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菜救过俺的命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野菜救过俺的命

图文丨王文元      编辑丨文姐

曲曲菜

苦菜子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草绿了,花开了,野菜长了。春姑娘把美丽送给人们。每逢周末,小区的人们相约结伴去几里外甚至十几里外的田野里挖野菜,说是要调口味。有的开着车全家出动,回来时大包小包都是菜。说起野菜我是特别的钟爱,那可是我们这些“50”后的人当年的救命菜。

 俺家地处黄河入海口,俗称“垦利洼”。这里地处偏远荒芜。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记忆中,那时春天、夏天人们靠吃野菜度日,秋天、冬天就吃野菜种子还填不饱肚子。我们那时也是盼春天,春天来了可以挖野菜,有了野菜吃就不饿肚子了。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我们唱的儿谣“砘轱辘子响,曲曲菜长”。

 现在盼着野菜长是为了吃野味解馋,那时盼望着野菜快长出来,是为了有吃的填饱肚子。每到春天野菜长出来后,母亲就带着我去挖野菜,谷雨节以前挖的是发芽早的苦菜子、草鞋底、荠菜等。谷雨节后挖得就是曲曲菜、吐喽酸、水蓬花、福子苗等。那时,吃的最多的就是曲曲菜了。曲曲菜虽味苦,但不伤胃。

 记得每天早上一大早,母亲让我挎个篮子跟她出门去挖野菜,菜叶子上顶着晶莹的露珠,我们低着头一个劲地挖也挖,挖满了篮子就倒到包袱里,等包袱满了,最后母亲背着一大包袱菜,我挎着一篮子野菜回家,这样就够一家人吃一天得了。回家后母亲把野菜摘干净,用清水淘淘,放到锅里添上水煮,煮熟了,放一点盐就这样一人一碗扒野菜。没有粮食的野菜味道好苦好苦。没办法,人饿急了再难吃的东西也得咽。有时母亲为了给家里改善生活,就是把野菜切碎了掺上一点地瓜干面蒸成菜团子,这样因为有点面要比煮的野菜好吃得多。

惠菜

芙子苗

 那些年也真怪,年年下大涝雨,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可野菜不知怎么地就那么多,坡里一大片一大片,当时上年纪的人说:“这是为了救咱们这些人的命啊”。

 由于天天吃野菜,很多人因为营养不良而浮肿,1960年、1961年是饥饿最严重的时候。当时,我已经五、六岁了,我记得因光吃野菜,自己的肚子隔着肚皮就能看到绿肠子,村里的街坊们心疼地说:“这孩子可能活不了。”因为,那时我已经多少懂事了,心想,我吃饱了不就饿不死吗,因此,吃饭时不论多难吃,我都要吃得饱饱的,我想我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上,说啥也不能饿死。就这样靠吃野菜我还真得活下来了。我一个堂妹就没有挺过这一关,因咽不下野菜,眼看着被饿死了。

 吃野菜的日子一直到1963年政府下来各种救急粮才有所好转。

 因此,至今我对野菜是那么的亲切。一到春天就去踏青,去挖野菜,挖回来的野菜有些送给邻居家吃,再就是自己家改改口味,一看到野菜我的心里就酸溜溜的,每逢吃着野菜,就想起当年生活的艰辛,同时心里也充满了幸福。看看现在的生活,有楼房、有汽车,天天吃的白面馒头,一顿饭炒好几个菜,还时不时的下馆子,日子天天像过年。这么好的日子做梦都没有想到。

 家里生活条件好了,吃得好了,老伴又得了人们常说的富贵病—糖尿病,老伴为了治病,从一开春就天天到地里挖荠菜,挖曲曲菜,现在夏天了又挖马齿苋,用荠菜包包子,马齿苋炒着吃、曲曲菜蒸菜团子、熬菜粘粥。马齿苋吃不了还上锅焯了晒起来说是等冬天吃。老伴吃野菜还真的把血糖降了下去,这野菜还真是神奇,既救命又治病。

车前子

扫帚菜

作者简介

王文元,新闻编辑,东营市垦利区广播电视台退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三十多年,有百余篇作品获奖。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母亲的美德传给我

为幸福老人照相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橄榄绿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张旋   任晓娣   吕娟娟   文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