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地投拓人员的两个基本素质与两个基本能力

 赤脚书生茶客 2020-09-04
原创 商淌 周璐的笔记 4天前

投拓人员的要求是什么?经常会有人问我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可以展开讲很多。

但我觉得,投拓人员,一般就是要具备两个基本素质与两个基本能力。

一、两个基本素质

1、有逻辑的做事思路

一个复杂项目甩过来,你知道怎么做下去吗?

如何安排后续工作进程,如何指挥人,跑出去找谁,商务条件怎么谈,重大节点问题在哪里、如何梳理,专业部门的意见什么是需要重视的、什么是需要顶回去的?等等。

以上都是你有思路才能驾驭,有做事的逻辑才能事半功倍。

投资的门槛其实是非常低的,较其他部门独有的核心知识点就是土地上的一些知识和理解,其他的财税、律法、市场这些都可以往外甩,而且真心无法驾驭,比如投资想拿项目,想在税筹上做文章,但是拗得过公司税务吗。

但投资又是牵头部门,投资人员往往要协调安排其他部门做事情,如果思路不对,不仅项目事倍功半项目做不下去,而且部门间的矛盾会很大。

所以一个好的投资人员,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有一个良好的有逻辑的做事思路。碰到具体的项目,能将项目分解下去,自己做什么、其他人做什么、各司其职怎么做,高效率得完成项目而不耗。

当然做事思路这事急不来,只能靠实战的项目经验硬堆起来,熟能生巧。

如果平时接触的项目少,想尽快提升,我的《房地产收购勾地理论与实践》里面有大量全景式实操案例,不仅告诉你怎么算的,也告诉你交易架构为什么这么搭的,也许能帮你。

2、专业能力强与资源范围广

专业和资源也是做投拓的基本素质,当然每个人对专业和资源谁更为重要都有自己的理解。北方的投拓会认为资源更加重要,因为北方的土地市场相对封闭,大家抓的是人脉,卖你不卖他也许过程中很有讲究,南方的投拓会认为专业更加重要,因为南方的土地市场相对开放,大家抓的是市场眼光与项目落地效率。

但相对的,对投资人员而言,专业立身与资源立身,并不矛盾,从资源型人才转为复合型人才会相对容易点,毕竟投资门槛不高,只要肯学,行政人员也能做好投资,从专业型人才转为复合型人才也不难,只要安心下沉,政府机构跑两年,基本上也就有自己的“资源”了。

专业能力与资源能力是投拓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专业能力强可以在其他部门无暇支援的情况下预判项目、洽谈项目,投资人员可以独立开展工作,资源能力强可以为企业源源不断提供意向项目,做大储备项目库。不强可以都可以慢慢来,但我个人偏好是专业能力,因为土地市场日益公平公开公正,二手收并购市场的量也没那么大、信息也很公开,现阶段专业能力是投资人员更需要储备的素质。

二、两个基本能力

1、情报力

投资人员就是谍战中的潜伏者,战争中的侦察兵,必须具有情报能力与分析能力,为决策提供最真实最有效的情报

决策准不准确,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决策依据是不是准确,你是老板的幕僚,负责搜集情报、分析情报,尽可能多的给老板以充分、有效、全面的决策依据。商场如战场,如果没有情报的搜集能力与分析能力,无异于蒙眼前行,走着走着就掉坑里了,你掉坑里了,老板和公司也被带进坑。所以合格的投资人员,其实就是侦探和间谍的化身,从洽谈、尽调、市场等表象中寻找政府、合作方的真实意图、推演项目背后的故事、了解商务的核心逻辑,然后把项目现状和背后的故事都和老板汇报清楚。

2、执行力

开山架桥,一往无前,投资人员必须展现最强悍的执行力,在投资人眼里,只有拿到地与拿不到地的差别,满分或者零分,成功或者失败,不同于其他条线,怎么做好歹都是做,业绩慢慢攒。

执行能力,也是充分领会并实践老板的意图。 如果已经有了决策,就去不折不扣的执行,就算不喜欢这个决策也不要带任何情绪。如同打仗一般,就算战术错了,冲上去是送死,也要死的光荣,真正牛逼的人是能把愚蠢的策略变成光荣的胜利。这不是愚忠,因为在出结果之前,谁都不知道事情究竟能不能做成,但能确定的是你是打工的,只要端着这个饭碗,就必须帮老板去实践他的意图。定决策是老板的事情,在决策的大框架下如何做好,是你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