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五日游【一】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微”青春有奖征文大赛 

陕西五日游【一】


陕西,十三朝建都之地,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每每约同事朋友同往游览,均以坟头无甚好看之词搪塞。但我向往之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愈加强烈。今年五月,正逢休假,恰巧郭勇、张青华二君愿与我共行,遂做了功课,西行陕西。陕西之行来回五日,期间游历华山、兵马俑、丽山园、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回民街等地,每一处都赏心悦目,让人流连忘返。虽因时间所限,仍有许多名胜古迹未至,如华清池、如乾陵、如法门寺、如壶口瀑布等,但思世间万物岂有完美,有此一想深感此行不虚。于是忍不住提笔记事,录下此行,以慰我心,以飨读者。

1、 华山、华山

十二日晚自东营乘机出行,九时许抵陕,入住咸阳。第二日乘高铁去华山。华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约120公里的华阴市境内,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来至华山脚下,仰望高山,西岳巍然耸峙,高入云端,气势上就压的人喘不过气来。放眼开去,满山苍翠夹在怪石嶙峋中,道观的红墙掩映在绿色里,分外醒目,山高谷深林密,自成仙境。

看过介绍才知,华山原来是中华之根。所谓华夏,华即为华山,夏指夏阳(今韩城),想想华山老祖宗的地位,心中先自肃然起敬了起来。

玉泉院原为陈抟老祖修身悟道的地方,院内居然有华佗之墓,正面有楹联为:“百草有情医人济世”、“良方无价益寿延年”,背面亦有楹联:“除病扶伤惟妙药”、“回生去疾赖良医”。一代神医埋骨青山道院也算死得其所了。

出了玉泉院,沿着山谷上行,绿树成荫,溪水淙淙,两旁崖石壁立。过五龙桥、五里关、莎萝坪、十八盘、毛女洞、响水石至青柯坪,一路崎岖,每处都有故事,虽已汗湿衣衫,因了鸟语花香、青山绿树之故,倒不觉一丝劳累,更有清凉溪水洗手净面,情趣也是盎然。行到十八盘时,以为陡峭,却不想此十八盘不似泰山的十八盘,地势全无陡峭险峻,相较而言,倒似坦途,心中有些颇不以为然,徒有其名罢了。

内心的轻视没出五公里,千尺幢迎面而来。七十度的陡坡已不是险峭可以形容,两边各有一根铁链自上而下订入壁石,辅助游人。拾阶而上,心砰砰然,脚底虚浮无力,惟凭手臂力量拖拽,背上早已汗出如浆了。石阶两旁刻有文字,一曰:“登峰造极险路途中敢昂头”,一曰:“闯关越隘顽石面前岂回心”,读罢顿觉胆气一壮,浑身发力,不久越出此隘。和郭君、张君三人,席地而坐,相顾疲惫与湿透的衣衫,不仅哂然一笑。突然想起三国演义当中的曹操,在赤壁被烧仓皇逃跑至华容道时,面对残兵败将,仰天大笑:“可笑周瑜小儿、诸葛村夫计短,若在此处设一伏兵,吾等岂不束手待毙?”,笑声未必,关羽杀出。我笑未必,抬头望见百尺峡,始知当年曹操见到关羽时的绝望之情。

“幢去峡复来,天险不可瞬。虽云百尺峡,一尺一千仞。”百尺峡可以代表华山的险峻了。接近九十度的仰角,石阶亦不能容纳整只脚,只能脚尖着地,脚掌和脚跟则悬空在外,两旁的铁链也更粗了些,路也更窄了。前边的人上行,后边的抬头望上去,只能看到脚和一线青天。所幸游人不多,遂手足并用,四肢俯伏于石阶,如蛇爬行状,匍匐而上。

本以为华山的险峻到此为止,不想却是开始。也因千尺幢和百尺峡的铺垫,轻视之心早无,肃然之情暗生。也对“奇险天下第一山”有了新的认识。

老君犁沟传说是太上老君路经华山,因无路上山,遂用青牛套犁,于山沟处划出一条路径,命名“老君犁沟”,“犁沟”又有离垢之意,提醒游人至此当消除杂念,抛却烦恼和欲望。名如传闻,老君犁沟仅只一条沟而已。摒弃杂念,专志于爬山,不多时竟已出沟。

仿佛山顶,遥见北峰。北峰三面空绝,惟一径南通,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又名“云台峰”。相比于2000米以上的东峰、南峰和西峰,北峰的1614米的海拨微不足道。但是北峰如华山之首,突出山体,昂首天外,浑然天成。尤其是金庸笔下的华山论剑处,更显诗情画意,刀剑棍棒的金铁交鸣声宛如千年风物响彻山谷。由北峰向南望,东南西三峰就如太师椅的形状,也如莲花宝座的样子,也如金元宝的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转而向南,过擦耳崖。贴壁而行,仿佛崖石擦耳而过。爬山至此,微觉枯燥,阶旁有联稍解烦闷。一曰:“天上本无稼穑事莫怪闲卧”,一曰:“世间还多不平山岂能歇鞭”。细想此联倒也颇和此时情景了。

能够记住都龙庙是因为此间的一副楹联特别有趣。一曰:“云霄雷电霹雳震震霈甘霖”(应为繁体字,均为雨字头),一曰:“河汉汪洋江湖滔滔波浪涌”。

苍龙岭如同脊背,两侧悬崖峭壁,中间今人开凿出石阶小径,真正是“背无一仞阔,旁有万丈垂。”。人行期间,不觉如何,倘使伸头望向别处,则谷深不见底,引吭长啸,山谷回音绵绵不绝。中有韩愈投书处,说是当年韩愈爬山至此,大哭不敢前,遂写书投于崖下,得人解救背下山去。后人多笑韩愈胆小,想我此时处境,虽有开凿小径,仍不免隐隐有韩愈胆怯的情怀,但碍于颜面,不敢大哭,只是尾随了郭君、张君及一众登山游人,隐匿其中,假装无惧无畏的样子,藏起了我的怯懦罢了。

翻过苍龙岭,已是向晚,霞光穿透云层直射下来,洒在山间林处,洒在山脚峰顶,洒在山溪庙院,仿佛佛光普照,华山,披上一层神秘佛光。高处的寒意袭来,汗水化作凉气,侵入肌肤,只得夜宿五云峰饭店。住在大通铺的客舍,山谷的风啸犹如龙吟,树叶哗哗的响声让我有种脚踏不到实地的感觉,一天的疲惫和激情暂且放下,在舍友的鼾声中一同入眠。

次日,在如织的脚步声中醒来,凌晨两三点钟的样子。从山底赶来的游人为了登上东峰看日出,应该是连夜赶路一宿未睡,腾腾的脚步未现任何疲态。其中也有女子,夹杂在人群里,人群夹杂在山路的灯光里,影影绰绰,随风摆动,随着山路起伏舞蹈,竟是一道亮丽风景。只是路灯以外黑乎乎一片,苍绿隐藏在夜幕里,青石埋伏在山风中,愈发彰显华山的博大精深。

云梯并不是登顶东峰的唯一路径,在旁边另有一条舒缓的道路。但大多数的游客还是选择攀登此处。说它一百八十度仍不贴切,因为它其中的一部分犹如弥勒佛的肚子突起在外,四条垂直而下的儿臂般粗细的铁索是将其分开的两条路。人若上行,全靠上肢的力量,飘摇其上,左右摇摆,不得稍懈。望着男女爬行,瞧着老少上下,最终我的胆怯战胜了我的勇气,使我成为看客,只能用羡慕的欣赏的眼光目送他人攀爬,怅然若失的从旁绕了开去。在旁的铭牌上赫然注着云梯是华山三险之一。如此险峻之地堪称一绝,“三险之一”当之无愧。后来的经历告诉我,所谓三险之一只是华山人客气的说法,其实它是华山第三险。那第二、第一究竟如何的险峻呢?

在东峰顶等待日出的游人颇为壮观,四处挤满了人。选择合适的地方,拿了手机相机,翘首以待。天际开始发白,由白转红,云层渐渐清晰,太阳完全不顾游人的迫切心情,不急不慢,徐徐升腾。欢呼声响成一片,手机相机的咔嚓声响成一片,终于云开日出,霞光四射,山野着色,人群呼啦啦的散了开去,漫山遍野都是攒动的人头。

辗转而下,遥望可见下棋亭。下棋亭相传为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与陈抟老祖下棋输掉华山的地方,有联为证:“逐山鹿功亏半步”,“得天下宁失一山”。去往下棋亭必经鹞子翻身。此为华山第二险。游人需系了绳索,崖壁外凿刻几处落脚点,须经辗转腾挪犹如武侠小说上的功夫鹞子翻身,由此得名,亦由此可见其险。我的胆怯再一次战胜了我的勇气,使我成为看客,再一次只能用羡慕的欣赏的眼光目送他人攀爬,怅然若失的从旁绕了开去。

上至南峰,长空栈道位于南天门外南峰绝壁之上,为华山天险之首。路长百余米,宽尺许,凿路人在绝壁上凿出石孔,锲进石桩,桩上置木板为道,人行需面壁慢行,勇者行走自然,怯者心惊胆战。道中有石碣,上书:“世路如斯不慎独终成恨事”,我尝试着勇气,登临长空栈道,,犹如天外飞仙,壁立千仞,上不着顶,下临虚空,耳晕目眩之下,不得不返。我的胆怯又一次战胜了我的勇气,使我成为看客,又一次只能用羡慕的欣赏的眼光目送他人攀爬,怅然若失的从旁绕了开去。至此,华山三绝逐一出现在我的视线之内,又逐一与我擦身而过,它考校了我的勇气,将我的胆怯一寸寸剥光,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于华山之巅。

行至仰天池附近,位极峰顶。俯仰之间,群山环抱,山丘纵横,沟壑林立。路石有刻:“西岳千仞险”,“黄河万里流”。面对天险想起古人贾谊书《过秦论》有言:“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四塞八水之险的金城汤池被瓮牖绳枢之子的陈涉戳的千疮百孔,终究“一夫作难而七庙毁“,每读书至此不仅唏嘘,倘使秦皇有杜牧之心,”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而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天下绝无沉鱼面,太华独有落雁峰“,转过落雁峰,西行至西峰乘索道而下。西峰索道亦为一险,虚空之下,千仞之深,远观华山如出一石,树木劲草寻隙而生,沿途风光如画,与步行上山,乐趣不可同日而语。

下至山底,始知华山实为太华山,此去西南十五里有少华山。想起嵩山有太室山和少室山,不禁感慨造化之神奇,两山相隔万里,好像坐忘于数千年里的往事中,销形作骨,烁骨成尘,更因风散。

看到“华岳雄风”四个遒劲的大字悬刻在巍峨的石牌坊上,我的华山之行就要结束了。想着华山的“奇、险、峻、秀”,忍不住在心里默默念着:“华山、华山……”

作者简介

张德斌,就职于中国银行垦利支行,酷爱历史和文学,业余喜欢写些随笔。

作者近期作品欣赏:

 老湾

  那年我高考

   奶奶的家

   徽州行记

“东营微文化”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以文会友,大众也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