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在怀里长大的孩子,比别人差在哪里?

 渴望知识的老学生 2020-09-03


01

2岁半的波波,从出生开始,就被爷爷奶奶抱在怀里。

即使睡着以后也不舍得放,因为一放就醒。

干脆奶奶就抱在怀里睡,一抱就是2个小时,累的奶奶腰酸背痛。

波波学爬行的时候,奶奶不敢让爬,就把波波放在小车里,怕有危险。

学走路的时候,爷爷怕波波摔着,整天弯腰撅腚的用手扶着孩子的腋下,孩子学会走路了,爷爷也累的腰椎间盘突出了。

出门在外更是不敢撒手了,走哪抱到哪。

波波想和小朋友一起玩踢球,爷爷赶紧去阻止,怕碰着。

波波想去草地里抓蝴蝶,奶奶赶紧抱回来,怕虫子咬着。

波波想去走路沿石,爷爷赶紧拉下来,怕摔着。波波在超市里想自己选东西,奶奶抱着不让下地,怕丢了。

于是,两岁半的波波出门,基本没走过路!

慢慢的,波波与同龄小朋友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02

把孩子抱在怀里,看似是在保护孩子,其实你的爱心却害了宝宝。

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害处呢?

1
限制了宝宝大运动发展

宝宝被长时间的抱在怀里,活动就会受到限制,尤其是肢体的大动作。

当宝宝在6个月以后,能够独立坐的时候,家长就要适度的放手,让宝宝独立靠坐,8个月会爬以后,在家长的监护下,让宝宝放开手脚爬行,这样不但可以有利于手脚协调,大动作发展,还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如果长时间限制宝宝的活动,那么宝宝的在运动方面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肌肉也得不到锻炼,变得不协调。

2
限制了宝宝探索的欲望

孩子被抱在怀里,安全感是有了,但是却不能自由的去探索,而宝宝是在不断的动手动脚探索中成长,完成一个又一个敏感期,促进心智的发展。

所以长时间被抱在怀里的宝宝,探索的欲望被一点点的阻止,看上去是一个很乖的孩子,但是心智的发展会比同龄人滞后。

3
限制宝宝交往的能力

被长时间抱在怀里的宝宝,就减少了与人交往的机会,宝宝是在和不同的人交往过程中,建立信任关系,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即使几个月的小宝宝也有他自己的交往方式,所以要创造机会让宝宝见到不同的人,尤其是同龄人。

4
影响宝宝性的格发展

被抱在怀里长大的宝宝,依赖性较强,缺乏冒险精神,显得胆小娇气,甚至出现不合群的现象。

5
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宝宝长时间被抱着,活动就会减少,血液循环变慢,消化能力变弱,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再加上和大人长时间的贴合在一起,大人身上的细菌也容易通过呼吸,接触等传到宝宝身上,影响宝宝的健康和身体发育。

03

看了以上,希望妈妈们可以放开手,让宝宝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自由的活动,家长做好监护工作。

有的妈妈看了以上,就会觉得抱孩子不好,于是就拒绝抱孩子,其实这也不对。

从妈妈的子宫来到这个大大的世界,宝宝也需要一个过度,那就是从妈妈的怀抱里慢慢的过度,然后再去拥抱这个世界。

所以,在宝宝出生的前6个月,尤其是前4个月,是需要多安抚的。

当宝宝哭的时候,有些老人就会说:别抱啊,会惯坏孩子的!

其实,不是这样的。

当宝宝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是需要马上安抚的:

1:肠绞痛

2:饥饿的时候

3:孤单的时候

4:身体生病的时候

如果宝宝在需要安抚的时候, 一直处于不能及时得到满足的状况,那么他的安全感就不会得到建立,对大人的更加依赖。

所以,在宝宝7个月以前,可以多抱抱,当宝宝有能力坐、爬、走以后,就要慢慢的放手,让他自己去丈量世界。

当然,在3岁之前,宝宝还是会经常依恋你的怀抱,不要拒绝,毕竟孩子在你怀里也就两三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