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兵家翘楚——吴 起

 马刚fy5os6oxj3 2020-09-03

3、兵家翘楚——吴  起

吴起(前440——前381),战国时期卫国人,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他通晓儒、、兵三家,在内政和军事上都有极高成就。

吴起少有大志,为增长学识,曾到鲁国拜曾参为师学习儒学。后弃儒学兵,苦学不辍,终有所成。之后,在鲁国丞相公仪休的推荐下,吴起被鲁穆公任为大夫。齐国伐鲁时,公仪休又推荐吴起做大将前往迎敌。吴起受命后,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与士兵同甘共苦,并运用所学之术,大败齐军,被鲁穆公封为上卿。后来鲁穆公听说齐国将美人及黄金私赠吴起,便对他生了疑心,罢免了他的官职。

吴起离开鲁国后,就去了魏国。经李悝推荐,魏文侯任吴起为将军,率军攻打秦国,连克五座城邑。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又能得到士卒的拥护,就任命他为西河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公元前409年,吴起攻取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增修此二城。次年,吴起再次率兵攻取郑县等一些地区,占领秦国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经翟璜推荐,吴起担任西河郡守。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76次,全胜64次,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别是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5万兵力,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从此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吴起在镇守西河期间,爱恤士卒,训兵练武,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

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向子夏学习儒家思想, 并改革魏国兵制,创立了“武卒制”。

后来,魏文侯薨,武侯嗣位,将吴起留于国都,却另择他人接任西河郡守。吴起听说后,感到在魏国已无用武之地,就辞官到楚国去了。

吴起到楚国后,楚悼王任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吴起任令尹后,主持了楚国的变法:制定了法律,取消了第三代贵族的爵禄,裁减官员,削减俸禄,将节省的财富用于强兵,消除贵族间损公肥私、谗害忠良的不良风气,禁止私人请托,改“两版垣”为“四版筑城法”。经吴起变法后,楚国日渐强大,疆域一直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一带。

吴起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吴子兵法》。在《吴子兵法》中,吴起主张把政治和军事结合起来,不予偏废。  在政治、军事并重的前提下,吴起更重视政治教化,  用道、义、礼、仁治理军队和民众。  他还从战争起因上将战争分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质,主张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反对穷兵黩武。《吴子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后世将《吴子兵法》与《孙子兵法》合称为《孙吴兵法》,北宋时将《吴子兵法》列入《武经七书》之中。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薨,贵族兵变,吴起遇害。

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吴起予以高度评价:“吴起在中国历史上是永不会磨灭的人物,秦以前作为兵学家是与孙武并称,作为政治家与商鞅并称的。”

有诗赞曰:

       仕鲁破齐魏破秦,

行不骑乘赢兵心。

变法花催楚强盛,

《吴子》一部称圣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