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锅馒头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由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办,东营微文化承办的“微”青春有奖征文:书写青春,记录梦想、传递正能量......   

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微”青春有奖征文大赛 

大锅馒头

文丨隋中胜   图片丨网络

出身农家,生在六十年代中后期,没有经历过吃不饱的年月,却有过吃不好的时候。那时候,别说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白面馒头也少见。现在寓居县城,好东西没少吃,一日三餐,菜蔬水果,酒肉穿肠,仔细想:喜欢吃啥?不喜欢吃啥?没谱!却唯独对家乡的大锅馒头念念不忘,情有独钟!那个暄腾,那种麦香,甚至那种烟熏火燎的味道,都是那样诱人食欲,勾人魂魄!忘不了,吃不够!

每年都要回老家过年,带着妻儿。过完年,启程之日,母亲照例要给我拾掇好一大包大锅馒头。母亲知道,我爱吃她蒸的馒头。她说,一时半会儿吃不了不要紧,正月里的大锅馒头变不了味儿,坏不了。

在老家,家家户户的堂屋里都盘着大锅灶台,其主要功用就是蒸馒头。也有年轻人爱干净,把厨房搬到了厢房里,但是大锅灶台还得有。家乡是有名的棉花之乡,也种植玉米,所以,棉花柴、玉米秸成了大锅灶的最好燃料,取之不尽,烧之不竭。大锅灶向里通着土炕。现在成砖石结构的了,一来干净,二来结实。老人上了年纪,就稀罕个热炕头。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呵呵。现如今,农村的生产方式早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人们久已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大锅灶台烧出了家乡人的一日三餐,熬出了暖心热肚的小米汤,地瓜粥……有这么多的好处,大锅灶俨然成了家乡人的物质图腾。

大锅灶的锅一般是大铁锅,蒸出来的馒头自然也小不了。有人说了,面剂子小了馒头就小了。这话不错。只是,家乡人吃不惯小馒头,理由只有一个——小气。年景越好,家道越是殷实的人家蒸出的馒头就越大。过年过节,娶亲嫁女,酒席面上少不了馒头。吃饭的时候,大半斤重的馒头递到你手里了,你就放开了吃,准保你个肚儿圆。如果你吃一点放下,陪客的老者会劝你:“小伙子啊,当客是当客,可千万别吃不饱哦!”拿起来硬往你手里塞。家乡人崇尚的是朴实豪爽,大度大气。在民以食为天的年代里,大个馒头是家乡人热情好客的绝佳诠释。

“二十九,蒸馒头”,蒸过年吃用的大锅馒头。有不少讲究。不能用酵母,放不住。得用做米酒滤下的引子。引子用温水化开了,揉到面里去,要适量,不然会发酸。满满的一缸盆,搁到炕头上。面发好了,把邻居的大娘婶子叫过来,一起下手蒸大锅馒头啊。人多手快,有说有笑,热热闹闹,图的是个喜庆。不光蒸馒头,还要蒸上些糖包子、枣包子、豆包子,祈望上天诸神保佑日子甜美,早生贵子,儿孙兴旺;必须要蒸上几个圣虫,面条盘成龙蛇状,头脸按上两粒黄豆,顿生龙威。

馒头团好以后,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案板上,然后用一块干净的棉布罩起来,放到炕头上饧饧。记忆中,这时候母亲是不允许我们在炕头上闹腾的,想来是怕我们踩坏了馒头吧,然而母亲却说,怕惊了馒头饧不好,来年就吃不上馒头了。我们便再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候大娘婶子们似乎也安静下来,悄悄地说着闲话,谈论着家长里短。

馒头饧好以后,就要上锅了。在箅子上铺上金黄的麦草,把馒头一个一个的搁好,然后盖上锅盖——蓜子。蓜是用玉米皮拧成的绳子盘成的,结实耐用。烧火了,先是慢火,烧玉米秸;当馒头缓过气之后,再用急火,烧棉花柴。灶火映红了母亲的脸,格外的慈祥、喜庆。当蒸汽弥漫了屋子,馒头的香味直钻鼻孔的时候,馒头就快熟了。母亲停了火,静静地坐一会儿,有点忐忑的样子。大锅馒头蒸不好预示着来年的收成不好。

当蒸汽渐尽时,母亲掀开锅盖,顿时满屋子的香气。一个个又大又圆,精神透亮的大锅馒头笼罩在淡淡的蒸汽之中,如同童子面,“天生丽质,百媚皆生”!母亲的忐忑一扫而光,同大锅馒头的笑脸一样灿烂,口中念念有词:“老天爷,发善心,蒸下馒头先敬您;老天爷,保佑俺,子孙兴旺都平安!”我们情不自禁的拿起馒头直往嘴里塞,那个麦香,那个暄腾,胜过一切人间美味。蒸出来的圣虫是不允许吃的,晾干了以后要放到粮囤里,不招虫子。

多少年了,吃过无数好东西,但只有母亲蒸出的刚出锅的大锅馒头最好吃。大锅馒头里有亲情,大锅馒头里有过年的喜庆,大锅馒头里有乡土的味道。吃不够家乡的大锅馒头

作者简介:隋中胜,六零后,广饶县大码头镇人。中共党员,任教于广饶县英才学校,中学高级教师。爱好广泛,篮球、旅行 、读书等。工作之余偶尔涂鸦,不图发表,只为充实生活;不慕名利,只为愉悦自我。倘拙作亦能快乐他人,则我心甚慰!

作者近期作品欣赏:

 东北乡赶大会

  闹婚

  铁匠马

“东营微文化”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以文会友,大众也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