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极拳的特点和三层劲道

 新用户07039177 2020-09-04
八极拳的特点和三层劲道

在我国北方,八极拳以其雄猛刚健的风格和那近身短打,挨、崩、挤、靠、绊、勾、盘、连刚柔并举的独特的技击特点而著称。近年来,八极拳发展很快,它不仅在我国北方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在南方也渐渐发展壮大。笔者把长时间练八极拳的一点肤浅认识谈出来,实乃是求教于武林前辈。

八极拳的特点和三层劲道

八极拳徒手套路及特点

根据多年的练功体会,笔者确以为八极拳是以意领气、手脚相随、气沉丹田、劲力贯通达到刚柔并举的内家拳。

八极拳徒手套路主要有:“八极小架”、“八极拳”(也称八极对截)、“八极双归”等套路。还有“六大开”、“八大招”。不过它们都是“单招”、“单操手”不是套路,包括在前面三个套路之内。

八极拳的特点:套路短小,动作简单精炼,但包括的内容却十分丰富。有各种招法、掌法、肘法、靠法、缠法及拿法,有很强的技击作用。八极拳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手脚相随,内外配合,每招每式必须做到对立统一,劲力饱满。

总的来讲,八极拳易学不易练,尤其对初学者来说此拳的确不易掌握。要练到八极拳的功夫,一定要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着实下一番苦功不可。

八极拳的特点和三层劲道

八极拳的三层劲道

八极拳有三层劲道:明劲、暗劲、化劲。这三层劲道也就是练八极拳的三个步骤。想真正掌握八极拳功夫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

明劲

首先要求演练时的速度不能过快。每一个动作都要干净,完成的利落,不能拖泥带水。上、中、下三盘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以刚劲为主,打出八极拳威猛、沉稳、发如炸雷的风格。

其步型以马步为主(如能掌握以四六步为好)。内部呼吸一定要任其自然,万万不可憋气。虽说是打明劲,全身的肌肉还是要放松,不能僵死。

八极拳本身跺子脚比较多(跺子脚即震脚),尤其打明劲跺子脚更多。所以初学者演练时跺子脚不可用力过狠,打的过多。虽说跺子脚对掌握明劲有一定的帮助,但在内部丹田功夫还未上身的情况下,跺子脚打的过狠是容易伤人的。

明劲这一层功夫主要要求达到对拳架动作、姿式的正确掌握,三盘在外形上的配合及对八极拳整体劲的初步掌握。

暗劲:

顾名思意,练暗劲就不象明劲那样发如炸雷形于外了,而是主要进行内部功力的锻炼。

暗劲这层功夫,是通向八极拳上乘功夫的重要阶段。如果暗劲练好了,化劲功夫就比较容易追求了。反之,暗劲上不了身,化劲功夫就无法理解,更谈不上去掌握了。

只有明劲功夫,没有暗劲、化劲功夫,也不过是腹内空空,徒有其表。

暗劲明显不同于明劲的就是去掉明劲那种气势逼人,只用力气,动作如炸雷的外形风格。

练暗劲步型、步法十分重要。所以练暗劲时一定要以四六步为主(人体的重心六份在后腿四份在前腿。即:不丁、不八、不弓、不马)。个别少数动作可用弓步或马步。

下盘要求:收臀掖胯,两膝微微内扣,十趾抓地。

中盘要求:腰胯放松,含胸紧背,头正身直。

上盘要求:两肩放松下沉,两臂配合两膝,左右手劲力对称饱满。

三盘配合协调一致,要有明显的对立统一之劲力的感觉。注意用意不用力。

练习暗劲动作要缓慢(比较明劲慢得多),劲力要均匀,尽量做到动作与动作之间不断劲。其步法尽可能用拥搓步,尽可能不用跺子脚。如果说虎之威猛,发如炸雷是明劲的风格,那么熊之沉稳,外柔内刚则是暗劲的特点。

一般练八极拳都是先练“八极小架”,因为此套路短小比较容易练功。但是真正从求功的角度去看“八极小架”未免还是太长,共有二十多个动作,还是不易求功。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套路中抽出四、五个自己喜爱的动作,每个动作不下二十分钟单独反复演练。如:小架套路中的“劈掌”、“硬开弓”;对截套路中的“拤肚”、“退步掌”,“双归”套路中的“黄莺双抱肘”、“霸王硬折缰”、“猛虎硬爬山”等。只有这样方可事半功倍。

在这个阶段还要注意三个并重:养练并重(关于内养可练静功或太极拳,这对练八极拳有莫大的好处)、横竖并重、攻防并重。

化劲:

有了暗劲功夫,化劲就比较容易上身了,但还需下一番苦功。

化劲与暗劲的区别:化劲在外形上不受其套路和步法的限制。从外形看,化劲的步法与一般行人走路差不多,但身法要低得多。不管演练任何动作其步法、身法都是非常灵活,随心所欲,反应灵敏,轻松自如,劲力饱满。开始练时步子走得慢一些,以后可慢慢加快。

虽说练化劲是在不停地走动中进行,但三盘还是要紧密配合,做到气沉丹田,收腹提肛,内撑外圆,内外合一,只有这样才能将化劲求到。否则,越练越散,一无所获。

从外形看练化劲时八极拳那雄猛刚健,发如炸雷的风格丝毫皆无。其实不然,如若一旦化劲功夫上身,那雄猛刚健、发如炸雷的风格、劲力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劲力更足,威力更大。所不同的是已由外入内,视之不见矣!

形不外现,行若游龙,应用自如,一触即发,此乃是化劲独特之风格。

练化劲最大的困难就是在行走之中发劲。为了掌握此种发劲,先可以在不走动的情况下按照练暗劲时的要领练习发劲。发劲时全身肌肉放松、气血舒畅、气按肩沉、内撑外圆,抖腰合胯,以声助气、以气摧力,一处动,处处无不动,这样就可以发出内家拳独特的整体弹抖之劲力。此后,就可以在走动中练习发劲了。


八极拳的特点和三层劲道

略谈外功练习

外功练习主要有:靠桩、吊袋、背撞、肩撞、胯打等。对于外功练习不能求之过急,也不可当做主要功夫来练。外功练习必须有一定的内部功力之后方可练习。如果练习过早不但达不到外练筋骨皮的目地,时间久了反而会伤人体内脏。因为没有内部功力,也就没有相应的对抗劲力,所用的只不过是人体本身的“僵力”、“死力”。而且用这种力的时候人的呼吸是急促的,内气往往上提于胸间,时间久了没有不成疾的。

就是有了一定的功力,在与物体进行对抗练习时也不可用劲过狠。另外练习胯打时最好在两人之间互相进行练习、这样更具有灵活性,实战性。(张光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