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国找中国要两亿,不给就抢土地,中国用实力说话,一分都别想要

 明白呀明白 2020-09-02

对于充满商业精神的欧洲国家来说,大部分战争其实也是一种商业活动。从鸦片战争庚子事变,欧美国家无一不要赔款的。这些赔款就是战争的直接收益,不但军费开支可以补回去,还能为国家挣一笔钱。这样的战争当然多多益善。

如果对手失败了,可又不肯付钱怎么办?列强们也有办法,抢夺重要的城市或者首脑人物,逼对手支付赎金就行了。欧洲人是有这个传统的,贵族骑士们如果能坚持到被俘虏的那一刻,一般都会被赎回去,生命安全不用担心。

在中国人看来,这种行为跟绑票没有太大的区别,可人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没什么不对的。所以英法等国对中国发动战争时,也抱这种念头。1884年法国人打算占领基隆,就是为了逼清政府赔款。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法国完成对越南的侵占后,开始打起中国的主意。1884年6月,法军挑起观音桥事变,然后向清政府索赔两亿五千万法郎,约合3800万两白银。法国直接威胁说,如果中国不肯给钱,就要占领一两个港口作为抵押品。

仗还没打,法国人就狮子大开口,清政府怎么肯答应?于是,法国调来一支舰队,首先向马尾港内的南洋水师发动进攻,一举全歼了中国南方的海军力量。清政府的绥靖妥协害死了将近八百名水师官兵。

法国人感到仅凭封锁东南沿海是无法逼清政府就范的,便准备攻占台湾的主要港口。8月4日,一支小型法国舰队驶入基隆港,要求清军投降。而守卫基隆的是湘军名将刘铭传,半个月前刚刚到任。

刘铭传此时年近半百,跟着曾国藩征战多年,本来已经功成身退,荣归故里。朝廷突然下旨让他督办台湾军务,便快马加鞭地赶到台湾来。刘铭传发现清军的守备力量薄弱,只有联合悍勇的地方民团,才能挡住法国人的进攻。

法军对清军的认识还停留在二十年前,认为清军一触即溃,亳无战斗力,因此只投入了一百多人登陆,军舰则躲在岸炮的射程外,无法提供火力支援。

趁着法军立足未稳,清军和民团武装从两侧发起夹击,一下子把法军赶回了海里。法军损失数十人,却没有任何收获,第一次基隆之战以法国失败而告终,法军开始意识到台湾的清军比较难对付。

10月初,法军主力舰队发动第二次进攻,陆战队增加到2000人。在大口径舰炮的掩护下,法军终于攻占仙洞山,向港内的清军开炮轰击。与此同时,另一支法军舰队偷袭淡水,刘铭传不得不派兵增援,造成防守兵力不足,使当面法军夺取了基隆城。

刘铭传早就命令基隆城坚壁清野,不留下任何物资。法军无法利用基隆作为前进基地,加上外围的民团不断的骚扰,只好守在城里,不敢向内陆进攻,于是法军把主力转向淡水沪尾方向。

10月8日清晨,大批法军陆战队上岸,直扑守军炮台。炮台建在山上,只有穿过一片热带丛林,才能上山。而此时浓雾还没有散,法国士兵一头扎进了茫茫的丛林。

没想到这里埋伏着无数的民团战士,他们满脸涂着油彩,像死神一样悄悄摸到法国士兵跟前,一刀就能砍断他们的喉咙。法军遭到突然袭击后乱成一团,无法排成方阵作战。清军趁机冲杀过来,彻底打乱了法军的阵型。

法国陆战队仓皇撤退到海滩上,让军舰把他们全部撤走。清军宣称击毙300多法国人,法军则只承认阵亡27人,受伤49人。真实数字可能我们永远也无法确定,但法军若真有600人登陆的话,损失上百应该是有的。

不管怎样,基隆之战消灭的法国侵略军数量,都是清朝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比较多的。以往列强军队的伤亡经常是两位数,甚至个位数,清军的无能实在让人汗颜。

法军不得不放弃占领淡水的计划,宣布从海上封锁台湾。基隆港内的法军更是毫无作为,两次增兵都没有打开局面。第二年3月,法军转而攻占澎湖列岛的马公城,但对战争的胜负已经没有了影响。

因为中法两军在镇南关决出了胜负,冯子材痛歼法军,收复谅山,取得完全的胜利。这样一来,法国对中国的战争计划破产了。双方签订《中法新约》,结束了战争。

虽然中国又让出一部分主权,但两亿五千万法郎的赔款彻底泡汤,法国实际上是输了,内阁也因此倒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