世流传至今,因而也被称为是“最会说情话的男子”。

朱生豪从1912年出生于嘉兴的一个没落商人家庭,幼年时期便经历了丧亲之痛,父母的接连离世给了尚在童年的他不小打击,身为朱家三兄弟的长子,朱生豪过早地就担当起了家庭的重担,与兄弟和孀姑四人相依为命。

也许是天性使然,又或许是生活的重坎,年轻的朱生豪便已经显露出与年纪不符的成熟甚至是老气。他喜欢一人独居看书,作诗;他沉默寡言,不喜与人争辩,与朝气蓬勃的同龄人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不过不管怎样的低调,他的才气锋芒依旧难以掩盖,成绩优异的他在学业上一路高升,一路保送到杭州之江大学(浙江大学前身)国文系,辅修英文。也在之江大学的校园里,他遇到了他的一生挚爱——宋清如。

与朱生豪不幸的童年遭遇不同,宋清如出生于常熟的名门望族家庭,祖辈三代都是当地德高望重的名儒。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里长大,又得益于江南的钟灵毓秀,宋清如从小便出落得精致伶俐。她不愿墨守成规,说服父母支持自己继续接受教育,并非早早出嫁另立门户,父母也被其掌上明珠的一篇炽热之心打动,便支持她在文学上继续深造。随后,宋清如一路考入之江大学,成为了朱生豪的校友,而她也没能想到这个决定此后会影响她的一生。

朱生豪:生性木讷,但对爱人他却是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子

在之江大学的“之江诗社”里,各界学生以诗会友,以诗结情,诗酒年华。宋清如在高中时代便开始尝试创作新诗,但是对于传统诗歌的平仄韵律却显得有些迟钝。在“之江诗社”的交流会上,宋清如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古体诗准备请教各位学长学姐,而这恰好被朱生豪的同班同学发现,并将其传递给朱生豪欣赏,朱生豪读完之后,低头笑而不语,这让宋清如对自己的古体诗深感绝望。

可事情发生转机是在此的三天后,当时宋清如突然收到了朱生豪的亲笔诗,并虚心教导其更正。两人就这样一来二去,常以作诗结伴,互相促进,相互学习。渐渐地,宋清如被朱生豪清寡高冷的书生气质所吸引,而宋清如一个江南女子的似水温柔与不胜言语的娇羞也让宋生豪为之着迷。在西子湖畔的见证下,两人因诗结缘,成为情侣。在朱生豪的影响下,宋清如的古体诗进步不少,便放弃了新诗的创作,就连当时知名诗人施蛰存都为宋清如不再创作新诗而遗憾不已。

宋清如虽比朱生豪年长一岁,却是小他三届的学妹,所以朱生豪比宋清如早三年便毕了业。毕业后,他受邀去了上海于世界书局担任英文编辑,两人开始了漫长无望的异地恋。相似成疾的朱生豪满心情思无处放纵,便效仿古人将相思之苦化为笔墨,给宋清如写了大量的情诗:

“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边看蚂蚁,看蝴蝶恋爱,看蜘蛛结网,看水,看云,看瀑布,想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觉”“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我是宋清如主义至上者”······

他对宋清如的称呼有一本正经的“宋,清如,阿宋”,也有童心未泯的“小宝贝儿,小清清,清姑娘等”等七十多个称号。

朱生豪:生性木讷,但对爱人他却是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子

每一个称号,无不透露着朱生豪对于宋清如溢于纸面的爱意与宠溺。朱生豪虽然平时沉默寡言,不轻易与人吐露心声,但在宋清如这里,却要将自己炽热的爱大声的告诉她,甚至是每天不重样,将充满新意的情话讲给宋听。也许,这就是朱生豪表达爱意的方式。

待到宋清如毕业之后,她成为了一名教师,朱生豪则正筹备着翻译莎士比亚著作的工作。是朱生豪向中国读者开启了莎士比亚的大门,但谁又能料想到他翻译莎士比亚的契机竟然是为了给宋清如作礼物。在当时,翻译莎士比亚并非易事,莎士比亚的原著阅读难度大,思想深度也非常人所及,翻译者不仅需要深厚的英文功底,国语能力也须高于常人。林语堂即使是在鲁迅的苦苦哀求下,也没有答应他翻译莎士比亚的著作。

然而在宋清如的鼓励下,朱生豪还是去做了。他不畏艰辛不分昼夜查阅词典,反复斟酌用语,并为了符合中国读者的逻辑思维习惯,打破原版牛津出版社按年代出版的顺序,分其为喜剧,悲剧,杂剧,史剧四个板块。宋清如白天在学校里教书育人,夜晚时便挑灯夜读,辅助朱生豪校对修正。即使相隔甚远,两人的感情并未因此暗淡,反而因为学识更加亲密。

朱生豪:生性木讷,但对爱人他却是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子

即使是在日寇入侵中华大地,两人分开辗转多地,也经历了苦心孤诣创作的译本焚于战火之中的悲剧,两人也并为此沮丧。即使分隔两地,两人还是能够心心相印,怀着对对方炽热的爱存活于乱世的战火中。

1942年,两人经历了十年之久的爱情长跑终于结束,他们在众多亲友的见证下,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人婚后不久便育有一子,宋清如在家相夫教子,朱生豪则专心于翻译工作,佳人才子的佳话终于成真。可惜好景不长,超负荷的工作量还是压垮了朱生豪原本就单薄的身子,1944年,朱生豪带着遗憾走了,离开了他挚爱的“清姑娘”与刚满一岁的儿子,只留下了37个莎士比亚著作中的31个译本。

朱生豪:生性木讷,但对爱人他却是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子

送走亡夫的宋清如固然心痛,但是又不忍自己刚刚年满一周岁的儿子,女人与生俱来的母性还是让她决定坚强地生活下去。也为了完成亡夫的遗愿,她重新提笔,与朱生豪的弟弟共同完成了莎士比亚剩下作品的翻译工作。

有人说,宋清如的一生是遗憾的,她与朱生豪辗转多年最后修得正果却又被命运无情捉弄,只留下朱生豪的一沓厚厚的情书作伴。但她却认为: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她能在少女时代与朱生豪相识相恋,已是耗尽她人生最大的运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