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 沫 香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

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豆 沫 香

作者丨李小渔        编辑  丨张旋               

1

3

2

4

      去外地生活好几年了,还是惦记镇上张记早点铺的豆沫。魂牵梦绕,像惦记中学时代同桌的ta,这次回老家一定要满足味蕾的渴望。

 清晨太阳还没睡醒,我就叫上家人们一起来到镇上大隅首的张记早点铺吃早点。记不清这家早点铺有多少年历史了,反正从我记事起,它就已经存在。周围的店面都已跟着时代的潮流改头换面,唯独这家铺子如一本老旧的书,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单独看他们家的店面,仿佛仍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店铺前面的空地上用竹竿搭着凉棚,靠街边支着一个吊炉,吊炉旁边放着两口大瓦缸。大瓦缸高约一米,直径大概七八十公分左右,外面做了保温处理,草编的盖垫,里面盛着的就是豆沫、胡辣汤。“包子烧饼豆沫胡辣汤......”离着十几米远,就听到那熟悉的吆喝声,老板一边吆喝招揽生意,一边往吊炉里贴烧饼。吆喝的声调那么熟悉,听来如此的亲切。我发现老板却比前几年还要年轻许多,我猜想,他可能是原老板的儿子。

      凉棚下摆着几张小桌子,我们找了个位子坐下,桌凳已经很陈旧,但是擦得很干净。“恁吃点啥?有包子烧饼,喝豆沫还是胡辣汤?”老板娘过来热情地招呼我们。这老板娘啊,长得像她家的包子一样喜庆,白白胖胖的,说起话来像黄鹂鸟唱歌一样好听。“来四碗豆沫,四个烧饼吧!”我说。“来四碗豆沫,四个烧饼。”她大声复制着我的话,拖着长长的后音,像唱歌一样好听。如果她去参加中国好声音,一定能拿奖。

       很快,豆沫烧饼端上了桌,我喜欢喝酸的,拿起盛醋的小壶往豆沫里浇了点醋。豆沫要趁热喝,我用小勺拌匀,小心的在碗边上吸了一小口,嗯......还是当年那个味儿——酸、辣、香,口感那叫一个爽,尤其是在夏天,特别开口胃。汤汁细腻,似牛奶,却比牛奶还要温润。再咬一口外酥里嫩的吊炉烧饼,比吃大餐的感觉还美。他家的豆沫料足,我一边喝一边留意汤里的食材,里面有整粒的花生米、盐酥花生米、黄豆瓣、海带丝、黄花菜、粉条、白芝麻、菠菜,勾芡用的是小米浆。调味料应该有盐、花椒、八角,有些微辣,还应该有少量的胡椒粉。

       吃完早点,我在那儿小坐了一会,瞅着前来吃饭的人少了,一边帮老板娘收拾着我跟前的碗筷,一边和她搭讪:

      “大姐,我就喜欢吃你们家的早点。”我甜甜的称呼老板娘为大姐

       “嗯,谢谢关照!”

       “大姐,我好几年没吃到你们的早点了,这几年一直在外面。在外面经常想念家里的饭,尤其是想喝你们家的豆沫。”

      俩人越聊越多,老板娘非常实诚,一边和我说话,一边擦桌子。“老父亲在世时常告诫我们说做生意要讲良心,实实在在待客,人家顾客才会认可你,生意才好!做生意容易,贵在做一辈子良心生意!俺们一直感谢大伙对小店的照顾!”说到老父亲时她的眼睛有些湿润,动作也慢了下来,可能是想起了故去的老父亲。很快她似乎意识到自己有点失态,马上调整了情绪,微笑着说:“你可以自己做的!其实也不是很麻烦,我和你说说就行。”欧耶,诡计得逞,我心里暗自得意。

       因为还不断有客人过来吃早点,老板娘就大致和我说了一下他们的食材和制作工艺。果然,所用食材和我观察想像差不多,制作的过程很细致。好的东西要与大家分享,这是我们经常教导孩子的话。我怕自己这糊涂脑子记不住事儿,回家以后马上把制作方法作了整理,现在分享给友友们,希望大家也能学会做豆沫。

       首先把小米洗净,用清水浸泡4个小时, 加焙香的花椒、八角磨成小米浆;其次,千叶豆腐油炸,切成丝,盐酥花生米加焙香的白芝麻捣碎,花生米、黄豆洗净浸泡2小时,黄豆捣碎成豆瓣;然后,锅里加水或者高汤,下入海带丝、黄花菜、花生米、黄豆瓣、粉条,煮10分钟后再下入油炸豆腐丝、菠菜(也可以是其他应季的绿叶蔬菜)、盐、胡椒粉,最后倒入小米浆,边倒边搅,小火煮2分钟,撒上芝麻花生碎,就可以出锅了(需要说明的是,每种食材的用量还要大家自己斟酌,大姐能告诉我制作方法已经非常感谢了)。

       现在我已经把花生米泡上了,因为我喜欢里面的花生米煮的更面一点。小米和黄豆明天早起再泡,明天早晨我的厨房就会飘起浓浓的豆沫香。看到这儿你馋了吗?OK,那就快快约起来吧,让我来给你露一手,约得晚了可能会排队噢!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小渔,70后,出生于聊城,一介平民,现居垦利,爱好读书、偶尔码字。轻守悠悠岁月,静看花开花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