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老婆婆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1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我的老婆婆

文丨杨芳    摄影丨旅途

2020年3月21日,农历2月28日,我的老婆婆去世了,享年100岁。

一生要强,从不给人添麻烦的老人家拼尽全力,挣扎到周六早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十几个子孙,周末两天把她的后事料理完,没用请假。知趣一辈子的奶奶,走时还这么周全。

老婆婆一岁没了娘,是她爹用糊糊把她养大的。十几岁嫁给了爷爷,生了三男二女五个孩子,在孩子最需要爹,妻子最依赖丈夫的时候,爷爷撒手西去,那一年她虚岁才36。上有公公、婆婆,老公公;下有正在求学的三个儿子,还有爬在地上嗷嗷待哺的小女儿。偌大的一个家,就靠这个身高一米五的小脚女人撑着。无米下锅是生活的实景,缺衣少穿是生活的常态;四面漏风、摇摇欲坠、触手可及屋顶是栖息的家。这就是一个中年妇女所要面对的生活。

生活没有把奶奶打垮,她硬生生地扛了过来。大儿子考取功名有了工作、二儿子成了一名“九二三厂”工人、三儿子穿上军装保家卫国,五个子女成家立业,日子熬出了头,有了起色。可又有谁知,是怎样的历练成就了奶奶的坚强,是怎样的不屈撑起了这个家!

老年的奶奶经常自豪地讲述她的奋斗史:开过烧饼铺卖过烧饼;1958年大跃进她在村食堂做过最出色的伙夫(当然也给孩子们换回了不少吃的);下洼开荒种地、和泥垒墙盖房……

奶奶也常常提及过往里的幸福和甜蜜:爹爹把她当作掌上明珠,小心呵护,为了女儿,没再续娶;年青时貌美如花,四庄八邻娶媳妇嫁姑娘她是一等陪送人选;婆家的三位老人疼她、爱她、教她、帮她,把她视为女儿;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高大英俊的爷爷对她疼爱有加,吼都没舍得吼一声……

奶奶还常给我念叨她那些经典故事:当邻人前来讨要几块旧布,满屋寻觅无果,她毅然撕掉自己上衣口袋交给来者;为了儿女们的下一代,她的下半辈子过起了游走各家的生活……

1988年我嫁进了老婆婆家,成了她的孙媳妇,第三年,生孩子,她作为替补队员来到了我身边,十分精心地照顾我的生活起居,直到出月子。

我们当地女人坐月子,有许多讲究:不能摸凉水、不能看书、不能洗澡、不能光脚等等。她一样一样要求、提醒、监督,我一件一件讲价、妥协、执行。就这样,女人所谓的月子病我一样也没落下,养了一个好身体。

休完6个月的产假,要上班,回老家求援,老婆婆把她仅有的几件衣服包了一个包袱,拎着跟我们上了车。这次她是作为主力队员出场,那时她已70岁。“孩子有难,我不帮他,谁帮他?”这是来时掷地有声的承诺。“如果我小十岁,这个孩子我一定帮你带大”这是几个月后,力不从心撤离时的无奈。

女儿两岁多时,我决定参加律师资格考试。法律对我来说是无知无畏,我对法律来说可是无奈小白,从零开始,我无所畏惧,但孩子、家务却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尤其孩子还时不时生病住院。无助要发疯的时候,老婆婆又一次临危受命,担起重任。我也勇往直前,将“律师资格证”一举拿下。

有了这样的帮衬,我对她的感情自然要深一些。每年冬天我会把她接到我家小住一段时间,她也十分乐意。一进家门,老婆婆就对我母亲说:我像燕子一样飞出来了。接着两亲家便哈哈大笑,拉着手坐在沙发上嘘寒问暖。每年我都会给她添置几件衣服,而她总是念叨我们日子紧,责怪我乱花钱,但脸上还是写满了幸福,有时也会像孩子一样兴奋不已。有一年冬天我给两位老人买了不同款式的羽绒小棉袄,两亲家站在床上试穿,你帮我瞧瞧,我帮你瞅瞅,兴奋的样子就像我们小时候过年穿上新衣服一样。这件衣服被姑姑带到医院,陪她走完了人生。


每次到我家,我都会给奶奶洗澡。七八十岁的时候,怕给我添麻烦,九十岁以后,有点懒得动,我软磨硬泡,奶奶便乖乖就范。当洗得舒服时奶奶便开始咏读那经典台词:孩子,你比姑娘还要好;我就是死了,也忘不了你;真轻快,要掉二斤哪。

2014年的春节前夕,94岁的奶奶说要到我家过年,我们开动大脑,设计各种方案,试图让这个年过得有意义。思来想去,我决定带奶奶到济南,去看望她一直念叨的八十多岁她小姑子,姑嫂情深,多年未见,帮奶奶实现梦寐以求的心愿。初二在广饶小住,晚饭安排在酒店,一生节俭的奶奶不停地挑剔饭菜:饼太薄、面不白、菜没有滋味!回家躺在床上还一直念叨那一桌菜:孩子,花了不少钱吧?明天我们不吃早饭了,中午就吃干粮吧。

与奶奶不在一起的日子,我常常牵挂她。有一次,我发现家庭微信群里有奶奶生病的消息,随即坐立不安,眼泪不由自住地流了下来。直到看到奶奶没有大碍,才安了心。

2016年我们从乡下进了城,东营有了家。我时常想奶奶啥时候到我家小住一段,感受一下楼上楼下的幸福生活。2017年冬天,说服了姑姑,我休了年假,把奶奶接到家,这次随行的还有姑姑,奶奶已不能独自出门了。我们陪奶奶参观二楼、三楼,在三楼我拿着毛泽东的塑像问奶奶:这是谁啊?她眯眼看了会:“毛主席。”激动的我搂着奶奶亲了又亲,看到我们高兴,奶奶脸上也绽满了笑容,我知道那是荣耀的光芒。坐在三楼榻榻米上休息时,奶奶发话了:家置齐了,你们两个瘦了,以后该吃吃吧。97岁的奶奶还是那么睿智,洞察秋豪。

不知是因穷日子的根在奶奶的身上扎得太深,还是因奶奶常年奔走在儿女家,没有归属感,总之奶奶到那都是谨慎有余。在我家,见我要做饭,她便很自然地问:这是干啥?俺可是不吃了。眯着眼、摇着头,拍拍自己的肚子:还没下去哪!吃个最普通的荷包蛋也要推让几次才肯下咽。

这就是我的老婆婆。

提笔写下这篇文章,有回忆、有追思,但更多的是怀念。




作者简介:

杨芳,从事过教育、司法行政等工作,现供职于河口区政协。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晓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征稿要求:散文,小说,随笔,字数在300-2000字以内。投稿需原创首发公众号作品,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