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娘是这样的人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娘是这样的人

作者丨李素英   摄影丨刘敏

 娘离开我们一个多月了,但她每天都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活在我的记忆里。娘不曾走远,和娘相处的日子历历在目。娘不仅长得眉清目秀,和颜悦色,她更有一颗慈悲善良的心,对家人对外人都是一副热心肠,宁肯自己吃苦作难,也不遗余力地帮助别人。

 在70年代靠工分挣饭吃的年月,我姊妹四个,都是没有劳动能力的小孩子,父亲在外地上班,只有母亲一人干农活。那时候养猪攒粪肥可以顶工分,母亲勤劳有耐心,给猪割草当饲料,也晒干草再磨成面,冬天掺上草面、麸子、地瓜、萝卜给猪馇食,养的猪膘肥体壮,毛色光亮,攒的肥又多又黑。出栏和推肥(就是把粪肥从猪栏里掘出来,验级后送到地里)可是力气活,男劳力都累得腰酸背疼,气喘吁吁,何况我们家都是弱小,有时候是亲戚或者乡里乡亲帮忙,母亲都用厚重的实物逐一答谢;有时候是让要饭的孙孝文给出栏,管他吃饭,再给他几天的口粮。

 有一次,老孙来要饭(其实他不老,也就是40岁),正好赶上要出栏。老孙有的是力气,但好吃懒做,靠要饭谋生,让他出栏管饭自然是他求之不得的。娘擀的面条,烙的油饼,还煎的咸鱼,炒的猪肉白菜,这么丰盛的饭菜,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几乎是年夜饭,太奢侈了。老孙饭量极大,一顿能吃三大碗面条,好几块油饼。娘先让他吃,让我们等等再吃,看他那狼吞虎咽的吃相,害怕他吃光光,我偷偷拽娘的衣角,轻轻埋怨:“都是你叫他猛吃猛吃,快都给咱吃完了。”娘装作听不见,不理我。我斜楞着眼,使劲盯着盛油饼的干粮筐子,再瞅瞅低头大吃大喝的老孙,心里着急上火。我使劲拽娘的胳膊,踢她的脚后跟,让娘把油饼端走。娘恼了,大声呵斥我:“不给人家吃,都给你吃了!这些出力的活你干?你能干了?”我的眼泪吧嗒吧嗒落下来,再不敢吭声。老孙能剩下,就是我姊妹几个吃了,娘一口也吃不上。当时心里非常矛盾,盼望老孙给干活,又担心家里的一点点好东西都便宜了他。过后,娘看我闷闷不乐,和风细雨地对我说:“老孙平时来要饭,咱不用给他最好的,给他块地瓜窝窝头的都行,现在是他给咱干这么累的活,咱能亏待人家吗?”我的委屈一下子烟消云散,嘴上没说,心里服气了。

 工分难挣,物质也匮乏,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娘做鞋的布也是拿布票找熟人给带出一点。娘白天干活,晚上点着煤油灯做针线,为了一家人的穿衣穿鞋,眼睛熬出了红血丝。有一年冬天,娘牺牲了很多睡眠时间,好不容易做了一双新棉鞋,刚穿了四天,大伯家的二哥哭哭啼啼进门,让娘给他找双棉鞋穿。娘一看,数九寒天二哥还穿着露脚趾头的单布鞋,娘二话没说,当即把自己穿着的新棉鞋脱下来给了二哥,娘自己又穿上那双张着嘴的旧棉鞋。大伯家有六个儿子,二哥从小病怏怏的,吃饭很少,面黄肌瘦,娘心疼他,偏看一眼,二哥对娘有依赖心,有什么事就和娘说。难怪,娘去世后,二哥天天陪着我们,他伤心痛苦,眼睛红肿,他说三婶待他最好,三婶就是他亲娘。

 在那个“打击投机倒把,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做点小买卖像做贼一样,要偷偷摸摸,时刻警惕。我干娘家为了糊口度日在家做鞭炮,先不说整天接触芒硝和火药有多么危险,就是做成一支能响的炮仗就有十多道工序。干娘家五口人,大人孩子都派上用场,尘灰暴土辛苦一年,年底能偷着卖出去,那是全家人的好运气,来年的生活开支就有了保障。要是在路上被截获,全部没收,一年的汗水和投入打了水漂,一家人就要喝西北风。大约是78年,干娘家准备年底卖了鞭炮,第二年盖房子,但是在贩卖途中,自行车和鞭炮都被没收。干娘来我家借500元钱,那时候我父亲这个老中专生的工资每月只有39.5元,我家里拿不出那个天文数字的钱。但是我娘,我那菩萨心肠的娘不懂拒绝,硬是答应了。娘背地里出去借了七户人家,才凑够了。欠债太多,娘着急还账,省吃俭用,我家的生活质量坐着过山车跌到低谷。那两年,几乎没见过猪肉,没吃过鸡蛋,过年,全家人都没做件新衣服。我娘靠养猪养鸡,再加上我父亲的工资,勉强还上账。由于营养缺乏,体力透支,娘严重贫血,1米62的个子瘦的只有83斤,娘走路踉踉跄跄,摇摇晃晃像纸片人,连我那不到一岁的弟弟也抱不动。我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喊“妈妈”,娘气若游丝地答应着,我心里就踏实了。见不到人就慌张着到处找,看看娘还活着不,担心娘随时会离去。

 干娘家的日子一直很困顿,都是土里刨食,偶尔也做点小买卖,但他们没提还钱的事。过了11年,干娘家来还钱,我娘没要。我已经大学毕业,弟弟妹妹也已长大,父亲的工资也高了,苦日子熬过来了,娘还活着,并且比以前健壮了。我问娘:“当初不给她500,借给她家二三百也行啊,咱也不至于差点过不下去。”“人家开一次口不容易,再说,我出去借钱比她好借。”娘说道。可是,那时候的500元是什么概念呀,差点要了俺娘的命啊。

 娘已经不在了,我回忆的记住的只是她生命里的沧海一粟,这些远远不能涵盖娘的一生。娘大字识不了几个,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娘没有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也没有豪言壮语来教育子女。娘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但是娘的言行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娘的优秀品质早已潜移默化渗透到每个子女的身心。

 我想念娘,敬佩娘,娘像我心里的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指引着我前行。

作者简介

李素英,网名蒲公英,广饶人,林业工作者,热爱生活,爱做家务,是个超级吃货;爱好旅游,想得很美游得很少,喜欢把心事诉诸文字。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孙武湖的早晨

情系山村

庸人勿自扰

爱上雪天

楞次定律

俺爹有点怪

陪读的日子

租房风波

镶  牙

酿酒

思念是一条河

我眼中的香港

浇地

长姐如母

有一种快乐叫小时候的冷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橄榄绿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张旋   任晓娣   吕娟娟   文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